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润超,熊秉刚,黎明华,陈健,欧翰杰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 外五科,广东 东莞 523326)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多因骨质疏松以及高能量损伤所致,造成骨折粉碎而且累及关节面。近年来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发现桡骨短缩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远期疗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1]。本文由此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报道如下。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排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及开放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 26~57岁,平均(34.5±6.8)岁;14例为右侧骨折,22例为左侧骨折。骨折AO分型如下:A2型5例,A3型3例,B1型3例,B2型4例,B3型7例,C1型9例,C2型3例,C3型2例。观察组:男20例,女 16例;年龄 27~54岁,平均(33.8±6.4)岁;13例为右侧骨折,23例为左侧骨折。骨折AO分型如下:A2型4例,A3型3例,B1型4例,B2型4例,B3型6例,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分型等基本资料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X线透视下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并行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根据骨折远端移位方向采取相应处理,掌侧移位者接受背伸位固定处理,背侧移位者则接受掌屈位夹板固定。早期开展肩、肘关节及手指功能锻炼,但不可做前臂旋转。6周时可将石膏夹板拆除并提高腕关节功能练习力度。
观察组麻醉方式同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经掌侧入路后使骨折断端充分显露,手术复位骨折处并取T型钢板置于掌侧作内固定。若干骺端缺少骨支撑或伴有骨缺损,可置入异体人工骨以建立良好支撑。腕横韧带切开后可不予缝合处理,术中不可损伤正中神经及桡动、静脉。术后2~3 d可开展功能锻炼,术后1年可将骨折内固定物拆除。
对比两组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在复位前后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改良Shea评定法[2],共包括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复位后的桡骨轴向短缩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8%(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在上肢多发性骨折中,桡骨远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在全身骨折中桡骨远端骨折所占比重约为1/6[3,4]。临床多以非手术复位为主,但在治疗关节内骨折及不稳定骨折时存在较大困难,因石膏夹板外固定术后发生桡骨短缩移位、骨折再移位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几率较大。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取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桡骨短缩长度仅为(0.34±0.09)m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0.28)mm(P<0.05),而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及尺偏角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型钢板内固定不会明显造成桡骨轴向短缩。通过临床经验和分析认为,患者在石膏夹板外固定消肿后未及时复诊、骨折不稳定、夹板松动等因素均易导致骨折再移位,加剧桡骨轴向短缩,进而对功能恢复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固定石膏夹板后医师应告知患者及时复诊,确保石膏夹板得到及时调整,防止桡骨短缩或桡骨再移位情况的发生[5]。
观察组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选择掌侧手术入路,通过掌侧切口固定,桡骨远端骨面与T型钢板可更紧密地贴合,有利于术后功能早期恢复。而钢板置于掌侧,邻近软组织丰厚,不易引发术后反应,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背侧固定对拇长伸肌腱、伸肌鞘管及骨性管道结构所造成的破坏,或钢板长时间摩擦拇长伸肌腱而导致肌腱损伤及拇长伸肌腱炎等问题[6]。T型钢板内固定方案与张力带固定原则相符,且有利于控制背侧软组织所受损伤,最终使该区域骨性结构解剖关系恢复正常[7]。对于桡骨短缩问题,首先可对滑动孔予以固定,并利用移动钢板的作用使桡骨长度恢复正常,并在远排螺钉固定作用下维持掌倾角和尺偏角。本组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与傅维德等[8,9]报道一致,充分说明T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稳定骨折断端,确保桡骨远端解剖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从而加速病情康复。
表1 两组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复位前后的比较 (±s)
表1 两组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复位前后的比较 (±s)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桡骨轴向短缩(mm) 掌倾角(°) 尺偏角(°)复位前 复位后 复位前 复位后 复位前 复位后对照组 36 3.88±0.49 1.31±0.28 16.75±5.87 10.19±2.68 15.36±2.29 20.96±4.77观察组 36 3.59±1.19 0.34±0.09a 16.08±3.96 9.71±2.01 14.19±4.68 21.03±4.19组别 例数(n)
综上所述,T型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其有利于维持桡骨长度,较好地改善了掌倾角及尺偏角,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较好选择。
[1]李夏,高伟,王秋根,等.AO新型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1):6-11.
[2]刘振阳,张基仁,齐勇,等.不同类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7):3205-3208.
[3]张殿英,傅中国,王天兵,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6):340-343.
[4]王尔天,易伟宏,王敏,等.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11):1705-1707.
[5]安贵生,宋冬,高志强,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1):32-34.
[6]黄俊明,张光明,王建炜,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13):1927-1929.
[7]邱垂明,赵正兴,王东,等.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72-73.
[8]郭雅娣,闵捷,李峻,等.单一锁定加压钢板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3):235-236.
[9]傅维德.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1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