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花 任晓龙
摘要: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创新思维。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继承和突破,提升价值观培育的实效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究。本文围绕高校的价值观教育目标,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以“爱国情怀、职业素养、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融合教育、熏陶教育、互动教育、针对教育”为基本方法,“理论宣传、管理服务、自我教育、网络传播”为主平台,“评价主体、评价方案、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为考评机制的“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促使大学生认同并内化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锋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提供了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自由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选择的困惑和尴尬。总体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但也存在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边缘化价值观倾向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和人生理想的失落[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又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应培育和践行的价值准则。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创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模式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独特的概念,它是根据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大学生的个体层面,针对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教育[2]。其特征表现在:1.教育的本身不仅是对学生特定技能的培养而是以精神世界的塑造达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正确的价值观。2.教育的主体间并不是单向性、对立性的教育关系,而是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双向交互式的对等关系。3.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培养与熏陶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或追求速成。4.教育的方式不局限在灌输和传授,而是需要以渗透、融入等形式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践行→自我完善等步骤,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现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和不足
“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指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通过理论教育的结构框架和操作可行的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人才,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
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有“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两种。前者体现在开设以“两课”教学为主、以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培育为重点的思政教育。后者是指在思政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内“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教育。这两种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出现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内容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价值观教育,其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是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三观”,重点应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上,即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爱岗敬业,讲究职业道德;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友善,修炼个人品德。方式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形式,应注重方式的创新和大学生的接受力,采取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新方式。2.教育方式方法和载体单一。从以往看,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往往较注重形式而忽略教育实效,未能用“以生为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渗透教育,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且在教育载体和平台选择上思维固化,局限于常见而陈旧的几种教育载体,信息化建设尚未发挥作用,网络载体和新媒体未有效利用,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3.教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对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他们在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内化自己的思想修养,并外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这是一个漫长且潜移默化的转变过程,是难以显现和不容易考察的,而现行的教育模式正是“多重耕耘少重收获”,缺少对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反馈,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很难进一步修正并完善。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必须坚持的原则
1.教育规律性原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4]。任何教育都要遵循“感性认识→理性认同→实践内化”这个规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以“认知→认同→践行→价值取向”为工作的主要思路,制定以生为本的培养计划,设置符合学生特点又包涵道理的教育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育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爱学→真懂→真信→真用,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教育针对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即所有学生要了解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并内化核心价值观思想,多数学生坚定信念并坚守社会主义信仰,自觉用核心价值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全面渗透性原则。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蕴藏的道理却涵盖和辐射到了思想教育多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不仅要巧妙地融入思政理论性教育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还应将相关核心价值观精神融汇到专业教育各环节,发挥专业育人职能,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和政治觉悟性。
4.养成发展性原则。教育是一个逐渐渗透并渐渐内化的系统过程,并不是几次教学、几场讲座、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目标的。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当下信息传播的分众化、碎片化的特点,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的小事例、小故事和小段子以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将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内化和践行的效果。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紧跟时代特征、契合学生特点,在发挥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创新思维,把握教化、引导、渗透、体验的四个重要环节,从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效果等四方面着手,以交互式设计、多重渗透建立“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1.明确教育目标,聚焦教育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是青年大学生,教育内容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修养,而是要按照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信息传播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活动。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建设极强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观,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力求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时政热点性问题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现象充实到教育中,尽量缩小理性认知内容与现实感性认知的误差。建议以“百变题材突显大价值”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新思考。具体体现为:(1)崇高的爱国情怀,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高校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爱国主义,将时事政治、党风党纪以及有关国际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多维度传播,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培养爱国情感,建立理性爱国的表达机制,提升政治修为。(2)扎实的职业素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中,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更要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互动交流、体验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开展职业素养熏陶,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热情,倡导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3)强烈的社会公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学校要更多地报道富有正能量和正面教育意义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存在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良好的个人品德,有以诚待人和与人为善的可贵品格。高校应开展“修善”教育,以生活的细节、身边的点滴、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懂得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学会关爱他人,为人着想,引导志同道合、携手奋进,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素质。
2.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育方法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和辐射作用。
