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
[摘 要]高考题型语言运用中有一种仿写模式,要求使用修辞手段。而比喻的修辞方式最能体现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几种特殊比喻的理解、训练与这种仿写训练息息相关,用“求同”“求异”思维是厘清它们的有效手段,并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运用 比喻修辞 母喻和子喻 博喻和群喻 正喻和反喻 直喻和曲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16
比喻,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常用,各种考试中“乐考不疲”的修辞手法,让很多人爱恨有加。而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论述,缺乏比较科学系统的观照,导致在写作训练中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留下诸多遗憾。如果是高考,很多考生对此类题型缺乏自信,觉得费时费力事倍而功半。基础逻辑思维中有种“求同”“求异”的对比思维,本文拟从“特殊”角度出发,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对几种特殊比喻做出厘清。
特殊比喻可以“成对”地出现:有母喻和子喻,有博喻和群喻,有正喻和反喻,有直喻和曲喻,等等。
一、母喻和子喻
我们先看一道全国高考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从比喻的角度看,要先搞清这组句子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海和水、浪花、涛声、鱼虾、海鸥之间是一种包容关系,二是字典和部首、音序、文字之间也是一种包容关系。从整体和部分来看,第一句“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构成了整体之喻,是母喻;其他四句构成了“子女之喻”,是子喻。有人把后面四句的比喻界定为“续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后面四句的比喻要建立在第一句比喻的基础之上。明白了这种理念,并在这种理念之下仿写运用,就很容易创作出新颖的其他句式。
二、博喻和群喻
博喻,即“众星捧月”,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来描绘或说明同一个本体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或方面来描摹本体,使比喻更丰富,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
群喻,即“群星灿烂”。在一般的工具书上鲜有详解,而在应用中却经常出现。群喻是用一群比喻,以本句喻体去喻区别于旁类的、独立的本体,又相合共同描绘同一事物的修辞手法。其格式为甲像A,乙像B,丙像C……
博喻和群喻都是由几个比喻句组成的句群或段落。辨析时,从本体与喻体的数量关系入手,分析句群或段落是“一本多喻”还是“多本多喻”。如果是“一本多喻”就为博喻,如果是“多本多喻”则为群喻。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句中,只有“荷花”一本体,而“明珠”“星星”和“美人”为三个喻体,像这样的句子是“一本多喻”,所以应为博喻。
三、正喻和反喻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故都的秋》)
——反喻是与一般修辞(即正喻)句式不同的“语言美”,不说“秋是(像)什么”,而说“秋不是(像)什么”,从而增强了新意。下面又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名酒的领略不深不透,比喻成“花的半开”和“酒的半醉”,同样增强了新意。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故都的秋》)
——这句话被研究修辞的人常用来举例,南北方的秋是截然不同的,作者从多角度来表现他对这种自然的体验。一对本体是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四个喻体分别从味觉的淡薄与厚实、触觉的稠润与敦厚、视觉的柔软与刚强、规模的狭小与广大让读者进行形象而生动的体验,而从反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南国的秋是黄酒不是老白干,南国的秋是稀饭不是馍馍,南国的秋是鲈鱼不是大蟹,南国的秋是黄犬不是骆驼。
四、直喻和曲喻
直喻即通常下的比喻,人们常用的非特殊意义的比喻。而曲喻则是“绕着弯子的比喻”。曲喻与人的联想思维品质相关,以代表性的唐代贺知章《咏柳》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柳树比喻成绿丝绦,是直喻。由绿丝绦而联想到裁剪,又由裁剪联想到剪刀,转一个弯子,得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于是诗歌意境中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春风像一个长发及腰的妙龄女子,在柳树丛中挥舞剪刀,仙女般的剪出一条条青绿色丝带,那是人间的向往还是天界的神奇?这就是曲喻的妙用所在。
总之,恰当地运用比喻修辞,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