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性教学在物理习题课中的多样落实

2016-07-13 22:32王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学生主体

王峰

【摘 要】本文概述了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衍生的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潮,简述了新课改下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要求,基于工作体会总结了现行高中物理习题课中学生主体性思潮的多样体现,分别从专题补充的层次化、课堂小测的目标化、阶段自测的个性化、学生主讲的自由化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学生主体;习题课教学;形成性评价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开始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纲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一、中学物理课程改革

物理学作为中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总目标、科学素养的要求、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确立了五大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二、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潮

主体性的问题就是主客体关系中如何看待人的地位、作用的问题,这一问题无疑首先是哲学、社会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所以它成了学科关注的焦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课堂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主体性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习题课中多样落实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潮

习题课是复习阶段重要的课型之一,是教师利用习题训练的方式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强化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反馈学习效果的目的,并且在解题过程中认识到本学科与科学社会的紧密联系,自觉地把本学科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

(一)专题补充,层次化教学

物理学习中多数章节涉及专题类补充知识,例如必修二的曲线运动专题、功能关系专题、万有引力专题。在专题类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层次将习题充分细化,由简入难,开始时课堂容量尽量单一,通过同类习题的反复训练,学生亲自动手,学习体会该类问题所用的基本规律,基本思路,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案例1 万有引力与航天】

教学难点:讲解单独物理情境,进行公式应用计算时问题不大,可一旦涉及习题,学生不容易辨析情境,难以选取恰当的公式,导致计算困难,做题效率低,正确率也低。

针对这些特点,关于万有引力应用与三个宇宙速度的教学安排中,我特意将情境与习题进行分类,概括地分为近地面(中心天体表面)物体受力特点、轨道卫星(环绕天体)受力特点、卫星发射三大块进行教学。

(二)课前小测,目标式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物理无章法,不知该从何下手,尚未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经常下了课合上书不知该复习什么,我每节课都将该节的目标明确提出来。

【教学案例 2】

平抛运动规律一节,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会不断告诉学生哪里是重点、哪里是考点,哪些是实验注意事项、哪些规律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加上基础习题训练。第二天上课,将上节课的内容编成简单的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迅速完成。快速评讲这些习题,学生纠错(红笔标注),对上节内容进行系统复习,下课时收回练习本,把握学生掌握情况。

(三)阶段自测,不是考试的考试

之所以叫“不是考试的考试”,因为考试题目并非整套题,也不是高考模式,而是根据章节知识特点或复习进度,结合学生这一阶段作业、练习情况,组织习题,确定要求,用文档在屏幕投影,每道题限时作答,或者印成试卷,一节课当堂测试。现将一次测试情况记录如下:

【教学案例 3】

本学期最后两周期末复习,分模块做完了曲线运动专题及功与能专题,每天练习万有引力与航天模块习题。本周一我们安排高一年级进行一节课模拟考试,作为对复习效果的检测,并指导调整后续一周的复习工作。

题目范围涵盖了必修二所有知识点(除实验部分,实验专题尚未复习),15个小题共计80分,考试时间45分钟。题目均为基础题,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由于时间较短不涉及复杂计算类习题,主观表述题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答题规范。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特点,针对学生易错点易混点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题,考察其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复习方向。

(四)学生主体,自由式教学

习题课的教学,未必要完全按照老师的设计模式按部就班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堂学生思维,调整课堂,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案例 4】

在进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这一专题练习时,我设置了几个引导思路的小问题,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几个模型,利用所学方法分析。正在我准备讲解时,高一(13)班(艺术班)李晨同学站起来陈述自己的想法。最终,李晨用半个小时时间,代领全班学生一起做出了竖直平面内轻杆-小球非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总结了解题方法和解决该类问题的要点。

四、小结

作为基础自然学科,新的物理课程理念实施的关键在于与物理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引作用。针对我们的一线教学而言,将课改落到实处,亟待解决的就是如何因材施教开展有效的个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逐步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彭贤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06

[4]马锦华. 人本主义教学观与素质教育.教育探索[J].2002-10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学生主体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