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刘乐舟
摘要: 2010年“微文化”作为年度热词被公众所熟知。对微文化的学术研究迄今已有六年,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但也存在观点分歧较大、核心阵地尚未形成、专题研究不够深入、实证研究较少等问题。未来应加强深度研究、实证研究、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才能完成新时期微文化研究赋予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关键词:微文化;移动互联网技术;依法治理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68-04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公益等以“微”为主体的新生事物的迅速传播,微文化应运而生。2010年,微文化首次成为年度热词被公众所熟知。2010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宋守信教授的论文《常态社会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4期)是我国关于微文化研究的第一篇专业学术论文。随后的几年,微文化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各种相关研究如春笋般破土而出。2013年11月15日,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2015年1月14日,微文化被评为“2014年度中國十大学术热点”(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评选)。
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大背景下,“微文化”正日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梳理自2010年微文化成为年度热词以来这六年间微文化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微文化研究现状
为了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现状,我们以2010年—2015年作为研究时段,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以“微文化”作为篇名和关键词,在高级检索条件下分别进行精确检索,得到相关成果238篇。通过删除重复发表论文、会议报导、书评,排除与微文化研究不相关论文等人工处理后,得到有效期刊论文151篇,硕士论文5篇。因迄今为止未见学术界关于微文化研究的相关专著和博士论文,且考虑到硕士论文的成果部分已反映到期刊论文中,所以本文仅对151篇期刊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当前微文化研究的现状。
(一)微文化逐渐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某一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及年度分布基本可以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该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因此,本文对微文化研究论文的数量进行了年度分析,得到表1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微文化研究的期刊论文最早发表在2010年,仅有2篇,这标志着我国微文化研究开始起步。随后两年微文化现象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数量还比较少,只有零星论文,平均每年不到5篇。2013年,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微文化研究开始升温,论文迅速增加到24篇,到2014年、2015年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分别出现了2篇和3篇硕士论文,而且期刊论文总量也由2010年的2篇猛增到2015年的73篇。这说明经过6年来的不断发展,微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文化学和新闻学
经过对151篇论文所属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微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文化学和新闻学三大学科领域(见表2)。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最早有学者关注这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并对其进行了较深入持久的研究,因此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达68篇,占整个研究的45%;其次是文化学领域,占198%;此外,新闻学领域也占较大比重,为165%。
(三)研究内容以概念、特征和影响研究为主
根据以上计量分析,微文化研究近年来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结合对文献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将2010年—2015年六年间微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微文化的概念内涵研究。厘清微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学者们普遍认为,微文化的概念至今未有定论,还有待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但即使如此,许多学者仍从自身对微文化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微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归纳起来共有三种。第一种是石裕东、邢起龙(2103)在《微文化内涵初探》一文中从文化的概念出发类比出微文化的概念,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微文化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微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而狭义的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1]第二种是以游敏惠、袁晓凤(2013)为代表,认为微文化最早发端于微博,可从微博的角度界定微文化,微文化就是指因微博而衍生出来的一切以“微”为特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第三种是陈业林(2014)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界定微文化,认为微文化是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公共平台上共同创造、传递、分享和沟通信息而形成的传播文化。[3]此外,张鸿声、郭兴(2014)特别指出,微文化既指基于微博这一核心命名的微文化,也指因其形式微小而命名的微文化。但在研究微文化的过程中绝不可望文生义地将新近出现的所有微字头概念都归入微文化,比如:微单、微耳、微针等就是不同领域的某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而非我们所说的微文化。[4]
二是微文化的特征研究。由于对微文化的概念、内涵界定不同,学者们在对微文化基本特征的认识上也存在二特征说、三特征说、四特征说等。陈永斌(2014)持二特征说,认为微文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微主体、强互动和微载体、强效果。”[5] 张春美、陈继锋(2014)持三特征说,认为微文化具有三大特征:“从个体微小到群体的强大、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凸显、重新确立了直播美学。”[6]周宪(2015)则指出微文化具有四个值得注意的特征:“信息构成的高度碎微化,碎微化信息的极速传递、接收与变异,微文化的海量信息性,信息的高度娱乐化。”[7]
三是微文化兴起的原因研究。微文化的兴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原因,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探讨。于安龙、刘文佳(2014)认为微文化的兴起是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数字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微文化兴起的客观条件;现代竞争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是微文化兴起的社会条件;大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表达欲望强烈是微文化兴起的主观条件。[8]王小燕(2015)则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微文化兴起的原因:第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第二,手机等移动便携终端的盛行;第三,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第四,个体表现欲望的增强。[9]
四是微文化的价值研究。如果一种文化没有价值,它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关于微文化的价值,大多数学者都予以了肯定,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具体的阐述。马衍鹏、张果(2010)最早指出微文化的价值,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传播现象为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传播视角。[10]而李峰(2012)则认为:“微文化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价值,使人们拥有了更多自主表达自己感情思想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体现了对人性的信任和对人权的尊重。”[11] 胡纵宇(2014)指出微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关注社会与普通人的人生问题,引导人们反思和批判自己的社会生活,建构个体存在的意义和寻求自我认同。”[12]此外,也有学者分析了微文化的消極价值,认为微文化中出现的话语霸权、公共性减弱、理性缺失等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13]
