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细节化护理体会

2016-07-12 09:44雷丽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颅脑损伤

雷丽君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细节化护理体会

雷丽君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 研究细节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6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分别采取细节化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NIHSS、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MIHSS、Fugl-Meyer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15.88±4.03)分VS 对照组(20.31±3.15)分显著较低,Fugl-Meyer评分(89.31±7.34)分VS(81.55±7.90)分显著较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与干预前比较(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损伤;细节化护理;神经功能缺损

创伤性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急症,具有病情严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1]。以往临床侧重于早期抢救及治疗,而对术后护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手术疗效无法充分发挥。本院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细节化护理,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物质功能  日常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0.54±4.03 28.63±5.03 30.61±5.12 42.31±4.85 20.47±4.54 31.64±6.74 20.64±3.16 29.64±2.30对照组 21.11±4.11 25.11±6.34 31.64±5.06 40.63±5.03 21.03±4.76 26.30±7.03 21.48±3.06 24.51±4.30 t值 0.886 3.890 1.280 2.151 0.761 4.904 1.708 9.40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1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63例,年龄22~61岁,平均(35.20±4.30)岁,经颅脑CT及MRI诊断确诊,包括脑内血肿30例、硬膜外血肿32例、脑挫裂伤79例、硬膜下血肿19例。纳入标准:①经CT、MRI确诊,且有不同程度肢体障碍、运动功能下降等;②手术治疗患者;③发病时间24 h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肾、肝疾病患者;②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将上述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80例,两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①体征及疾病观察 严密监控患者意识、肢体运动、瞳孔等体征,采取GCS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观察,意识障碍严重表示病情恶化,瞳孔不等大、光反应迟钝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头痛、抽搐、呕吐需要及时向医师反映。②体位护理:术后抬高床头15°~30°,缓解脑水肿,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气管切开患者需在肩下垫软枕,保持呼吸通畅,定时按摩避免压疮出现。③心理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在术后应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信心,避免不良情绪对康复进程产生影响。④康复护理:待患者体征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运动,以循序渐进的主被动训练为主,术后早期使关节与肢体处于功能位,以被动训练为主,活动强度不断增大,预防肌肉痉挛、挛缩,逐渐向主动训练转变,对坐立、行走、穿脱衣等进行训练,以尽快恢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①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②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差异。

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行(±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值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NIHSS、Fugl-Meyer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MIHSS、Fugl-Meyer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NIHSS显著下降,Fugl-Meyer显著上升,与干预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NIHSS、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NIHSS、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NIHSS Fugl-Meyer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4.31±5.30 15.88±4.03* 75.67±6.69 89.31±7.34*对照组 23.54±5.06 20.31±3.15* 76.03±7.10 81.55±7.90* t值 0.940 7.746 0.330 6.43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与干预前比较(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颅脑损伤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严重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以往护理为粗放型护理模式,未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而导致后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证实,颅脑损伤术后恢复较慢,而其康复结果与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一系列护理环节有关[2]。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康复护理的细节化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物质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细节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现代康复理念认为,颅脑损伤患者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部分神经功能具有可塑性,可通过后续康复修复[3-4]。细节化护理中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脊神经后角神经感觉神经传导输入,并可刺激大脑皮层重建,使用脑组织可塑性得到充分发挥[5]。国内研究显示,早期康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避免后遗症出现[6-7]。同时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刺激患者潜在的心理资源,并结合认知干预,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8]。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的关键在于严密监控患者体征,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控,摆脱传统定式思维,另外调整护理方式,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9-10]。术后患者意识障碍应采取亲情护患,并播放患者爱听的音乐,以加强人文关怀。体位护理针对患者的舒适度及并发症预防采取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上述细致护理措施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提高患者运动及生活质量。综上,细节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琳,聂智容.颅脑损伤在手术室中的护理救治流程[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5):435-438.

[2] 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 蔡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85-2086.

[4] 金钰梅,贾亚平,金成胜,等.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965-968.

[5] 刘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补液护理[J].广东医学,2009,30(5):825-827.

[6] 刘光娣,唐志红,田永明,等.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30(11):1034-1036.

[7] 王牡丹,何乃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5-1686.

[8] 崔君霞,金奕,于华,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分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13-615.

[9] 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08-810.

[10] 朱立霞,李凤霞,杨敏,等.集束化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2):28-2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64-02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