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7-05 10:22张珺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局限性

张珺

【摘 要】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充分认识现有培养模式的局限性,研究市场需求,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按层次重新设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局限性;市场需求;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高就业率都是备受关注的,但由于大部分毕业生都缺少全局观和战略眼光,致使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却很紧缺。我国注重应试教育,会计专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应对会计中高级职称考试,还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总是有人能够脱颖而出,这就使我们总能形成高效率的教育模式,但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的缺乏独立的批判技能。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乃至硕士教育,都过分的关注会计专业知识的提升,同时将各类资格考试作为就业平台的“绿色通道”,这种模式完全违背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使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1、目标定位不准确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对教育目标的定位是有所差异的,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也不例外。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对财经法规的熟练程度,能运用计算机从事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千篇一律,这就导致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自身特色。

2、教学侧重理论化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院校并无太大差异,都是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人为地将课程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所占比重相当大,实践课通常只是在学期末时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由于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实践操作,因此在进行集中短期的培训时会导致学生应对不暇,匆匆了事,致使实践课教学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同时,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会计的规范性,而忽略了会计的职业判断和创新思维,这就造成了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相脱节,以至于应对社会需求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3、会计专业建设盲目扩大化

近年来,随着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各大高校无论是财经类院校还是非财经类的综合型院校甚至是工科院校,在不考虑自身教学条件是否完备的情况下,都纷纷盲目的开设会计专业,这就使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较为混乱,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不高,毕业后很难胜任具体的工作;同时,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增加,打破了会计人才需求市场的供需平衡,使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4、会计教学模式严重滞后

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以实务应用型为主的专业,那就意味着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是一种辅助,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都仍提留在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形成真实的感官刺激,大大的降低了授课效率,仅仅依据理论课程的描述很难增进对会计知识的深入理解,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实践的连贯性。

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

通过对当前经济市场的分析调研可以看出,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还是较大的,由于国家近年来一直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所需要的会计人员数量也随之增长,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也必将成为中小企业需求的主体。

2、学历需求不再是人才需求的唯一准绳

很多企业正在改变旧的观念,在招聘时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而不是过分看重学历层次。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创造了更多与本科生、研究生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高职院校只要能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依然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3、专业技能分析

首先,专业技能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把知识转变为能力,通过会计技能大赛等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知识结构的同时,对财政、税收、金融、企业管理和财经政策法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完备的职业魅力;此外,知识更新的能力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会计作为社会经济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其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的,这就要求会计人才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按层次重新设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应当找准自身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凸显岗位操作能力,更应当抓住会计人才的去向是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这一特点,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探究,按照中小企业对出纳岗位、核算岗位和监督等基层会计岗位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教学,加大对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才能顺应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发展,凸显高职院校的特色教育,开辟长远而结合实际的办学思路。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更灵活的掌握会计技巧,可以适当开设一定的讨论课,使学生脱离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具体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民营中小企业的用人特点,按照他们对人才所提出的工作需求改革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设置,形成“一对一”的人才互通模式,实现“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模式

为了使学生成为全方位的人才,应当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锻炼机会,从选课、选专业甚至到选宿舍,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课程选择上,除了主修课程以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多的开设其他经济学相关的课程,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即使是宿舍的分配,也可以打破原有的按专业划分的原则,由学生按自身的要求进行分配,因为每个学生的专业领域可能各有差异,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的交流方式充满了自主性和全面性,更利于人才多元化的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提高,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会计教师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后直接招录的,缺乏在企业实践的经验,自然就会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化知识,而忽视实践课的教学。要么让教师走进企业,采取定岗实习的方式真正了解知识的有用性,从而结合实践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要么聘请企业有关的技能型人才走入校园,用时间实践经验改变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结合,最终使人才得以合理的利用。

5、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观念的转变,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复合型人才也不再是高学历者的代名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显得更加务实,更加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当然,复合型人才并不是要求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干,而应该是在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自身的职业兴趣范围,同时用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慧慧,陈丹丹.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文献研究——基于CNKI(CAJD)数据库文献内容分析[J].现代商业,2016(06).

[2] 郭立新.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

[3] 韩小芳.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 国际商务财会,2016(02).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局限性
滴水藏海
A Private Practice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