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广西民族大学 530000)
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张蕾(广西民族大学530000)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学语文重新崛起,其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个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作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通识通选课,它不仅仅起到工具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里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是人学,也是人心之学,学习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从学生本体而言,是其自我完善的途径,从社会客体而言,是促进建和谐社会的构成的重要因素。学习大学语文,可增强学生阅读、赏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实为学习方法的一种,可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但是,大学语文不等同于工具,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大学语文教学当中人文主义的渗透,这必将成为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最终趋势,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大学语文将冲破单一课堂讲授方式,从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着手,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高人文素养的学生,这也是高等教育的的最终目标所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以其独特的人文色彩性区别于其他课程,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大学语文是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如何提高人文素养,是每一位大学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额重要问题。
首先,人文知识的欠缺,人文素养的低下,易造成视野的狭窄,大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育过程中,学习主动性较差,积极性较弱,缺乏学习的动力,所有学习只是当作任务式的完成,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没有人文素养作为基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不少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同学的交往当中也出现一些功利化倾向。
如何定义“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是这样说的:“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1
教育部2011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国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历史一样悠久的是我们中国文学,大学语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学这种艺术形式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人文精神,培育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这也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人文”的含义,何为人文?人文内涵即是:“人文就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特征,诸如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命运、人的心性、人的理想、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人的感悟、人的生活及其意义,等等。人文素养也指的是人在人文方面所积累的程度,综合考虑多种品质,外在体现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言行举止等多方面。大学语文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教育载体。”2
大学语文之所以蕴涵文人价值,这也是由人文内涵所决定的,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就应该意识到培育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出文学作品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丰富人文内涵,也要体现出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结合此二点才能履行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化功能。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定义文化:“文化是全部历史之整体,我们须在历史之整全体内来寻求历史之大进程,这才是文化的真正意义。换言之,文化即是人生文化乃是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历史之真实成果。”由此看来,文化、历史、本我三者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人文主义的本质是文化人文主义,虽然东西方就各种文化、文学观点有出入,但是就人文主义这一点而言,东西方都把人文主义归结为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掌控和把握、对人生意义的孜孜追求,对精神境界的不断完善,对道德的完美实践等方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有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人文精神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节操、博大胸怀,体现的是作者的人生追求以及志趣爱好。通过阅读赏析,人文精神如春雨润物般的感染着同学们,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的人格修养,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与内心修养,屈原的“兴国存君”的爱国感情,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韩愈“为文养气”的精神活动,无不表达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东西方睿智的先哲圣贤,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思想精粹全都关注到文学作品当中,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人文内涵散发着无限魅力,激起学生们的探索欲望,鼓舞着他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课堂当中的重要内容,也只有通过对文学金典的品读鉴赏,才能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语境,只有在完整的语境中才能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及神韵。在精神层面获得极大的愉悦审美体验,情操得到陶冶。除了在精神层面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外化于行动也体现在学生对日常生活能够给掌握判断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因此,通过大学语文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部2011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大学语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结论,“文”不仅仅指的是笔头功夫,也指的是人文性。文章皆是由特定的民族语言和个性化的文本语言构成,其实人类文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具,也是文章创作者内心的声音,在金典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也是整个时代人类的文化共性,体现的正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优秀的文学作品历久弥新,感染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是在文字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深刻内涵,如对命运的揭示等,以上两点皆让人回味无穷。大学语文的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是具有天然性的,语文就是“语之文”和“文之语”,两者并重。如对一首诗歌的分析,首先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审美,分析辞藻的华丽,音韵的优美。然后再分析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人精神,发掘其深刻意义。只有引导学生认真的揣摩作品,才能做到与作者做到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在文学作品当中吸取成长的力量,所以在大学语文教育当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是当代大学教育的趋势所在。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 3 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9.
2.李启军主编.大学语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