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2016-07-13 11:40黄喜华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高中数学

黄喜华

摘要: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中学数学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必须尽快在教育观念、角色等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转变;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81-01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原高中数学某些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过分注重"双基",以及对数学作为工具课所应起的作用的忽视……,都制约了数学课在培养现代公民数学素养中的功能的发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与国际中学数学教育接轨,而且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进,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1.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励人去达到行动目标的主观原因,表明人为什么要达到那个目标。自主性学习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苦学"变为"乐学"。因此,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正如李政道教授对学习主动性的精辟论述:"一个上海学生对上海马路很熟悉,另一个外地学生没有到过上海,若给他们一张上海地图,告知明天考其中的街道名称,结果外地考生成绩好。但把他们放在上海市中心,摘掉所有路牌,成绩完全变了。"李教授接着说:"真正的学习,是要没有牌子也能走路,然后轻松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本质。"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不良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实现。

课堂不仅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更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比如,我们在上"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印度国王奖励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展开,随着故事的推进,困惑来了,整个国库的小麦都不够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将一个看似神奇的故事,演变成一个数学问题,即如何求前n项和Sn。这样用趣味故事引入,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作业模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课后,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有别于传统作业。传统作业经常是做书上习题、完成试卷或是辅导书上的题目。而自主学习的作业要有部分软性作业,软性作业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大家归纳整理等差数列解题方法、一般思路、常见生活中的應用。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会自己去总结和复习巩固等差数列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少花时间在作业上,掌握慢的学生可以慢慢的巩固和复习这部分知识。作业的检查可以通过公开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总结成果与大家分享,这样通过交流,汲取所有同学的总结成果。最后,教师将所有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优缺点,讲解难点、重点,指出独特、关键之处。再加上传统作业的巩固,效果会更好。这样学生才能学会通过自己归纳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去,并且可以通过练习作业来检验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相信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关于等差数列的一系列的知识。

3.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机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与新课改理念是一致的。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怎样做人。在教学实践中,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重视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用一连串问题来组织教学;利用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师生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又完善自己,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师生间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还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本着与学生合作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民主融洽的良好氛围,成为他们的朋友。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照顾差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正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

4.自主探究性学习体现的特征

4.1 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4.2 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的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教师多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有缺点的回答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完善。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偶尔有些忘乎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

4.3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愿学、会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更能促进思维活动。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高中数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