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以中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07-04 09:39:24东伟
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东伟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从自身视角内化和吸收知识,构建高效课堂,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秉承与坚持。本文以“如何以初中生为主体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四个方面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望能够给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

很多初中生在进行数学科目的学习时会感觉到吃力、难以理解,或者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利用,无法完成解题过程,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习中的不良现状。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性,但是很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思维的影响,认为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故而时常在课堂上以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由于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往届学生的知识掌握症结和中考命题中常出现的命题类型和趋势走向都有着一定的观点,并且会习惯于将这种观点与认知强行灌输于学生,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的问题。但是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施以及传统教学目标的三维解构,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以一种带动的心态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关注学生本身对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掌握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比如在展开具体的课程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初步对本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做到有所理解,而不是让学生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去学习教师所认为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只有这样,初中数学课堂才能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接下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实施提供可行性。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艺术类、人文类学科,以数学为代表的自然学科知识抽象而枯燥,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让学生最大化地吸收知识、达成教学目的,对于教师而言自然是一种强烈的困难与挑战。既然传统教学困难很大程度根源于学生对于知识接受和理解率低,所以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抽象和枯燥的感觉,采用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充分认知学生兴趣爱好、洞悉社会热点及时下流行元素的基础上,将多样化、富有娱乐和时尚气息的案例引入到课堂当中,辅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在熟知的氛围当中,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针对初中生成长状态本身所具有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以及人类对于影音视觉元素更容易接受的共性,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利用动画或者演变元素,让学生理解图形变换,或者展示数学换元思想,将抽象问题具象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身课堂,参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

三、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升其思维应用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所拥有的始终是对于学生学习的辅导和指向作用,而为了使这种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与实现,教师就一定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尽快找到学习知识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数据分析和统计部分的内容时,当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学习方法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题的训练,由于此部分内容极具实践性和现实性,因此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整理方法,在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和计算归纳能力得到最大化发挥,使其在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基于学生个体特征,开展差异化教学

统一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大缺陷就是对学生个性因素的忽略,很多初中生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但实际计算能力很弱,存在马虎、不仔细的小毛病,致使考试成绩较差;有的学生擅长運算、认真仔细,但是缺乏思维能力,很难从有限的字符当中提取出数学信息,生成数学模型,考试过程中常常为一道题所阻,便停滞不前;更有的学生本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无所谓“学”,更无所谓“用”,所以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能实现“对症下药”,更无法达成“因材施教”的目的。而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让不同状况的学生组成解题小组,根据个人的优势所在,分别进行题目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过程,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样就能够实现让不同特点、不同习惯和不同学习优势的学生共同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当中,实现对优秀学生学习优点的发扬,对存在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学习行为的调整与改善。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积极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在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协同教师完成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而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晓芬.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b版,2014(23):57.

[2]杨志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途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7):7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5:38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