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发展趋势

2016-07-02 10:05吴红霞王艳红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1期

□文/吴红霞王艳红(.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河北·唐山)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发展趋势

□文/吴红霞1王艳红2
(1.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

[提要]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为更好地促进未来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实施,从文献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内部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并从国家政策支持、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等方面阐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创新创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0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本科人才的规模与质量,因此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本文阐述了国内高校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来源,时间跨度为2005~2015年,通过主题词按照“创新or创业and本科人才and培养”检索式进行检索,并对一次检结果进行去重及剔除相关度不高的文献后,共获取相关文献975篇。本研究即以这975篇文献为基础,分析研究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我国的进展。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年代分布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近10年历程中,文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5年的研究量达到了总数的67%,而且今年更是再创新高,达到169篇。说明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逐年提高,人们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再停留在传统思维层面,而是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的需求,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鉴于研究仍在继续,但从近几年的发文趋势来看,可预测2016年的总发文量仍将继续增长。(表1)

表1 近10年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研究文献汇总表

(二)学科分布。从学科分布看,该主题研究的学科主要集中于应用与高等教育(802篇)、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39篇)、机械工业(38篇)、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25篇)、外国语言文学(25篇)、无线电电子学(25篇)、会计(24篇),这一学科分布结果不仅反映了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同时也反映了大学各个学科领域都很重视人才培养,在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环境氛围下,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培养方式和途径。

(三)研究内容分布。通过对所有文献的整理汇总,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实践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相对完备的培养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这五种培养模式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各大院校在参考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院校实际情况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之路。浙江大学着眼于“时代高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等多视角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山东大学于2002年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倡导实施学生“三种经历”教育,于2008年进一步将其总结、拓展、提升为“三个相跨、四种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三跨四经历”。江西财经大学把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潜能上,这种素质与潜能可表述为:“信敏廉毅”的素质+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本领和创造业绩、追求成功的信念。

2、以国外研究为基础,对其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并提出适用我国的培养对策。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长,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他们主要从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项目、高校科技园、导师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耶鲁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博雅和专精相结合的哲学理念、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文化品性、学科和技能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严谨和自由相结合的民主氛围。国外成功的培养模式对于我国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以学科要求为基础,依据学科特点,提出创新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学科培养需求,专家学者根据学科要求、学科目标、学科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刘广林等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课程结构、培养途径、管理运行机制及教学组织形式。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依据“情景”、“协作”、“会话”和“资源”等所形成的学习环境,通过认知实习、模拟实训、商务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使学生既掌握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又培养学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其他不同角度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展开了研究,例如基于某种理论、地区发展特殊需求、某种目的等的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经研究,对当前开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难题展开研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研究等,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基础。

三、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为教育指明培养方向。习近平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理应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已经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到了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之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有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为顺应时代需求,各高校尝试展开各类创新型教育培养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实践经验。例如四川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力。一是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实施了高水平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三是推进了非标准答案考试、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四是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教师队伍和创新创业实训体系。

(三)各项创新创业活动适时开展,极大地带动学生的热情和激情。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组织各项活动,即为高校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也极大检验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带动了学生的热情和激情。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高校创新研究的方向,目前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各界已逐步意识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而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和机会,搭建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提供实践操作的空间和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宪华,王建立.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山东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 2.

[2]张家勇,朱玉华.耶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2. 10.

[3]刘广林,于长志.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 4.

基金项目:2015年华北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Z1527-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