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丝路战略

2016-07-06 05:35杨圣敏
宁夏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杨圣敏

摘要: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9世纪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宣布的和平崛起,是历史地位的恢复。扩大和畅通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世界市场和资源的链接之路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命脉。从政治和军事上考虑, “一带一路”战略是为打破封锁,以全球为棋盘的反包围战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困境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出路,因此我们需要向世界提出解决人类走向的新方案。我们的方案是“一带一路”,目标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继承两千年来中华文化中独有的“和”“合”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为当代人类命运提出的新道路。这是中国的目标,也是世界的光明与前途所在。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包围;经济全球化

中圖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3-0005-05

一、 中国要崛起的原因与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奇迹般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全世界都为中国的成就而震惊。其实,中国经济在古代就已有极其辉煌的成就和远超当代的世界性地位。近30年来的进步显示了中国将再度崛起,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满怀信心地宣布了和平崛起的目标,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世界赋予中国的重托。世界的前途和希望已经更多地落到中华民族肩上。

从历史上看,在18 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繁荣的国家。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大多数国家。[1]根据世界经济史的著名学者麦迪森教授(Maddison)等人的研究,公元1 世纪时,中国的汉朝和统一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罗马帝国虽然强大,但与中国相比,欧洲的统一是短命的。从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直至今天,欧洲再也没有统一过。而东方的中国则在秦朝以后两千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统一的。在一个统一的中国,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9世纪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人均收入领先于世界的时间一直持续到15 世纪。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占世界份额的324%。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欧洲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GDP 从1820 年占世界比重的266%迅速上升到1890 年的403%,人均GDP 年均增速从1700—1820 年的022%增加至1820—1952 年的103%,而中国在整个近代史中经济一直停滞,人均GDP 在1820—1952 年间甚至还下降了,同期GDP 占世界的比重则从324%下滑至52%。[2]

由于没有发生西方式的科学和工业革命,19世纪以后,在两千年中一直站在世界前列的中国日益衰落。到了清末,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相继的侵略掠夺,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以后,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迅速落后于西方,而且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战乱分裂,经济凋敝,科技落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的GDP仅占世界的1/20。到了1978年,仍仅为世界总量的5 %。[1]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走什么道路之争,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就立下了决心,不仅要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要重振雄风,走到世界的前列。从全球范围来看,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崛起是近100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最大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已从30年前的1/20增长到接近1/8。相应地,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已下降到22%左右。[3]而且预计在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的总量将赶上美国。

在资本主义的弊病不断显露的今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在注视着中国的发展,看看中国人民能否走出一条新的给人类带来希望的道路。这就是中国要重新崛起的历史和世界意义,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得不担负的责任。中国政府早就宣布,决不做超级大国,决不称霸。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要建成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制度。这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要建设的国家,也就是中国崛起的目标。事实上,中国也只有坚持这样的理想、目标和道路,才可能真正崛起,走到世界的前列。

[HTH]二、丝路的历史功能与意义

[HTSS]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体现为文化与科技的进步。而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创新,二是传播。因此,封闭就意味着停滞不前和落后,开放和交流就可促成进步与繁荣。这个道理,自古如此。数千年来的历史证明,对世界更广泛地开放与交流,既是任何国家、民族的繁荣进步之路,也是全人类的繁荣进步之路。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古代完全依靠陆上和海上的交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自古就主要通过陆路和海路两条通道。这两条通道在历史上为人类进步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效,19世纪时被西方学者命名为“丝绸之路”。

其中的陆路通道主要是经中国西北地区向西的陆路丝绸之路。它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进而联结中亚、南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和欧洲的一条通道。在这样广阔的地域里,这条通道实际是由很多网状道路构成,连接着沿途众多的民族与国家,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路通道主要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广州、苏州的刘家港等地出发,从海上向东南到达日本、韩国和越南占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向西南到达印度,又经波斯湾到达阿拉伯诸国,或经红海到达地中海沿岸诸国和非洲东部,并进而到达欧洲。根据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仅与泉州发生贸易关系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就有98个之多。当时中国是航海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明朝时,郑和曾率两万七千多人的大船队七次出海,到达亚、非数十个国家,最远曾到达东非。

通过这两条通道,中国的四大发明等创造和丝绸、陶瓷等以及中国的文化输送到世界各地。同时,世界各地的物资和文化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不仅是一条运输货物和发展商业与物资关系的道路,也是各种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路径,使全世界很多民族在思想上联系起来。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受益于与世界的交流,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带动着世界的进步。至今,历史的规律并没有改变,中国要崛起,恢复往日的雄风,还要继续走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开放的道路。

