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创新*

2016-06-25 03:06廖启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教学高校

廖启云,李 霞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

浅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创新*

廖启云,李霞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教育方法论,结合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介体、教育载体五个方面上进行创新,提升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互动教学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5.017

2013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提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

高等学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更应该发挥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通过教育渠道的“拓宽疏浚”,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钱穆曾说过:“中国文化是世界延绵最久,扩展最广的文化,至于五千年来,不断延绵,不断扩充的历史事实,便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优异价值。”[2]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以澎湃的生命力傲立世界文明之林,必然有其异于其他文明的特质,也就是钱穆先生所谓的“优异价值”。这种“优异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而且体现在与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吻合。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教育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释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宏大文化体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学界有多种表述。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概述。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待个人修身方面的一个基本精神。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积极倡导并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论语》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描述。亚圣孟子则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国家强盛时期,还是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曾激发过民族斗志,培养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

2.贵和持中的和谐观念。“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尚书》,如《尚书》中就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的记载。“和”文化不仅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始终,也是影响历代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原则。“和”是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追求。

《中庸》对“和”有着精要的概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文化将自然万物看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力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方面寻求和谐统一。

3.一以贯之的爱国精神。中国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从战国时期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表现出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的朴素爱国主义精神。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血脉,践行着爱国主义理念。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于谦为了国家存亡、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精神使明朝延续了两百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守卫海防。每当我们的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就会有大量的爱国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牺牲奉献精神“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容和形式,她带领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爱国主义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

4.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为公”这一道德规范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以公义胜私欲,注重社会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源远流长、震古烁今的优秀理念,同时对于如何践行这些理念,如何达到“仁、义、礼、智、信”,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达到“君子”的要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方法论思想。

1.知行合一、学思并重。中国历史上大凡杰出人物无不注重身体力行、坚持知行合一的人生基本原则。《左传》中就有“行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提法。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则将“知”与“行”进行了深入的辨析,他在《传习录》中写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3]。陶行知先生在“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按照“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明确了学习、践行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关系,丰富了“知行合一”的内涵。

2.自查自省、慎独自律。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境中,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受教育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就是提倡自律。自律不仅是个人受教育的必备基础,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标志,是评定一个人道德层次的重要指标。 与自律相联系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一个人要有超人之才、成就超人之业,就必须要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大学》中写道:“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也就是无论在何种时刻、何种场合,都能够遵循道德原则,谨慎不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仅儒家有慎独的修养境界,类似思想同样存在于道家和佛家。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修心文化、道家提倡“无为而治”的修性精神,都是“慎独”在不同层次和语境中的具体表现。

3.潜移默化、环境塑造。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注意到环境在影响人身心发展方面的意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出发,古代教育家一向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选择环境作为修身的重要前提。历史上也不乏“孟母三迁”“千金买邻”式的佳话[4]。环境可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学习、认知氛围,而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而言,环境也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更好的参照和辅助,无疑减少了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二、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形式化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在多数高校进行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都存在教育内容形式化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对教学效果有着主导性的影响。但在目前传统文化的教学中,由于不少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是选修课,对于教师绩效影响较小。因此,一些教师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高度负责精神,使得传统文化教学成为任务型教学,导致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呈现出刻板化、脸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过分追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不足,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使得教材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现状,使学生在学习时没有针对性的目标,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育形式单一化

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单纯的理论教学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抵触这门课程。长此以往,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又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下降,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大学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载体,很多大学校园内成立了多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例如“诗词社”“书法社”等,这些社团的出现,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客观上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社团大部分都是由大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自行组织发展而成的,学校组织和教师引导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而且社团的发展与传统文化课程没有有效结合起来,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反应平平;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而学校、教师往往静坐旁观。这种不相互动的情况,也削弱了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目标功利化

