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琳
【摘要】说课活动可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笔者尝试在课后写说课稿,和同行教师交流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今后二次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说课的形式可一课时一说,对于一个课题需多课时讲解时,说课也可以多课时整合说.
【关键词】说课;多课时;整合;等差数列
笔者在准备一次说课比赛时,尝试将多课时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去说,既充分体现条理性也避免了说课过程中环节的重复性.下面笔者展示一份《等差数列》说课稿,望得到批评与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选自江苏省职业文化课教材《数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设计时间三课时.本课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三方面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等差数列概念和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公式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3.确立本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情境导入新知以及巩固和深化知识来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确定为:(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小组竞赛的方式和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于教学难点予以突破.
二、学情分析
首先我对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
本次课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数列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学生整体数学基础较薄弱,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来增强自信.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很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本次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运用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分层教学、评价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学生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法分析:
本次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指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进行发现思考、归纳总结的活动.让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
四、教学实施
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将其制作到ppt中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查阅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来;最后形成完备的教学环节.课前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组.
本次课的教学有三个任务,1.认识等差数列,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3.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以上三个任务我分别设置了完整的教学环节,以下是我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分配情况的展示.下面我就来说说我这三课时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这三课时大致是按照这条线来设计的:由日常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出判断等差数列的方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利用例题和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知识,最后反思小结.剩下的时间里给出一道拓展题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每一课时.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本次课问题情境环节和建构新知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
任务1:认识等差数列
问题情境环节的安排:
给出两个实例,实例1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实例2结合了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下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数列中的每一项(提问的学号也组成等差数列),这样做既渗透了“等差数列”,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分别叫三名基础薄弱的学生总结每个数列的特点,并给予鼓励与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下面揭示概念,并板书等差数列的定义,之后希望学生继续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师:对于一般的数列{an},数列有n项怎样来判断这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生:计算a2-a1,a3-a2…an-an-1,
师:如果n很大,那是不是很麻烦?能不能用一个一般的式子来说明?
生:只要an-an-1=d,(n≥2,n∈N+)就可以了.
以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探究,层层深入,可更好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任务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先,引入“一站到底”这档节目,抽取题库里的一题目让学生回答,给予所在小组加分.接下來提出:“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是什么?”学生会小声议论出第6项.学生是利用了an=an-1+d这个公式经过几步的推导得出答案,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得出要求的项呢?顺利地引出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得到了发掘,从
而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新知教学的每一环节.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由特殊到一般,能否探究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学生类比联想前面方法,水到渠成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生经历公式了推导过程,获得了发现的成就感.优化了思维品质,体验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教师板书过程规范解题格式,让学生掌握倒序相加法.
例题环节:
通过整合课本中的题目,选择6个典型题目作为本次课的例题,每课时2个例题.例题的选择首先基于巩固知识的目的,其次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应用公式的能力.例题的安排由浅入深,注重了分层原则.
练习环节: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定义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习题中还补充了等差中项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推论.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如:一些题目选用口答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让各组学生完成习题;小组抢答完成相关题目等方式.给枯燥的课堂增添了几分生机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拓展环节:本着以加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目的,教师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反思小结:本环节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回忆知识,教师适当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到的思想方法.
作业环节:
此环节设置必做题与选做题.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所提高.布置知识链接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集资料、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为接下来的课题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主要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注重“问题链”的设置,以及习题设置的梯度性,让学生可以渐入佳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本次课内容.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启发有度,留有余地,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