(1)开展融合教育。建议实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驱动教育,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实践教育作为教育的归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发挥课堂教育培养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做好课堂理论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逐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融合。
(2)倡导熏陶教育。在充分认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优劣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两者的互补配合,加大隐性教育渗透功能的发挥力度,通过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发挥得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效果。
(3)实施互动教育。摒弃传统单线单向性的教育,即老师向学生的强制式、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位置平等即“亦师亦友”,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交互式的教育和平等交流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实现价值观教育向民主式、体验式、主动式的转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求知者”。
(4)提升针对教育。传统教育中通常以群体性教育或普遍性教育来解决共性的问题,但学生有千差万别,情况有千变万化,要在群体性教育中兼顾个性教育,把针对性教育作为新增加的教育新途径,以针对性教育解决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充分地体现人本精神。
3.丰富教育载体,搭建多重平台
(1)夯实理论宣传平台。一方面要组建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宣传团队,加大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水平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教育规律,不仅能有质量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更能深度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党建团建重点、重要仪式活动等将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各项校园文化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主题,强化寓教于乐、师生同行的意识,让大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提升管理服务平台。高校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管理和服务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的行为管理、生活服务、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中,直面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关注“三困”即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顿学生的内心需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学生的心理价值认同。同时,专业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要共同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责任和义务。专业教师要把职业精神培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缜密编排教学环节促进大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意识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教辅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周到细致的工作作风帮助大学生提早建立服务理念和奉献意识;辅导员要以联系学生“第一线人员”的身份,以身作则,感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标准。
(3)设置自我教育平台。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互动传播模式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更要根据当下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并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运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交互式教育,引导他们科学选择、合理质疑、正确接受各类信息,做信息的主动筛选者和甄别者。高校应积极探索学生的自我教育平台,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寻求多样的实践载体。同时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环节如开展社会调研、服务三农、科技宣传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际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中去体验、分析、判断和总结,自觉去查找到相关理论的支持,从而发现理论的价值并更坚定后续实践的理论指导,达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效果,实现自我教育。
(4)创新网络传播平台。网络的特殊性让我们看到了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积极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创设新媒体数字化模式将更快更有效地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要以全新的视角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构建校园新媒体互动平台。一是加强信息的传播和发布。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内在需求和文化倾向,找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切合点,创设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的网络产品或信息资源。如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红色网站”或“特色专栏”,建设校方微博、微信、论坛等互动平台,设置政策解读、主题教育、线上党课、时政速递等内容新颖、设计科学的栏目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或渗透到变化多样、寓教于乐的资讯中,及时转发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文件、短评动态或时事热点,同时选取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网上讨论,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吸收核心价值观的营养。二是将核心价值观纳入网络教学环节。通过安排一定的网络思政课,设置一定的网上学习任务,选择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用学号和密码登陆网上学习主页完成教师事先发布的学习内容,并用一些组态软件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程序,在平台后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实时记录用以在学习后反馈给教师以便督查和指导。三是将实践环节纳入网络体验。通过QQ群、微信圈、讨论组、校园BBS等网上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选择实践内容和方式,如爱国主义活动、职业预演、志愿服务活动等来贯彻执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实践后可上传实践总结或实时在线互动交流实践体会,分享实践收获。四是拓展手机联动教育。利用手机广泛使用和随身携带的优势扩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通过网上短信发布平台第一时间将重大国家政策事件传递给学生。通过网络信息甄别监控中心及时有效地对网络谣言给予准确的辟谣,避免大学生的错误认知和盲从。通过建设手机主题教育网站发布生动有趣的信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避免说教形式的枯燥,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宣传核心价值观念。
4.注重效果评估,建立考评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模式的科学、可行、有效就必须考虑到效果的评估。优质的考评机制不仅能为教育内容制定、方法选择与实际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还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内驱力,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1)设置多元的评价主体: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人一言定终身的做法,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同学、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教管人员都应是评价的主体,都应参与到评价中来,另外还可建立样本模型、网上匿名评价等形式,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认同率高。
(2)制定立体的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方案要求既周密详细、具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与差别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建立立体式区别性的评价标准,不能片面追求标准的整齐划一,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专家从事评价标准的制定,并设置试验点和实验组进行不断的推敲和修正,提高评价针对性、可控性和预测性,确保评价方案的科学合理。
(3)设置全面的评价内容。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科学设定考评目标和内容全面综合地考查大学生践行政治信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情况的动态评价。通过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分层分级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志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多维度品德档案,开展对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有效测评,并把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优评奖、入党和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参考依据,避免进入唯分数论的怪圈。
(4)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衡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及时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能反馈与修正,以调整和进一步有效指导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考虑实际操作性和动态发展性原则,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适用万能的方法,要注意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两个面,以定性分析教育的质的问题,以定量分析教育的深度问题,综合采用系统分析、模糊判定、数学建模等方法达到符合实际需要,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真实性。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创新思维和有针对性的思路。在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应着重在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构建多维立体性的教育新模式,真正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4:12-17.
[2]王涛.改革开放30 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8-11.
[3]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4.
[4]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2.
作者简介:朱春花(1983-),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任晓龙(1977-),男,江苏淮安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编号:2014SJB308)的研究成果。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