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帮林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张帮林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章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尝试提出改革措施,希望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做到实处,确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多年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都放在就业指导课程里面,创业的功能在于带动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靠普通就业指导课、创业基础课、各级创业大赛及创业活动等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
1、对课程重视不够。学校层面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精神,简单地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就业指导课完成任务。
2、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中,大多缺乏企业经验,缺乏自主创业经历,个别有经验、有经历的教师又忙于专业课教学及自己公司的事物上,最后大多课程只能安排给辅导员,辅导员本身工作繁杂,一般仅参加过职业指导培训,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和经验。
3、缺乏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实践的机会少。学校很少甚至无法为学生提供校内创业实践场所,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通知实践检验。
4、学生不重视课程,兴趣不高、不积极,认为课程可有可无,应付课程,不去真正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1、学校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专门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没有专门的人才拉动创新创业教育。敷衍国家、省市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和精神,应付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学校教师思想守旧,认为大学生的任务只有读书学习,没必要花时间去做创业等实践活动。
3、学校经费投入少、场地有限,未能设置专项经费或是被挪作他用,仅有的店铺也被承包给外来商家,为学校提供餐饮、购物等服务,没有实践基地提供给大学生动手实操,提升创业能力。
4、授课教师没有充分研究课程、研究社会发展需要,照本宣科,机械式地完成课程,课程形式和内容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健全专门机构,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帮扶服务,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等服务。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落实“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
2、保障资金投入,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设立大学生风险基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制定互联网创业扶持政策。
3、改革创新创业课程
(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结合行业企业等制定的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协同政府、企业、学校,跨专业、跨学科培养人才,鼓励学生创业。
(3)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纳入毕业学分管理。
(4)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SYB创业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培养学生创办小微企业的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摆脱固定思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6)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支持大学生休学(或是免修不免考)创新创业、表彰优秀创新创业学生。
(7)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配齐配强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建立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性,以SYB师资班培训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创业教育水平,指导学生学习、实践。
4、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业大赛。在学校开展院校两级创业大赛,选拔优秀队伍,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同时,整合优秀团队资源,组建队伍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写创业策划书和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交流学习、比武竞技的机会。
5、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拓展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场所。通过整合实训室资源、收回外包店铺、建筑新楼等,建立院系及学校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创业实训室及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
6、指导、帮扶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1)从各级创业大赛中,选拔优胜队伍,免费提供实训室、实践基地等,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善创业项目书,结合校园及市场情况,尝试把项目开展起来,在实践中磨砺学生,提升学生管人、管钱等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
(2)扶持学生开办企业。指导校内实践孵化成熟的项目,多方筹集资金,以学生为主,吸纳教师、学生亲友及社会资金,注册实体公司,让学生在公司里面全面开展创业活动。向学生宣传好省市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免息贷款、铺租补贴及创业奖金等,动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夯实公司的基础建设。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创业理论知识和创新源泉,同时通过国家、省市及学校的政策,给了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营造了创新氛围,增大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创业实践更为重要。国家不需要只会纸上谈兵的“创业人才”,能把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实践动手,真正能开展创业活动,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带动学生的就业的创业人才才是培养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文件要求,改革创新,实实在在投入人力物力,配备好师资、建设好孵化基地,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着手,通过创业实践,确实提升学生的创业水平,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学苑教育,2016.1:25
[2]高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亚太教育,2016.02:28
[3]钟青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