历史上这两条促成进步和繁荣的道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带一路”,即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数千年历史证明,这两条通道畅通与否,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到了近代,这两条通道对于中国与世界互相交流、同步发展进步的意义更为突出。

[HTH]三、适应世界形势的新战略

[HTSS]回顾新中国60余年的外交史,我们一直根据国际形势调整国际关系,制定国际战略。新中国建立伊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就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试图扼杀年轻的共和国。当时,世界上尚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互相支援,所以我们的国际战略是“一边倒”的原则,即明确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这个国际战略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支援了越南共产党赶走法国殖民者、建立北方社会主义政权的战争,为社会主义阵营守住了东大门。在这期间,我们在经济建设中也得到了苏联的支援,初步建成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但这种局面维持不久,到1959年,在新中国建立刚刚十年之际,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苏联政府大搞大国沙文主义,将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间的关系,撤销了在华的各项援建工程,撤走了所有专家。不久,又陈兵百万于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实行军事威吓。

面对当时美苏两霸的威胁,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国际战略,即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的理论和战略。自那以后,我们依靠这个战略,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统战第二世界国家,坚决反对美苏两霸。事实证明,我们的三个世界理论和战略是成功的。依靠这样的战略,我们抵抗住了两霸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和颠覆活动,第三世界的穷兄弟们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依靠这个战略,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标志,中国不仅维护住自己的主权完整和独立,还初步建成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能够自立于世界的社会主义大国。

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的解体使得世界局势发生彻底改变,自二战以后两个阵营之间长达40余年的冷战结束了。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声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并宣称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社会制度,是“历史的终结”。

但在苏东解体之后,历史并未按照西方国家的预言发展。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受其深层结构困难制约,或复苏乏力,或仍在衰退边缘徘徊,难以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社会主义的中国则一枝独秀,经济和军事力量高速增长。中国GDP全球增量从2001年的89%上升到2013年的381%,而2013年美國全球增量贡献比趋势值只有162%,其他金砖国家为113%,欧元区接近零值,日本为负数。中国总消费全球贡献比趋势值,也从2001年的53%上升到2013年284%,超过了2013年美国和其他金砖国该指标的159%和149%。

在国际社会的对比中,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正不断减弱。但他们不甘心经济上的衰退,在舆论、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观念范畴和舆论操控上的能力仍然占有强势地位,他们要发挥这些“巧实力”,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力量共同构成其称霸世界和继续担任世界警察的基础。对于不听命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或以武力颠覆其政权,或煽动“颜色革命”来改变其政府。

所以,西方并没有结束冷战,现在,美国冷战的重点正转向中国,他们清楚,武力和经济力量无法打破中国,但他们企图在国际上采取各种手段围堵中国,迟滞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国内企图以煽动所谓民族独立、宗教自由和民主这些口号打乱中国社会,颠覆中国政府。

在新的国际架构和新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需要再次调整战略。这种调整既要对以往的国际战略有所继承,即继续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团结对象,也要有新的措施。

新时期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战略终于初步成型,这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地区,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4]因此,这个战略是我们的国际战略,全球战略。

这个战略是如何考量,其内涵是什么呢?

[HTH]四、 我们在经济上已与世界融为一体

[HTSS]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5%。到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已上升到123%,出口额所占比重上升到12%。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14年为278%)。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人均超过7 000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已近英国的4倍、德国的3倍和日本的2倍多。2015年虽有所放缓,但从总量上说,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基数上增长7%,增速仍居世界前列。[3]

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前30年,我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还很小,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还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在经济上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还比较低,那么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不仅在世界经济中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且中国经济的结构、生产力、企业和产品已离不开世界的市场和世界的资源。也就是说,仅依靠国内的市场和资源,中国经济已无法维持和发展。中国在经济上已与世界融为一体。扩大和畅通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世界市场和资源的链接之路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命脉,这条道路能否畅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持续了30多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失去优势。另一方面,中国部分原材料产业随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了产能过剩。这部分产能技术并不落后,只是供大于求,需要向外转移。199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规模只有美国的12%左右,2000年仍不到美国的30%,然而2010年工业制造规模第一次超过美国,今年已是美国的13倍。中国需要提高产业技术和结构,而同时过剩的产能有个出路的问题。这部分产能恰恰是丝路沿线经济后进国家所需要的。

此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孕育了一批大企业,正在成为具有跨国投资和全球运营能力的的跨国公司。这些因素叠加促使中国正在进入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期,对外投资迅速增加。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只有55亿美元,2008年就达到了559亿美元,2014年上升到1 400亿美元。21世纪初中国国民储蓄总规模只有美国的两成左右,2013年已超过美国65%。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也给中国承包国外建设工程提供了条件。[5]

