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学困生”

2016-07-13 13:31方玉慧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赏识尊重学困生

方玉慧

(天津市宝坻区王卜庄镇何仉庄小学,天津 301805)



学会赏识“学困生”

方玉慧

(天津市宝坻区王卜庄镇何仉庄小学,天津 301805)

摘要:赏识是理解、认可、激励、赞扬。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有效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才会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使“学困生”越来越少。

关键词:赏识;数学教学;学困生;尊重

课堂教学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可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只是少数“优秀生”,而“学困生”对参与学习活动采取消极态度,课堂教学并没有实现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因此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尤为重要。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学会赏识“学困生”。

一、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的闪光点

(一)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的上进心

“学困生”在学生群体中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不高,但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要求上进、争取领先的心愿。只是由于学习成绩总处于落后位置,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种“先进与我无缘”的心理态势。但是,一旦有机会他们就想露一手超过别人,以满足自己上进的心愿。

(二)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学困生”也不例外。“学困生”更需要他人对自己肯定、信任和尊重,不许别人歧视、不容别人侮辱。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他们得到了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信任、尊重,才能较好地选择、调控自己的行为,以符合课堂正常学习活动的需要。

(三)教师要学会赏识“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困生”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很难受到奖励和表扬,但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小组的荣誉还是非常关心的,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如:他们有时为了班集体的荣誉与领导争辩甚至顶撞;有时因为对自己小组的某些评价不公平,可能与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自己小集体的利益而弄虚作假,或搞出一些破坏活动。教师对这些不当行为要做辩证分析,不要全盘否定,应当承认这些不当行为中包含着积极因素,因此教师要对此类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

二、赏识“学困生”要建立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

(一)学会尊重与信任“学困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新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健康发展而教。学生的自信、自尊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为此教师首先要学会信任和尊重学生,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职业,相信学生的良好愿望、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相信学生一定能成功。尊重学生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信任是一种力量,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就谈不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谈不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需要尊重信任,从“面向全体学生”的层面看,只有教师在内心真正建立起对“学困生”的尊重和信任,理想的教育方式才能建立起来。

(二)学会与“学困生”商量和对话

学生不仅需要尊重和信任,更需要有效地帮助。商量和对话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帮助的最好手段,二者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布置作业、课外辅导等都需要与学生商量和对话。“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处于劣势,如果教师心里不想着他们,他们就会掉队,远离集体,甚至破坏集体。因此,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要多与他们商量和对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再确定如何教,教多少,并向他们提供帮助。总之,教师要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教师心里有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希望和相信他们能转变,并充分为他们服务。

(三)学会对“学困生”表扬与激励

“学困生”在集体学习中,都想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得到伙伴的尊重与信任。作为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特长,以平静、善良、关爱的心情,从他们的健康成长出发,制定评价标准,激励他们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求知欲望,增强学习自信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由评价学生行为结果转移到评价学生行为结果的形成过程上来。教师要为表扬和激励“学困生”创造广阔的空间,满足全体学生成功的需要,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三、赏识“学困生”,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当前有一部分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而不注重评价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学困生”的学习行为结果往往处于落后地位,学习行为结果的评价只能加重“学困生”的失败体验,因此这种评价对“学困生”是十分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只顾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根本不做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指导。教师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结果评价的体验,结果使“学困生”丧失了成功的信心,与教师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如果教师真正关心国家的未来和自己培养对象的成长,就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用辨证的、联系的、发展的思想观察、思考、评价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能赏识“学困生”,数学课堂教学就能较好地促进“学困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成为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尤其是促进“学困生”健康发展的佼佼者,使数学学科的“学困生”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田彩霞]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6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65

猜你喜欢
赏识尊重学困生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