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功夫下在哪里?

2016-07-04 06:56周文彰
金融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体化图式主体

周文彰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真诚地从实际出发,但决策却是错的;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两个人从同一实际出发,但制定的方案却截然不同。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带着“从实际出发”的愿望,为什么不能收到“从实际出发”的效果呢?

人们每每以为,从实际出发,就是直接依照客观实际本身制定计划、方案。其实不然,计划和方案来源于主体对客观实际的认识——主体先要解决客观实际“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拿这种认识去规划实践“如何做”的问题。

当主体着手认识客观实际时,必然经过三个环节,即接触什么样的实际(确立认识对象),怎样把握实际(选择认识方法),把握到了什么样的实际(获得认识结果)。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主体认识客观实际时,大脑不是空白;主体总带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即关于利害、善恶、美丑的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心理倾向,如某种信念、意志、动机、兴趣、需求、情绪等。所有这些因素在主体大脑中综合统一为“主体认识图式”。主体认识图式是我在1988年的《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世界观、思维方式一类的东西,指主体既定的信息接纳框架、加工整合机制和解释—说明系统。

先看接触什么样的实际。客观实际通常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征。只有合乎主体认识图式框架的那些方面才会被择为对象,不在框架范围内的方面,主体很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例如,一同考察某地经济发展前景,旅游业专家注意的可能是引人入胜的湖光山色,工业专家瞩目的是可资发展工业的丰富矿藏,渔业专家则看重适宜水产养殖的辽阔水面。“从实际出发”伊始,主体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加工客观实际,使之打上主体印记而获得“主体化的”形态。

对象确定之后,如何认识这个“实际”呢?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图式,就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方法。一个意在否定某项措施的人,可能不惜采取夸大问题和困难的做法;只想听恭维话的领导者一般避用召开“刺头”群众座谈会的方法。主体能否采取恰当的方法认识对象,取决于主体认识图式中各因素的构成是否处于最佳结合状态(比如理智因素抑制了情感成分,道德因素克服了自私的欲念等),图式是否能发挥出积极的整体功能。

主体接触“实际”的最后结果,是获得了对“实际”的认识。但主体认识的“实际”,决不等同于客观实际,而是客观实际在脑中的“反映”,经过了图式的加工而渗透着主体因素。因此,图式不同, 在同一客观实际中看到的实际亦不同,此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同去某个工地,普通参观者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企业家看到的却是混乱不堪的施工管理。好大喜功的领导者满眼都是振奋人心的大好形势,而吹毛求疵的“九斤老太”睁眼就是今不如昔的问题和困境。这种认识现象,酷似鲁迅指出的读《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然而,尽管主体看到的实际渗透着主体因素,但主体却自信地认为是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而照此办事。客观实际的主体化过程,主体自身是无法感知的,故而自古以来就有“眼见为实”的信条。

随着脑中“主体化的实际”的形成,主体旋即开始了 “从实际出发”总过程的第二阶段,即从主体所认识的实际出发,制定实践活动的目标、计划或方案。由此,主体活动从认识阶段转入了实践阶段,由解释世界进到了改造世界。

我们所说的“实际”的第二个层面的规定,就是指“主体化的实际”。平心而论,“从实际出发”,无论从哪个阶段看,其实都是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主体能与之打交道的,只能是“主体化的实际”;自在状态的客观实际虽具有最终的意义,但尚未进入实践—认识关系,就已经接受了主体按自身方式给予的加工而被“主体化”。

客观实际的“主体化”并不意味着客观实际必然都要被“主观化”,即被主体主观随意性地歪曲或“幻化”。主体认识图式愈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主体本质力量,主体就愈是能最切近地认识客观实际,从而达到科学的“真”。然而,主体的本质力量在一定时期总是有限的, “主体化的实际”难免有偏离甚至完全偏离客观实际的可能性。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实实在在的矛盾:一方面,“四个全面”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我们注定要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这个矛盾也许是我们面临的最深刻、最持久的矛盾之一。矛盾双方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步缩短,但永远不可能根本消除。难怪人总难免犯错误!难怪带着“从实际出发”的善良愿望,不一定能收到“从实际出发”的效果!当然,制约人们从实际出发的,还有客观实际本身发展程度的限制、实践—认识工具完善程度的限制、社会政治环境的限制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对“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分析说明了一件事——主体自身的建设何其重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之间的距离,主要靠提高主体素质来缩短。假如一切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都能自觉加强自我修养——科学文化的,道德的,审美的,不断完善主体认识图式,党的“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必将绽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第一,态度要真诚。如果到实际中转一圈、开座谈会,只是故作姿态,做做样子,拍起板来仍然从书本和原则出发,或者从臆想和经验出发,这种态度是无论如何抓不准实际的。

第二,作风要深入。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结伴旅游式地走马看花,难免只见现象,不看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把握到的实际,其实不是实际;以这种实际为出发点制定计划方案,一定要出差错。

第三,观念要正确。观念不正确,即使真诚地深入实际,也很难真切地把握实际。观念不同,对于实际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正如带着“左”的观念和右的观念,都不能恰当地估价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际一样。

第四,知识结构要合理。现实生活中许多决策失误,并非都由于决策者的偏见,更非出于故意,而是在于决策者对此全然无知,或者知识结构不合理。

第五,意向要健康。如果动机、目的、欲望、兴趣、爱好、情绪有问题,看到的实际也会有偏差。一些不正当的动机、欲望、私念,可能驱使当事人故意无视实际,甚至不惜歪曲实际,如夸大困难以申报“贫困县”,如制定冒进指标以创造虚假政绩等。

以上五点很难说哪一种对于“从实际出发”更为关键。比如在偏见和无知之间,一般更斥责偏见而原谅无知,故有“偏见比无知更糟”之说。这在某些场合也许如此,但对于经济建设上的重大决策,无知造成的危害有时要比偏见的危害更为严重深远。

我们党一直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实际出发的功夫,就要下在这里。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主体化图式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军民融合深化与国防产业民营主体化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主体化及其治理机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