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饮食与运动行为比较研究

2016-06-27 02:14李凤英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大学生

李凤英

(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饮食与运动行为比较研究

李凤英

(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饮食与运动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饮食有规律、每天吃早餐、饮水5~6 杯/d的报告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吃蔬菜≥250 g/d,喝牛奶1~2 杯/d,吃油炸食品等人数要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77.9%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运动减肥,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高32.0%。能够有规律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占83.3%,从事课外学习>4 h/d的占38.4%,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低24.9%,说明大学生不良饮食与运动行为专业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为高校教育、卫生及相关部门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行为;运动行为;比较研究

不良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潜在或直接因素。科学研究表明,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等疾病与日常的不良饮食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1-2]。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栋梁之材,肩负着为社会做贡献的重任,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调查,大学生中有不良饮食与运动行为的现象并不鲜见[3],这是影响他们健康的直接或潜在危险行为因素。因此,为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减少潜在的健康隐患,本文选取湖北5所高等院校926名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饮食与运动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与对比研究,找出差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抽取湖北工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和江汉大学共5所院校的926名大学生(不包括医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其中体育专业占51.7%,非体育专业占48.3%;体育专业男生占53.0%,女生占47.0%;一至四年级分别占26.5%、29.0%、25.1%和19.4%;来自农村的占62.4%,城市的占37.6%;独生子女占34.7%,非独生子女占65.3%;非体育专业(不包括医学专业)男生占47.2%,女生占52.8%;一至四年级分别占28.2%、26.2%、25.3%和20.4%;来自农村的占61.7%,城市的占38.3%;独生子女占36.2%,非独生子女占63.8%。具体构成特征比较如表1,其中()内数字为构成百分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性别、年级、生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两组均衡可比。

1.2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与健康有关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程》、《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与健康》等专著8本及近10年与饮食、运动相关的期刊文章119篇,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表1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构成基本特征比较

1.2.2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问卷是在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青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 Questionnaire,YRBSQ)[4]以及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2010)部分内容基础上,结合湖北高校大学生饮食和运动行为特点编制而成。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和运动相关行为。其中,超重或肥胖的衡量依据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判断标准: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 kg/m2≤BMI<24 kg/m2为正常;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5]。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为确保问卷内容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先后咨询、走访本专业的6位有关专家,经反复修改与完善,得到专家的认可后修订成稿。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信度法,求得相关系数r=0.76,可信度较高。问卷由笔者于2014年12月亲自发放与回收,调查过去六个月以来大学生的饮食与运动行为状况。共发放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6份,有效率达92.6%。

1.2.3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分别与他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与运动行为状况,并对不良饮食与运动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9统计软件,使用常规的描述统计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饮食与运动行为状况。

2分析结果

2.1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比较

首先,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饮食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饮食有规律、每天吃早餐、吃蔬菜≥250 g/d、喝牛奶1~2 杯/d和饮水5~6 杯/d的报告率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饮食更有规律,每天吃早餐和饮水5~6杯/d的报告率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分别高13.0%、10.8%和22.4%;他们每天吃蔬菜≥250g/d和喝牛奶1~2杯/d的大学生比例(48.2%和55.5%)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58.4%和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表2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的比较

注意()内数字为报告率(%), *P<0.05,**P<0.01。

2.2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的比较

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表3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非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总体上要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特别是他们经常“吃油炸食品”、“吃方便面”和“喝可乐等汽水”的报告率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分别低18.3%、13.3%和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表3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的比较

其中()内数字为报告率(%),*P<0.05。

2.3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减肥及其相关行为比较

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减肥及其相关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感偏重或肥胖的,体育专业占25.1%,非体育专业占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这些人群当中,有51.7%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减过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减肥人数占55.0%。根据对大学生减肥行为的调查,通过运动减肥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比例(77.9%)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通过控制高能量饮食和依靠催吐减肥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分别高12.8%和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此外,依靠节食这种非健康减肥方式减肥的大学生在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中还占有一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表4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减肥及其相关行为报告率的比较

其中( )内数字为报告率(%), *P<0.05,**P<0.01。

2.4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及静态休闲娱乐行为的比较

最后,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及静态休闲娱乐行为进行比较,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有规律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及课外锻炼≥3 次/w、锻炼时间≥30 min/次、从事中等强度运动≥3 d/w及进行大量出汗的运动≥1次/w的报告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在静态休闲娱乐行为方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学习>4 h/d(63.3%)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其中( )内数字为报告率(%),* P<0.05,** P<0.01。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要好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特别是一日三餐饮食有规律和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不仅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还显著高于程谦等[6]、王国基等[7]及曹蔚等[8]的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相对较为乐观。这可能主要与他们高能量的消耗需要和对高能源物质进行补充的专业的技术特点有关,因而大多数人能够坚持吃早餐,做到一日三餐饮食有规律,同时也较注重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取和水等运动饮料的补充,以防脱水。但对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牛奶以及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等的摄入量相对不足,其报告率要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访谈结果基本吻合。

