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逊玲
摘 要:风靡全球的翻转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为了运用新的“教学黄金律”,以两节高技德育课为例,通过“三阶段、四步曲、八环节”实现了课堂翻转。进而探讨了技工院校德育课有效翻转课堂的四个关键点:①导学是前提;②网络平台是保障;③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流程、学习任务等有效教学设计是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要素;④教学关系的翻转是翻转教学理念的体现。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能力培养目标的翻转课堂将成为今后德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话
一、引言
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于2011年传入我国和日本,2012年在中小学出现一些实践的尝试。随着中国职业教育课程视频网-爱技能、广东省技工院校网络平台-云课堂的开发,免费微课视频为技校课堂实现翻转克服了重要障碍,大大降低教师进入翻转课堂的门槛。那么,实现有效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在于哪?翻转课堂能否成为今后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基于此背景,在技工院校德育课实施翻转课堂实践,进而探讨德育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为技工院校德育课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字资料形式为载体,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讲授环节前置于课外,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而课内教师引导学生协同学习、汇报交流等实现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师生、生生深度对话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国学者何克抗(2014)认为,“翻转课堂”是使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或“翻转”——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或实验)”。[1]
我国学者钟启泉(2016)指出,“预习+讲解(观看教学视频)→课中的复习与运用”成为新的“教学黄金律”,在翻转课堂中通过运用教学视频,可以确凿地实现新的“教学黄金律”。翻转课堂实质上是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关系与教学效果的翻转,而教学流程的翻转旨在知识建构,以学生是否学会了思考、是否直面真实问题的解决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2]。
三、技工院校德育课翻转课堂的实践
为了运用新的“教学黄金律”,探究技工院校德育课如何翻转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以高技德育课为例,教师根据高技生的学习需求而整合教材,确定教学主题为“高技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利用现有资源而搭建互动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浏览PPT或者阅读学习材料、完成预前任务)、课中(课前检测、分任务,分组讨论、小组展示与教师点评学习评价、拓展)、课后(巩固应用、教学反思)三个阶段实施翻转课堂。
(一)第一步: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主题
高技德育教材——《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中虽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篇,但高技生面临顶岗实习,就业前心理复杂多样,有必要让他们了解高技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故需增加就业心理辅导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整合,确定以“高技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应用与分析高技生就业心理的实例。
(二)第二步:利用现有资源,搭建互动平台
翻转课堂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形式多种多样。以现有的电脑、智能手机为工具,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搭建个性化网络互动平台,选取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共享微课视频——《就业心态定位与心理调适》,上传教学视频、PPT以及学习任务单等学材至该平台,要求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线上师生互动释疑。
(三)第三步:针对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基础目标、高级目标。以了解就业观、心理调适的概念、高技生就业观为基础目标,在课前在线学习中达成;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就业心理调适方法于实例分析中,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为高级目标,在课中知识内化过程中达成。
确定教学重点为高技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教学难点为更新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机会和运用心理調适的方法分析实例。
设计两份任务单和一份评价表,选择教法学法。任务单指课前学习任务单、课中协作任务单,评价表指课中学习评价表。学习任务单针对基础目标而设计了七个简答题,协作任务单是就三个高技生的就业实例各设计了三个分析问题,学习评价则关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的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合作精神及汇报展示四个方面表现。
选择行为导向法、案例分析法和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翻转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法。
设计拓展/巩固应用的内容。拓展/巩固应用的设计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就业中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选取一则最新就业新闻报道作为时代背景,就第四个案例设计了三个问题展开自由式对话,就第五个案例设计了两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四)第四步:实施翻转课堂
实施翻转课堂沿着以下教学流程:布置个人预前学习任务→课前检测或展示→导入与师生对话→布置协作任务后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学习评价→拓展与师生深度对话→课后巩固应用、教学反思来组织。
提前一周上传学材至班级互动平台,线上师生互动释疑。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6-8人,各组选组长和记录员各1名。采用抢答形式进行课前检测,师生共同归纳知识要点。以短视频《中国传媒大学女生找不到工作跳楼》导入课题,抛出两个思考问题,进行师生对话。通过协作研讨,直面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评价则采用小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播放关于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新闻报道,呈现“校园招聘会遇冷”的案例及思考问题,再次展开师生对话。布置“频繁跳槽”的案例分析为课后作业,获得反馈后开展教学反思。
两节德育课以“三阶段、四步曲、八环节”实现了课堂翻转。课前自主学习基本完成知识传授,协作研讨的五个案例围绕着高技生就业心理问题,且源自学长的真实经历,引起关注与共鸣。在翻转课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促进学生表达。“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可视为翻转课堂的能力培养目标。
四、技工院校德育课有效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德育课堂教学实施翻转不仅可行可操作,而且在能力目标的培养上更加清晰。德育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在于导学、平台建设、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关系的改变。
