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琳 (鞍山师范学院 114000)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金美琳(鞍山师范学院114000)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种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的“原本性”体现,即实现通过肢体、语言等途径亲身参与音乐、表现音乐与创造音乐。正因如此,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得以应用,使学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亲身体验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使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本质进行浅析,通过探究其在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总结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用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方式,该体系是由当今时代有名的德国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作建立的。该体系积极提倡“原本性”的教育理论,强调音乐教育教学目标如果想要完美的实现,就必须首先使学生对音乐的元素进行参与式体验和创作,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种教育体系是对我国教育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应答。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音乐游戏、声势活动、律动与舞蹈、语言节奏等等方式,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以主体形态完成音乐体验,从而达成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该体系作为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手段,适用于音乐教育教学的开端,可以培养基础薄弱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并使教学妙趣横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情商等全人格的培养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仅仅是一种独特而创新的教育方法,它也是教育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形式。该体系将“即兴”融入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方式,即兴参与并创作音乐活动,教师作为引导者给予一定的教学帮助,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音乐的个性特点与审美差异的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原本性”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元素性”教学的。将音乐中的元素进行分解构建,使之成为一个以节奏为基石的音乐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声势、律动、语言等教学途径,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与音乐创造中。在教学形式上,常常以独立个体与集体创作为主要形式,即兴并有规划地进行编排与表演。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找到理解音乐的关键点,并以自身的或团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创作于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并训练其表现力。最终,达到综合的音乐素质培养目标。
例如某高校公共音乐专业向学生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内容为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听辨乐句之间的断奏语句与连奏语句音效的不同,并以配乐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分组进行活动创编,以生活体验乐趣为主要切入点让学生扮演“厨师”,找到烹饪中的断奏与连奏的肢体动作,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规定时间内的小组创作,表演过程中有的将断奏乐句演绎为“打年糕”活动,有的将断奏乐句演绎为“切菜”活动,有的将连奏乐句表现为“做面条”活动,有的则表现为“熬汤”的活动……在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其创造力与表现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达到音乐课程的寓教于乐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本性原理强调学生自主的参与音乐整个过程,其中最好体现出的亲身参与活动的特点便是“即兴”。它促使了自由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使自由教学永久性的成为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始发点,同时原本性自身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结构内容。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积极践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富有即兴内涵的音乐活动中,使学生的肢体动作施展的得体而完美,学生思维得到相应的培养和锻炼,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潜能发挥出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环节的有效应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于音乐教师的影响价值也是很大的,教师便积极的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认为即兴音乐教学活动是带有强烈神秘色彩的,使教师感觉自己教不好以及学生学不好的内容,此时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更替,健全了创新的意识观念,为日后音乐教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提供了大力的保障。
如今,奥尔夫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该体系在我国部分公共音乐教学应用以后,使音乐教学的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我们知道高校公共音乐专业学生掌握,吸收音乐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而放弃了对这堂课程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学习很可能产生厌学的烦躁情绪,最终放弃了对音乐专业技能的探讨。奥尔夫曾经这样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那么以此类推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学生也是极为稀少的。因此教师积极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原理,力争对个别的学生实施特质的教学模式,力求在某一点上去打动学生,去感染学生。例如,在音乐欣赏的课程中,教师不强行要求学生必须用聆听的方式完成学习工作,鼓励学生采取多中多样的形式完成音乐体会,可能此时有的学生就会利用绘画图像或者戏曲编排的样式完成该项作业的,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在参与绘画与表演中提高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致。教师发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进程中,有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再是音乐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以独特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音乐内涵精神的热爱,教师应该具有敏感的洞察能力,通过对学生音乐表演形式的观察,丰富了他们自身的内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所以对音乐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指导性意义,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知识灌输的被动角色转换为主动参与吸收专业知识的音乐受教者。如今的时代下,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教学课程重新规划,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平等,民主以及个性的教学特色巧妙的渗入音乐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永久性的保持高涨的状态,丰富学生对音乐内涵精神的领悟能力,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高效的提升,学生最后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学业目标。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科学渗入,使学生构建完整的音乐艺术心理结构,最终促进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整体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夜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肖玉.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
[3]杨琪.浅论奥尔夫音乐教育[J].成功(教育),2011(5).
作者简介:
金美琳,鞍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