语言的艺术

2016-07-13 00:05林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赏识鼓励教育

林岚

【摘 要】赞美,是孩子世界里最美的语言。面对孩子的不同性格,就要求我们的各种教育要多元化。如老师与父母的教育就截然不同,父母在家里说两句批评的话,也许伤害孩子一天或一会儿,但老师的一句批评却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都很难抬起头来。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时多给孩子们鼓励和表扬,提倡赏识教育。

【关键词】赏识;鼓励;教育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性格都有共性,在家爱说、爱笑、爱打闹,在学校里却不爱说话、发言、不爱回答问题;在学校自己穿衣、喝水吃饭、扫地、什么都干,在家什么也不干,连吃饭都要人催、要人喂;在学校特别听老师的话,在家家长说什么他都听不见,这种表现形式有多方面的。当然人也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在家和在学校表现不一样,使我想起了一则典故:桔子长在淮河以南很甜,长在淮河以北却很酸,本是同一植物,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气候、环境不同。那么,同样是小孩,在学校很乖,回家却顽皮,这也主要是教育环境的不同:在学校与小朋友生活在一起,之间有榜样作用。而且,每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同伴在一起,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当教师表扬某个孩子时,就会激起其他孩子的表现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下,又有同伴的影响,孩子们在学校表现的都很出色。在家里就不一样了,有父母教养、教育方式的不当等,使孩子在家时任性、撒娇,家长说什么也不听。相反,有的孩子由于内向、不善交往、集体面前就不敢讲话,而在家里同父母一起时,有说有笑,好像变了个人,这就是孩子的两面性。

赞美,是孩子世界里最美的语言。面对孩子的不同性格,就要求我们的各种教育要多元化。如老师与父母的教育就截然不同,父母在家里说两句批评的话,也许伤害孩子一天或一会儿,但老师的一句批评却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都很难抬起头来。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时多给孩子们鼓励和表扬,提倡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的,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运用对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内在积极性的目的。古人云:“水不击不越,人不激不奋。”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发挥80%~90%,甚至更多,然而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到20%~30%。 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学生会变得很自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应运好语言文字进行赏识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主体不同。赏识性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全面、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更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运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客观、全面地评价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学会倾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

角度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允许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

手段不同。有体态鼓励法,即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语音声调的高低,身段的姿态、手势等方式表达人的内心情绪体验的。一个轻微的手势或一个小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暗示”或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思想的沟通;言语鼓励法,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或者行为不是简单的从对与错中进行判断,而是在给予口头语言的鼓励的同时,适当的穿插点评,采用口头言语赞扬学生时,合理地运用语词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用个性化的语词来代替普遍化的语词,无论学生做得怎么好,教师总是用“好”或“不错”的习惯语,这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选择赞扬的语词时,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做出适当的确切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 。用肯定的语言代替否定的语言,肯定的语言将明显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否定的语言则只告诉学生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出应该怎么做的要求。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用“勇敢些”、“放松些”的语词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实物鼓励法,就是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用的实物或者替代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表示对他们的赏识对;学生颁发此类实物奖励,能够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地了解自己、赏识别人,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评价时机也很重要。进步成功时,学生有了进步,说明学生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赞赏。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只是心里高兴,不善于表达,或者生怕赞扬之后学生会骄傲自满,不愿表达,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进步不关心,自己白努力了。时间一长,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逐渐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失意失败时,学生在失败、失意的时候更需要学会“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赏识”,学会在逆境中欣赏自己,学会品尝失败中留下的“成功结晶”。而有了“赏识”这件武器,学生就能从失败中自我反省,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但是不要讳言学生的失败,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是成功,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冷淡、责怪、不恰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力量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爱心去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赏识性评价,以激励学生通过努力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同时也需要“警示”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少一点无原则的肤浅表扬,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猜你喜欢
赏识鼓励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