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摘 要】中学历史属于人文学科,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俗化、直接化,有利于学生较快的构建知识体系,但弊端也十分明显,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课堂效率低下。我们认识到课堂不该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以及生生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历史教学应该在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中,师生同学习、体验、交流,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生生互动;开放性;高效课堂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人在长期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能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那么,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做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特别是在当前教育部、省、市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要求“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这一大背景之下,本人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对构建高效课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如何实施有效生生互动提几点看法:
一、创设积极、和谐的互动环境
1.生生、师生互动的基本原则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教学的核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积极地投入到有效地生生互动中来。
2.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生生互动氛围
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其主要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习者能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会心情舒畅,思维异常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更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辅导者。虽然课堂纪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权威的课堂通常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成为学生得朋友会更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我经常会讲一些有关于本课的笑话,或者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共同探讨。例如:如在讲《戊戌变法》时,讲了由于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谭嗣同慷慨就义。当时课堂气氛很深沉。这时我就让学生讨论然后发表见解,一学生说:“袁世凯太坏了,如果他不告密,变法就不会失败了。” 马上,我捕捉到这一信息,问其他学生:“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吗?如果没有袁世凯告密,戊戌变法会失败吗?”另一个学生说:“如果没有袁世凯告密,戊戌变法也会失败,因为还是有皇帝存在,而且慈禧太后掌握政权”。不知不觉中,师生就像平常聊天一样互动起来了。
教学活动时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尽力避免“专制”和“垄断”行为的出现,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建适合学生参与的宽松课堂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和交流提供机会。要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关注每一位学生,这可以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这无疑会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参与生生互动的勇气和信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有效的互动效果。
二、实施合理有效的互动方式
“生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有效的生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能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有着重要意义。生生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本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常用的是以下两种:
1.创设问题,启发思考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学生渴望启发最强烈的时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抓住问题的关键,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有拨开云雾之感,思维豁然开朗,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和互动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图片、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等多种资料,辅之以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合作学习,提升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抓住学生这一强烈的需求,教师精心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发认知冲突,活化历史思维,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探究历史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合作更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全班学生依据其认知水平、学习历史的兴趣程度、个性特征、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个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情境,明确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要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实现的学习目标,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这种情境多种多样,如竞赛、辩论、演讲、主题探究、社会实践等等。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一个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方式,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教学方法和互动方式作适当调整,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三、实现积极有效的互动成果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还必须让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在学习中体会乐趣,在互动中掌握方法,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有效的生生互动,“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让学生的双脚动起来”,使学生从“学会——会学——乐学”,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才是衡量生生互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因此,从“填鸭式、满堂灌”到“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改变,更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一种质的飞跃。
总之,在今天这个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中学历史教程教材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探讨生生互动的多种教学形式,并将它普及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也才能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漪明.优秀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马执斌.挖掘历史照片文献价值,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