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学生在父母的“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期望和教导中长大。不少大学生把读书求学与个人、家庭的荣耀等同起来,也有不少教师不断强化学生关于学习至上、考试优先的“唯分数论”思想。在“唯分数论”思想指导下,不仅教师把分数越高则能力越强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用人单位也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学历而轻视实际才华的倾向。在这种内因催化与外因引导的环境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唯分数论”“唯就业论”的思想,对有利于提高成绩、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课程就认真学,这也就是近年来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在高校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相比较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未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从心理上也不够重视。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演讲中强调:“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5]应试教育的恶果,不仅仅是培养了一批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毕业生,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大学教育中本应存在的对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如何适应社会、适应文化语境。因此,培养大学生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同样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关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在很多高校不被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远远没有达到系统性和规范化,因此我们才看到很多大学生进入社会时的不适应,看到诸如马加爵、林森浩等价值观扭曲的学生对同学、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

三、全面创新渠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要走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回归传统文化人格塑造的本源,引导大学生将传统文化理念与学习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格的升华。这就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教育介体、教育载体五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中,教育内容创新是基础,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形式创新是手段,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保障;教育环境创新是保障,是教育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教育介体创新是深化教育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教育载体创新是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依托。

(一)教育内容:丰富内涵,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资源,还有很多外化的载体,不仅仅包括文学、礼仪,还包括基于传统文化衍生的建筑、书法、音乐、武术、曲艺、节日、民俗等。

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次分明、更富立体感。因此,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要利用课堂进行理念传播外,还应当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辅之以其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活动,使传统文化理念更为形象化、更易为学生认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方法论思想;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名胜古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开展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经典名篇吟诵、专题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得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洗礼中接受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二)教育形式:互动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热情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将教育主体(教师)与受教育主体(学生)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教学成为动态的教与学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的相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存在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的互动,还应该存在着被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要加大互动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互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入耳、更能入心。互动的方式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成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紧密的社团或协会,如诗词协会、礼仪协会、民族曲艺社、传统武术协会等。学校要鼓励教师将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社团等学生组织为载体,通过邀请社会相关专家讲座、社团内部讨论学习、社团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对社团内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活动的趣味性,使更多的大学生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教育环境:营造氛围,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课堂授课外,也要注重营造浓郁学习氛围。例如,班风、校风的建设,都能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而且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的共鸣,影响参与者情感,形成一种受教育者容易接受的“情境”以陶冶其性情。

环境的建设,除了客观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制度环境外,还应该结合当代媒体传播的特点,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参与度广泛的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高校可以打造虚拟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立网络学习阵地、学习讨论区;不断发布有关传统文化的理念以供学习,提出社会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现象,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开展线上讨论、线上竞答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增强虚拟文化传播平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四)教育介体:知行合一,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理念,更强调学习的目的应当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益。因此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6]。

要形成“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关键是要建立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的制度性保障。首先,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其次,要划拨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再次,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使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校日常工作,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人格养成教育;可以结合传统节日,例如清明节祭扫、重阳节敬老、端午节朗诵楚辞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例如通过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以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传统服饰展示、书法绘画大赛、传统礼仪展示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

(五)教育载体:与时俱进,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载体

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常规形式之外,还要结合目前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创新传播、参与形式,更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热情。

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当代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自媒体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时间规划。高校要主动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微信、微博,深入浅出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突破时间、地点、参与人数的局限,形成新的文化传播的渠道。

自媒体还有个特点是互动式传播,可以通过微信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示等形式,使大学生由传播的“受动者”转变为传播的主动者,更为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传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2] 朱美荣.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6:7.

[3] 谭秋浩.知行合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要义[J].高教探索,2015(9):121-122.

[4] 张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5(9):149.

[5]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82.

[6] 朱江鸿,廖启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4):107.

[收稿日期]2016-01-29

[作者简介]廖启云(1973-),女,云南西畴人,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5-0067-04

*2015—2016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项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SSKLZXKT2015031);2015年太原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青少年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及引导策略探析”(W20152005)之成果。

李霞(1986-),女,山西曲沃人,太原科技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教学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