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研究

2016-06-21 02:04王晓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绪幼儿

王晓辉



大班幼儿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研究

王晓辉

[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为此作了专门的表述。而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需要成人的帮助,更需要幼儿自身的调节,这就需要培养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营造开放、和谐的情感氛围,引入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提供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梳理提升调控情绪的策略等,在培养大班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方面成效明显。

[关键词]调控能力;情绪;幼儿

情绪调控能力是指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控制、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能力,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有比较激烈的情绪时,能在成人的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2]

幼儿期是情绪情感教育的黄金期,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使幼儿经常保持情绪愉快,做起事来充满信心,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强。反之,消极的情绪促使幼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失调,对幼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可见,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培养幼儿初步形成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言语具有自我调控功能,幼儿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言自语,到6岁左右会默默自语,幼儿内部言语的出现表明幼儿期已具备情感自我调控的心理条件和心理机制。[3]大班幼儿情绪情感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肤浅性等特点,情绪易波动,易受外界影响、易表现在外。[4]教师要抓住大班幼儿已有经验的关键,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引导他们在识别、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基础上,知道事件、心情、表情的关系,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尊重并鼓励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一、大班幼儿情绪调控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们首先确定三所幼儿园中三个年龄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的日常表现。共发放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汇总(见表1)。

表1 幼儿情绪调控能力问卷调查表(一)

从表中可看出,被调查的幼儿中,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易冲动的幼儿占76%,遇到疼痛或受伤时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占68%,活动情景发生变化时不能很好调控情绪的幼儿占80%,与人发生冲突后,不能调控好情绪的幼儿占80%,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情绪的幼儿占92%。由此可见,幼儿情绪调控能力较差,遇事易冲动,易受外界刺激及消极情绪的左右,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分析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家长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多途径培养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

(一)爱心融入,理解关怀——营造开放、和谐的情感氛围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情绪情感的重要保证。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节自我情绪的基础。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温馨、整洁、有序的生活和游戏空间,如在活动室设置“心情预报”的墙饰、“悄悄话小屋”活动区域等一系列环境,从心理上起到暗示作用,帮助幼儿保持明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建立融洽、互动、互爱的师幼关系,以关怀、接纳、尊重、共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感官仔细观察,注意每位幼儿的情感流露,了解他们的真情实感,用轻柔的话语、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与幼儿建立感情,给予幼儿自然的真诚和关怀,使幼儿产生一种被关爱的心理感受,为实施情感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兴趣引导,注意转移——引入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时,画画可以舒缓情绪,绘画的过程也是发泄不良情绪的过程。绘画作品可以反映绘画者当时的情绪,尤其是针对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心情的幼儿,教师设计了“画心情”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表达心情,初步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育形式,从幼儿兴趣入手,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物、人物形象及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辨别不同表情。如游戏“情感照片排队”“半边脸”“情感之声”“化妆舞会”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

幼儿的注意力相对较弱,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当幼儿对某一事件具有不良情绪反应时,教师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当某位幼儿正为不良情绪所困扰而无法解脱时,教师采取转移注意的方法:“南南,你听这首歌是你最喜欢的,咱们一起唱好吗?”幼儿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教师经常在幼儿产生不良情绪时帮助幼儿把注意力转移到高兴的事情上,会使幼儿逐渐转移注意,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从而恢复平静的心态。[5]

对一些易受外界刺激、较敏感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做适当的情绪宣泄,如组织体育活动,投放拳击袋、橡皮玩具、沙包等。在“悄悄话小屋”与幼儿通过电话聊天、谈心,让幼儿把自己的不快、不满说出来,把烦心的事表达出来。面对个别幼儿的过激情绪,教师采用“冷处理”策略,也可帮助孩子学习主动地控制情绪。除此之外,教师还教给幼儿语言调节的方法,如告诉幼儿,当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说“我不打人”“我不扔东西”“我应该高兴起来”等内部言语,从而恢复平静,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

(三)行为练习,强化实践——提供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

实践是提高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最好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较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幼儿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练习,并通过与孩子交谈、讨论、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互动,理解和体验他人的不良情绪,并帮助找出消除不良情绪的办法,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幼儿的情绪调控机制。[6]如在“我来这样做”“我来帮助你”“快乐小博士”“欢乐谷”等行为强化练习中,幼儿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发泄消极情绪,练习解决问题,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首先是鼓励幼儿尝试、探究,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帮助。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教师不再仅仅是争取及时解决纠纷而是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去解决,教师要多说:“你们自己处理,想想该怎么办?”教师还通过自我教育、讨论进行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如引导幼儿互换角色:“如果这个小朋友是我,我该怎么办?”此外,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实践活动让幼儿与自然、与真实的生活接触,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四)情景体验,归因诱导——梳理提升调控情绪的策略

情绪调控能力同知识系统和认知能力一样,是一种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策略,而又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强调感受、体验、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

在“心情俱乐部”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将喜、怒、哀、乐的表情赋予生命,利用拟人化的形象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认识表情,知道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与心情的关系,体验表情背后的心理状态。如“人什么时候会哭?”“他为什么笑得那样高兴?”“我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注重幼儿感受体验,并给予补偿性的教育。引导幼儿正确选择与社会行为规范相一致的宣泄方式。在“消气商店”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开商店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通过扮演牛大叔、小山羊和花蝴蝶等角色,在消气商店体验感受由生气到快乐的情绪转变,与同伴产生情感共鸣,共同体验不良情绪带来的危害。在参与情景游戏的同时,幼儿学会了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始终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表达的情绪体验不枉加评论,而是通过设置“冲突情境”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每个冲突情境出现后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及冲突双方都接受的对策,使冲突双方都能自觉地、心悦诚服地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去做。如引导幼儿讨论对冲突的看法,“我想玩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拿走,我该怎么办?”“好朋友生我的气了,我该怎么办?”“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批评心里不好受该怎么办?”经过多次“情境冲突”的讨论,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出调控情绪的策略,逐步学会宣泄情绪,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快乐地生活。

三、效果分析与思考

经过历时一年的实践研究,92名幼儿(8名幼儿在该研究期间退园)的情绪调控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2)。

表2 幼儿情绪调控能力问卷调查表(二)

被调查的幼儿中,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易冲动的逐步减少到4%,遇到疼痛或受伤时情绪不稳定的减少至20%,活动情景发生变化时不能很好调控情绪的减少至0,与人发生冲突后,不能尽快调控情绪的减少至4%,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情绪的占20%,减少了38%。可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及其外部表现,遇到外界刺激与冲突能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在生活中学会用这些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快乐的心态。

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所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仍需进一步重视与加强,并注重幼儿健康教育与各领域教育的有效整合,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桑标,陈琳.幼儿心理解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曾海霞.关于幼儿情绪商教育方法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6]李晓婷.引导幼儿调节不良情绪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1(21).

责任编辑:刘升芳

[作者简介]王晓辉,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天津300191)。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6)02-0061-03

猜你喜欢
情绪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