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钰英
(崇左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护理园地·
健康教育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梁钰英
(崇左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5322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疾病知识、症状观察、术后早锻炼、穿弹力袜、饮食、生活习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有效预防DVT发生。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深静脉血栓;妇科腹腔镜术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60504.1656.016.html
腹腔镜以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妇科中应用广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并发肺栓塞,危及生命[1]。系统健康教育是一类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解决患者现有或潜在健康问题的活动。通过积极引导,促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助于健康的行为、态度,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2]。本研究选取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分析系统健康教育用于腹腔镜术后预防DVT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纳入标准:(1)行腹腔镜全麻手术;(2)无糖尿病病史;(3)无血栓病史;(4)同意试验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2)不稳定高血压;(3)重度贫血;(4)凝血功能异常;(5)疑似已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其中:小学及以下15人,初中17人,高中28人,本科及以上20人;年龄30~58岁,平均48.12±6.23岁;发病时间6~9 d,平均8.02±2.34 d;子宫肌瘤28例,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例,子宫腺肌症13例。观察组80例,其中:小学及以下16人,初中19人,高中26人,本科及以上19人;年龄32~59岁,平均49.95±6.67岁;发病时间5~10 d,平均7.24±2.13 d;子宫肌瘤25例,生育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例,子宫腺肌症11例。2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文化程度、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3]。
1.2.2观察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
1.2.2.1入院评估责任护士了解并评估患者对腹腔镜术后DVT的认知程度,再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术后预防DVT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患者参与的积极性。
1.2.2.2术前教育采用口头、健康册子、图文录像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1)术后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作跖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不能主动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4]。(2)辅助措施:在患者活动时鼓励其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或下肢间断性的气囊压迫,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静脉瘀滞,但要注意弹力袜大小合适,过紧反而促进血栓形成。(3)饮食干预:应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的腹内压增加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6]。(4)生活习惯干预:吸烟者劝其戒烟,以防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少量饮酒有活血作用[7]。
1.2.2.3术后教育责任护士参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休息、锻炼等过程,针对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予再教育,不断加深记忆。DVT治疗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应认真观察对比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隔天测量一次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让患者了解腹腔镜术后DVT的严重性,增加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
1.2.2.4出院前教育在出院前1天责任护士详细了解并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知识再次讲解,强调院外保持正确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1.2.2.5电话随访出院后专业护士每周1次电话随访,提醒患者若有如上不适症状马上就诊。早期发现,及时进一步的治疗。
1.3评价标准自行设计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表,包括疾病知识、症状观察、术后早锻炼、穿弹力袜、饮食和生活习惯。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8]:“非常不了解”计1分,“不了解” 计2分,“一般了解” 计3分,“比较了解” 计4分,“非常了解” 计5分。得分越高说明DVT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越好。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调查,向每一位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与内容,调查过程保持客观。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患者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情况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发生率(P<0.05)。
3讨论
随着腹腔镜术在妇科的广泛应用,DVT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女性盆腔的解剖因素、长时间卧床、术中输血或使用止血药等因素均易导致妇科腹腔镜术后DVT的形成[9],尤其在术后早期是DVT的高发阶段。目前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尤其在DVT形成前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
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医护人员处获取更多的疾病认知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传统的健康教育多采用口头和简单知识灌输形式,往往不能充分调动患者学习积极性,记忆不深刻持久,效果不够理想,存在盲目性与随意性。系统健康教育在原有健康教育基础上旨在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对个人治疗与护理的主动参与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能够使健康教育效果达到最大有效化。结果显示,系统健康教育在干预前,患者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情况不乐观,提示护士应加强对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尤其是DVT的基本知识、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等,让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以入院评估、术前教育、电话随访等一系列连续的阶段护理干预制成一个详细的计划表,为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明确规定具体时间和内容,可依据计划表进行全程、连续、动态、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在术后出院前1天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未掌握的知识进行反馈和再教育,形成发现问题、教育、反馈、再教育、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大大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系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对DVT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也利于患者对自我症状的观察和自我行为的管理,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明显降低了DVT、下肢疼痛或肿胀、浅静脉曲张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可激励患者的参与性,使其主动发生行为的正性改变,从而能更好地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国英.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7-9.
[2]王海荣,郑淑梅,杨秀兰,等.系统健康教育对PCI术后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1(35):3247-3248.
[3]王景玲.9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4):320-321.
[4]李加平,高茜,沈芳,等.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28):2680-2681.
[5]陈殷琴,郑婉婷,陈国珍,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3):273-274.
[6]邵常雪.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16-17.
[7]KAMBAYASHI J,SAKON M,YOKOTA M,et al.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during surgery,analyzed by molecular markers[M].[S.l.]:Thromb Res,1990:60-157.
[8]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结合PDCA循环在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2014,30(20):30-34.
[9]李丽军.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4):465-467.
[10]屈新云.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158-160.
Efficiency of Health Education on Decreas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
LIANG Yuying
(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ongzuo City, Guangxi Chongzuo 532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ic health education o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 Methods:160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8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ic health education. The knowledge mastering level of DVT prevention and the incidences of DVT, lower extremity pain or swelling and varicose vei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knowledge mastering level of DVT preven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which included disease knowledge, symptom observation, early postoperative exercises, stretch socks, diet and lifestyle habits. The incidences of DVT, lower extremity pain or swelling and varicose vein (2.5%,3.8%,2.5%)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8.8%,15.0%,11.3%),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systemic health education can make patients self-consciously adopt healthy behaviors. Therefore,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VT.
[Keywords]systemic health educa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6.03.020
(收稿日期:2015-11-05)
E-mail:liangyuying137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