因此,中国采取什么机制走出去,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机制还是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机制,将影响全球的发展,也将关系这个战略的成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沿途各国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既符合中国走出去的需要,也是让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

因此,总体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经济全球化模式,是探索推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尝试。是在经济全球化机制下促进区域共赢发展的一个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还将给中国边陲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国内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将重点涉及东北、西北、西南等西部边疆地区。“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西部地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接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国全方位构建国内外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

[HTH]五、政治军事上的反包围战略

[HTSS]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在全球范围经济影响力上升。目前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这意味着“亚洲世纪”的来临。同时,美国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发生明显消长。针对这一形势,美国及日本开始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美国迅速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兵,出台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把自己军事力量的一半以上布置到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发展。还公开支持日本加强军备,复活军国主义,并挑动东亚和南亚国家与中国对抗。特别是利用海上岛礁问题的矛盾,挑动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作对,并支持台独势力,不断售台武器,企图在中国的东南方构建反华的联盟,以此在东南方向对中国形成包围,把中国封锁在近海之内。近些年来,他们的企图也确实部分地得逞。美国在中国东南方向通过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通过美国海军的海上巡航和联合演习等措施布置了大量针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各类军舰、飞机、导弹、潜艇和能够深入中国内陆探测的雷达实际上已在中国东南方形成包围。美国的包围堵截,不仅对于中国向东部亚太地区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和阻碍,也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带来威胁。

海上通道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石油已有60%以上来自海外的进口,大多通过海上运输。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也很大程度上依靠海上通道。所以,中国必须打破美国的封锁,建立与世界各国更安全畅通的联系。

为了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一方面积极构筑友善的周边环境,以图缓解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不将眼光局限于东部沿海,而开展西进的战略谋划,拓展西部与南部周边战略,分南、中、北三线,加快建设中国主导的新丝绸之路,以应对国际敌对势力在亚太和全球的围堵与挑战。

从政治和军事上考虑,如果我们把全球视为一盘围棋,“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为打破封锁,以全球为棋盘的反包围战略。苏东解体以后,中国不仅未如西方一些政治家所料走向崩溃,反而蒸蒸日上,迅速成为世界更有影响力、更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东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但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并不稳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2008年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显示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中国经济迅速提升,中国的兴旺证明了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美国的衰退则证明了资本主义已走到它的极限。

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不谋求全球霸权,但希望与全球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更亲密的政治互信、经济联系和文化的交流,也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为了这个目标,中国除了东南方向的海上道路之外,还有另一条与世界联系的大通道,就是西北方向的陆路通道。打通和扩展这两条通道就是我们的丝路战略。

[HTH]六、告诉世界向何处去

[HTSS]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努力建立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但是面对世界新出现的各种纷争和问题,西方国家仍用老一套的西方中心主义、势力范围论、新殖民主义和文化冲突论来处理,结果造成更多的战乱与灾难。

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困境,为什么世界到处是以强凌弱、以富吃贫的不平等局面,这样的世界旧格局旧秩序为什么无法改变?事实很清楚,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人类面临的各种冲突和社会问题。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之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中国,并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道路是光明的。在这个时候,中国能为解决全球难点问题提供什么方案,如何能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感受到中国崛起带来的利好,从而真心实意地与我们携手前行。

[JP2]我们需要向世界讲清楚我们的抱负和梦想,提出解决人类走向的全球方案。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对此,习近平主席概括了四条:必须坚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四个关键词:平等、合作、安全、包容,这是命运共同体的四个支点。[JP]

[JP+1]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总结国际国内历史与当前的经验、继承我们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两千年来中华文化中独有的“和”“合”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为当代人类命运提出的新道路。这是中国的目标,也是世界的光明与前途所在。丝路战略,既是中国崛起之路,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JP]

[HT5H]参考文献:[HT9.5SS]

[1][ZK(#]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7(04)

[2]Maddison,Angus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M]Paris:OECD,1998:40

[3]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4]龚雯,田俊荣新丝路:通向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14-06-30

[5]卢锋,等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03)[ZK)][HT][FL)]

Abstract:

From the third Century BC to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China has been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China announced the peaceful rise,which is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al statusExpanding and unimpeded economic ties with the world is the only way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 link between the world market and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lifeblood of Chinas economyFrom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s to break the blockade,a global anti-siege strategy boardThe economic plight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way out of capitalism,so we need to put forward a new solution to the world trend of mankindOur plan is “The Belt and Road”,the goal is to create a common destiny of mankindTo create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s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herit two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e in a unique “and”,“harmony” thought,to take Marxism as a guide proposed a new road for the contemporary human destinyThis is the Chinese goal,but also for the world and a bright future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a common destiny of mankind;counter encirclement;economic globalization

責任编辑:孟筱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