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尉君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郝尉君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中财经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校企合作实践,对现阶段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弊病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按照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方面所给予的指导和建议,联系当前实际,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财经类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财经类;校企合作
近年来,教育部明文规定,各大学应当根据市场规则及教育规律的要求,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财经类专业有着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但是怎样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1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特点
1.1.1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分析
①文科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后,就业范围广泛,服务对象多样;②毕业生应学会处理复杂多变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尤其重要;③财经类专业岗位普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
1.1.2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特点
①无法与工科专业相比,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只能通过工作任务的引进来达到目的;②大多数工作目标都能够在学校实现,少部分工作需要在校外;③合作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工作经验中得到锻炼;④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投入远远少于工科类的投入;⑤在真实任务方面,体现出分散性的特征,很少有任务是聚集性的;⑥很多校企合作项目有较强的时效性,合作时间较短,合作结束时间一到便宣告终止。
1.2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2.1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率
借助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使其在实习阶段便拥有企业单位所要求的工作经验,提升其就业率。
1.2.2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通过顶岗实习与工作实践,在校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真正提升实践能力。这一过程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社会人”。
1.2.3有利于企业减少人力成本投入
借助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高校将财经类专业人才,比如:出纳、会计、销售等,定制给相关企业,企业安排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训实习,如此便能够极大地减轻企业的人员培训负担,提升企业的效益。
1.3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三种:一是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二是与其他机构,如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事务所,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合作办学的模式;三是综合模式,主要指职教集团、政校企、产学研等模式。
2.1校企合作制度缺失
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发挥其主导、协调作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
2.2校企合作动力失衡
适合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从业经验,还要求其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行业认知等能力,并且工作任务还涉及到公司的机密,所以说,设置实习岗位不仅不能给公司带来额外的效益,还会增加管理负担。这就使一些企业失去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2.3校企合作空间有限
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的项目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邀请企业中的专家到校指导教学、派送学生去企业实习、在企业中建立培训中心;二是企业从学校获取技术指导建议和相关服务、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给学生传授工作技术经验;三是合作办学,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2.4校企合作岗位少且匹配度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众多,没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另外,行业的垄断性导致决策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合作。
第一,建立互助合作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的高层专业人员到校指导或者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派送优秀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技术指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第二,建立订单培养机制。将职业要求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学校培养的专一性,并且能使学校、学生、企业都满意,是一种最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
第三,建立项目开发机制。积极寻求共同的合作机遇,以项目开发为基础,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共同实现校企的合作项目开发。
第四,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活动的开展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性要清晰;②要注意合作的复合型要求;③把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④注意突显企业元素、教学元素、文化元素。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2]吴松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分析——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
[3]孔德兰.会计专业群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5).
[4]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14(7).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66
[中图分类号]G712;F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241-01
[收稿日期]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