调查结果还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总体上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这可能与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运动营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懂得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如油炸类、汽水可乐类等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有关[9]。相比而言,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更令人担忧。他们在选择食物时,主要考虑食物的口感,至于食物的营养,则较少考虑;其次,还考虑食用的方便性,以节省时间。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比较淡薄。

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饮食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饮食观、饮食营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倡饮食种类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合理化,保持营养均衡,促使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增进健康。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及饮食卫生知识的普及与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公选课、健康咨询、科普知识橱窗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适时教育与监督,促使大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远离垃圾食品。

减肥应讲究科学,如果一味追求美感、忽视健康,并依靠不健康的减肥方式减肥,或者在原本并不肥胖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减肥的话,必然会导致营养失衡,损害身体健康。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减肥行为占主流,但仍有部分同学在采用非健康的减肥方式减肥,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主要与体育专业大学生认识并体验到运动增进健康、运动减肥的效应有关。据访谈,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健康减肥知识,尤其是女生在追求苗条与美的心理驱使下,不少人存在盲目跟风减肥的误区。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全校普及相关课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肥胖观,纠正各种错误的减肥方法,让学生了解肥胖的多种衡量标准和测量方法,以便能够根据自身体重及体脂百分比判断自己的营养、健康状况,从而正确地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肥;另一方面,教育大学生只有采用科学健康的减肥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其中,作为减肥主力军的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是科学减肥教育的重点。

对照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 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强度以上,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较为乐观,尤其是锻炼强度的报告率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令人堪忧,特别是静坐休闲娱乐行为。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调查结果显著高于周月芳等[10]的调查结果,与王曙燕和魏秀燕[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与大学生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应对大学生,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首先,应该加强饮食、运动与健康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与运动技能。其次学校负责教育管理的部门应与体育院系、校医院联合组建健康管理中心或运动处方室,专门针对不同学生的健康状况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负责相应的指导与监督。此外,学校还应着力改善场地设施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锻炼兴趣与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谭晓云,李宁燕,郭源,等.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1):13-15.

[2]寇丽霞,乐丽珍,邱联群.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饮食嗜好差异的规律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7):3247-3249.

[3]袁月.中国15所大学调查显示:50.2%的大学生运动不足[EB/OL].(2012-03-16)[2016-03-28].http://www.chinanews.com/jk/2012/03-16/3749769.shtml.

[4]Eaton D K, Kann L, Kinchen S,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 United States, 2009[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Surveillance Summaries, 2010, 59(5):355-369.

[5]李凤英,汪晓琳.大学生饮食与运动行为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22-825.

[6]程谦,和光磊.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4):103-105.

[7]王国基,欧柳芳.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良饮食习惯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135-137.

[8]曹蔚,姚鑫,王瑛.贵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5):116-120.

[9]张仁庆.远离有害饮食[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10]周月芳, 朱佳珮, 彭宁宁,等.上海市大学生日常饮食与运动状况[J].中国校医,2007, 21(1):1-3.

[11]王曙燕, 魏秀燕.大学生日常饮食与运动状况调查分析[J].兵团医学,2009(1):53-55.

(责任编辑:张凯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et and Exercise Behavior Between PE Majors and Non-PE Majors

Li Fengying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questionnaire, the majors’diet and sports behavior for P.E. majors and non-P.E. on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P.E. majors’ regular diet, eating breakfast and drinking 5 to 6 glasses of water per da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P.E. major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fewer P.E. majors who ate at least 250 g of vegetables, 1 to 2 glasses of milk per day and fried foods,etc.than non-P.E. major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values < 0.05). About 77.9% of P.E. majors lost weight mainly through sports, which was 32.0% higher than non-P.E. majors. About 83.3% of P.E. majors could stick to regular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s, and 38.4% of them studied at least four hours every day after class, which was 24.9% lower than non-P.E. majors’.The abo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 majors and non-P.E. ones were significant. Hence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o as to 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ective solu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health,and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diet behavior; exercise behavior; comparative study

收稿日期:2016-03-11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532);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度中华孝文化研

作者简介:李凤英(1972-),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3-0114-05

究中心开放项目(2014K03)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