五是微文化的影响研究。面对微文化的迅猛发展,已有学者注意到了微文化的影响并做了初步探讨,但目前研究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主要原因是很多学者认为,大学生一直站在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也是微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因此他们受“微文化”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广泛。学术界关于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钱菁(2015)认为,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14]欧阳锐、施源德(2012)指出,针对微文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快速干预机制。[15]其次,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群体性格和心理特征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16]张海霞(2014)则提出了微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微文化”发展方向,运用新媒体手段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7]再次,微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郑富兴(2013)指出,微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参与性,但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容易带来价值观念的异化。[18]华学成(2015)认为,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注重把握微文化的内涵特点,抓住机遇搭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为促进综合教育水平提升发挥积极作用。[19]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综合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到,自2010年以来,国内参与微文化这一现象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也日益开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数量不足,观点分歧较大
如前所述,迄今为止未见学术界发表关于“微文化”研究的相关专著和博士论文,中国期刊网能检索到的硕士论文仅有5篇,相关期刊论文仅有150多篇,与当前微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相比,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远远滞后,数量明显不足。此外,已有研究尽管涉及到微文化研究的多个基本方面,比如关于微文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背景原因、影响评价等,但观点分歧较大,均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研究期刊分散,核心阵地尚未形成
通过对151篇期刊论文的来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51篇论文分别来自117种刊物(见表3),平均每种期刊仅刊载1-2篇关于微文化研究的论文,其中登载3篇以上的期刊仅有《思想理论教育》(5篇)、《青年记者》(4篇),其余均在3篇以下。由此可见,一方面,微文化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刊发刊物种类非常广泛,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另一方面,这些研究还比较分散,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未形成核心阵地。
(三)宏观研究较多,专题研究不够深入
目前很多学者结合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对微文化的发展趋势、意义、影响等进行了宏观研究,但专题研究相对较少。如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学者们对此问题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等宏观方面,而关于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转型、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微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角度的专题研究鲜见,同时也反映出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再比如当前学界从宏观上分析了微文化兴起的背景和应对策略,但是微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微文化与社会治理、微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机制、微文化生态与依法管理等专题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定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计量研究和内容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关于微文化的研究成果中,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的定性分析,而深层次的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深度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理论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但实证研究更有说服力。如关于微文化影响的研究,目前大多研究只从定性角度进行了分析解读,对其影响研究也多限于理论推理和经验推测,而鲜有从数据、调研、实证等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且研究主体主要限于大学生,其他群体少有涉及,这使得微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现实影响始终难以从量的角度进行准确把握。
三、未来微文化研究展望
新时期微文化不断呈现出新特点,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对此现象的研究也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鉴于此,我们认为微文化研究在研究思维上要坚持应用性、前瞻性、系统性和立体性,在研究内容上要重点加强深度研究、实证研究、专题研究及综合研究。未来微文化研究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包括:
一是深入探索微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兴起原因、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厘清其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微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规律遵循。
二是突出研究微文化的行为主体,重视对微文化行为主体内在心理和价值倾向以及微文化精神和制度等层面的分析,务实贴近微文化生产、传播整个体系的研究。
三是密切关注微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话语表达机制,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以及微文化的生产等视角深度探讨微文化传播的逻辑,揭示微媒介话语表达机制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四是严肃反思微文化带来的现代人注意力匮乏、思维能力弱化、逻辑思维“被碎片化”等问题,警惕其喧嚣浮躁、疏离虚无、自我怀疑乃至自我消解的时代症候。
五是深度总结如何加强和改进微文化重要载体——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建设,实现微文化由外延式发展向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微文化建设工程。
六是综合探讨如何实现由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强化微平台的科学管理和法规约束,同时探索如何形成法律、监管、自律等动态的微文化管理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HT9.5SS]
[1]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
[2]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HJ18mm]
[3]陈业林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4]张鸿声,郭兴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3)
[5]陈永斌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6]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7][JP3]周宪可爱可恨的微文化[J]东吴学术,2015(2)[JP]
[8][JP3]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JP]
[9]王小燕浅议微文化的内涵及现实形态[J]艺术品鉴,2015(9)[ZK)]
[10]马衍鹏,张果从微博看当前的“微文化”传播[J]青年记者,2010(17)
[11]李峰微文化:全媒体时代的新宠儿[J]新闻世界,2012(2)
[12]胡纵宇微文化的价值基础与教育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11)
[13]蒋萌新媒体时代下微博的公共领域现状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12(4)
[14]钱菁微文化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1)
[15]欧阳锐,施源德探析微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2(12)
[16][JP4]王雄,薛诚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4)[JP]
[17][JP3]张海霞“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JP]
[18]郑富兴关于校园微文化建设的三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6)
[19]华学成微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思想引领的新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ZK)][HT][FL)]
Abstract:
In 2010 “micro-culture” as the annual hot words are known to the publicAcademic research into micro-culture so far has been six years,making a numb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but there are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points of view,the core position has not been formed,the special study is not in-depth,inadequat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other issues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new tasks and new challenges of the new era,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ep research,empirical research,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Key words:
Micro- culture;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governance according to law
责任编辑:任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