(一)导学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的知识讲授环节前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解放出来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协同学习提供了契机。不管是课前的个别学习还是线上师生互动,不管是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还是课后的巩固应用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导学。
翻转学习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是个别学习与协同学习的双向互动。从观察与座谈得知,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热情明显高于不喜欢交流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学生甚至对翻转学习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年级、班级的学情,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风格,制定出个性化分层导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网络平台是实施翻转课堂的保障
翻转学习是用技术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翻转学习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环境。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是用微视频、云平台、学习分析等技术支撑的新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结构。课程视频取代了传统讲授,成为内容传递的重要方式。比其他媒体更直观、生动的微课,既能自定进度还能反复浏览,能让自学更加个性化和易学易懂,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优化手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微课学习。
以现有信息技术资源未能完全支撑技工院校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虽有“爱技能”、“云课堂”、优酷等平台的微课视频可使用,但缺乏系统规划的课程资源仍显碎片化。对课前网络中自学的监控、电子档案的建设等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有效教学设计是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要素
翻转课堂要“优化课前课中设计,弱化课后环节”(胡小勇,2015)。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学习任务的设计。
1.正确的教学目标定位。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认知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将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指识记、理解、应用,在课前自主学习中达成;高级目标指分析、评价、创造,主要在课堂协同学习中实现。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辅学掌握基础性内容,达成基础目标,通过课堂协作活动提升认知、直面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实现高级目标。如果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或本末倒置,注定课堂翻转必败。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定位,还应合理分配各目标所占用的时间。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与各目标所占时间比重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分类及时间比重(Jonathan Bergmann,2015)
2.灵活的教学流程设计。翻转课堂中的“翻转”,指的是教学时序的翻转,教学环节并非无序叠加。翻转课堂“基本式”教学流程一般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沿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课前检测或展示→导入与师生对话→布置协作任务后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学习评价→拓展与师生深度对话→课后巩固应用、教学反思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根据教学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者特征,教师可灵活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与创新。比如课堂拓展环节主要针对高技班翻转课堂,而课后的巩固应用主要针对15-17岁中技生的翻转学习。
3.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设计。翻转课堂三个阶段都涉及学习任务,包括课前学习任务、课堂协作任务和课后巩固任务。如何设计有效学习任务与问题,是翻转课堂开展实质性交流和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师设计浅层次的问题,那么就开展浅层次的对话。只有提深层次的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展开深度对话才有可能。
针对学情而精心设计菜单式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给学生个别学习使用,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掌握基础性内容,完成基础性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协作使用的课堂协作任务单,基于主题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对话将学生的认知从低层次引向高层次。课后巩固任务是为查漏补缺或巩固拓展而设计。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习任务单应用于相应环节。课后巩固任务单并非每堂翻转必用,可将其移至课堂作为拓展,还可增加课堂拓展任务。
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中,贯穿始终的教学设计是达成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设计层次分明的学习任务、科学设置问题、开展实質性交流是提高翻转效果的要素。
(四)教学关系的翻转是翻转教学理念的体现
翻转课堂中,师生的作用与关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教师从“灌输者”变为“支援者”,教学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学、助学上,比如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质疑、质询、反问、批判、反驳、引导。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中,提出质疑、解答问题、发表见解则是学生的责任。
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对问题的解释成为体验认知冲突的起点;在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做出选择与决策,完成知识建构。翻转课堂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师生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给予的及时评价与鼓励,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得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得到发展(钟启泉,2016)。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可以真正地实现优质教学,基于体验和理解的知识,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积极的知识建构和深层次学习的境界提供了前提条件(钟启泉,2016)。为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教育功能,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视为翻转课堂的能力培养目标,在翻转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三阶段、四步曲、八环节”为翻转课堂的“基本式”,创新应用中研究“变式”,翻转课堂将成为今后德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2]钟启泉.翻转课堂新境[N].中国教育报,2016-05-05(6).
[3]胡小勇,冯智慧.理解翻转课堂从十个问题说起[J].教育信息技术,2015(11).
[4]彭耀峰.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J].亚太教育,2015(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