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研究

2016-06-21 02:04吴玫张华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协同发展高等教育

吴玫,张华



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研究

吴玫,张华

[摘要]高等教育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文章根据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通过与京冀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天津高等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2004年天津市继北京、上海之后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第三大城市。截至“十二五”末,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55.7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超过55%,其中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50.57万和5.14万,比2010年增长30.3%和25.4%,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到4,346人。毕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12.35万人和1.58万人,比2010年增长31.5%和37.8%。天津市目前共有高等学校55所,数量位于京冀之后,在全国居第8位;国家级重点学科59个,位于北京之后,河北省之前,在全国列第4位。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市很多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传统学科,尤其是一些重点学科的分布还主要集中在文、理科。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原有高等教育结构中传统学科集中、学科领域狭窄、学科力量分散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也正是由于我市高校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上的不足,在充分体现时代发展趋向的信息学科和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发展上的劣势,使得我市高校学科链与产业链的衔接错位。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天津要更多地着眼于结构优化、内涵发展等方面。

一、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分析

(一)高校设置、布局趋向合理

天津市共有高校55所,其中本科高校18所。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形成的第一高教区,以天津商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形成的第二高教区,以天津师大、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形成的第三高教区,以建设中的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形成的健康产业园区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以及8所高职院校在内的海河教育园区等形成了巨大的网状结构,使得天津市高校布局除去北部(宝坻、蓟县)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布局结构。

(二)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天津市高校重点实施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综合投资计划,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学科实力。经过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59个;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1个;增设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5个。我市普通本科高校共有专业269个,新增设专业布点183个,专业布点数达到1042个。

(三)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11个,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7项,累计完成市级科技成果6435项(见表1)。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稳步推进,建立高校智库32个,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表1 “十二五”期间天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情况

数据来源:《2010-2013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tj.gov.cn,2015-2-9。

(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7个。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8门。建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实施434项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所学校的3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立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实施人才培养新模式,受到教育部肯定。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所高校获批首批实施单位。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落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天津市普通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8个慕课教学试点项目列为本科教改计划重点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批国家级项目1916项,遴选市级项目1052项。建立健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市、校、院系三级督导机制。开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成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设市级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56个。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遴选8所高校为试点单位,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14项。“十二五”期间,134个一级学科参与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平均排名百分位位居全国第7,其中45个学科排名全国前10位,4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与比较

(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但内部差距显著

截至2013年,京津冀普通高校262所,占全国的10.52%。不过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更为突出,共拥有10所985高校,占全国的25.64%;211高校30所,占全国的26.72%。其中北京拥有211高校26所,为全国之最。

北京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有关部委与北京市合作,规划兴建了“八大学院”,毗邻“八大学院”,先后兴建了北京师范大学新校园、北京政法学院、中央财经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学校。这一大片新建的大学城,加上两边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中央体育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尤其是加上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的院部和科研所,构成了北京地区气势宏伟的“科教区”,奠定了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北京市又在昌平区沙河地区和房山区良乡地区建设两个高教园区,使得北京的高等教育布局更加完整。河北省共有高校110所,主要集中于石家庄、保定等地,2002年投入使用的廊坊东方大学城一期工程,吸引了北京十几所大学的入驻;2005年保定建立了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08年黄骅市建立了交通大学滨海学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1]

但是京津冀地区内部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详见表2)。首先,从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高校数来看,河北省不足北京、天津的二分之一,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内部差距显著。其次,北京、天津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而河北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优质资源明显缺乏。再次,从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重点学科、二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的分布情况(详见表3)来看,京津冀地区有一级重点学科105个,二级重点学科153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6.71%和22.60%。北京、天津和河北阶梯状分布态势明显。以一级重点学科为例,北京、天津几乎囊括了京津冀区域所有的重点学科,河北省仅有一个,天津的数量也只有北京总数的1/7。总体来看,优质的高校资源,奠定了京津冀地区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为京津冀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但在整体较强的科研实力背后,河北明显处于低洼地带,与北京、天津在优质教育资源上有一定的差距。

表2  2013年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单位:所

表3 京津冀地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分布单位:个,%

(二)区域科技资源丰富,分布不均,资源配置呈互补态势

良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人才和技术研发中心。据《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3年京津冀三地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分别为380、58、76家,占全国的14.08%,其中北京一地就占全国的10%。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集中,但分布不均衡。北京市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占全国的26.35%,分别是天津、河北的10倍和8倍;其中博士毕业人员数量占全国的将近一半,是天津的44倍、河北的75倍。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的R&D人员分别为72619人、22827人、21274人,占三地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2.13%、48.44%、21.05%,河北省的比例偏低,表明高等教育从业人员中具有研发能力的人员偏少;从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数上看,北京是天津与河北的2倍多。

从R&D经费内部支出上看,北京是天津的2.8倍、河北的4.2倍;资金来源北京以政府投入为主导,这与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中心”,承担较多的国家战略性项目和政府项目有关。从R&D经费内部支出执行单位的分配比例看,由多到少排序,北京是“研产学”,天津是“产学研”,河北是“产研学”,反映了产学研各创新主体在各地的研发实力与地位。三地分布各异的研发资源结构,为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从R&D经费内部支出活动类型看,北京市更偏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分别超过10%和20%,这与北京的“科技中心”定位相符,北京的R&D投入结构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比较而言,天津、河北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普遍偏低,两地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足5%,应用研究投入占比不足13%;对试验发展的投入,天津、河北占比均达到80%以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该项占比都过高。有研究称,当代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三类研究的比重大概为:基础研究占10%~15%,应用研究占25%~35%,试验发展占60%~70%,[2]照此,京津冀乃至我国的R&D投入结构则存在很大问题。区域R&D三类活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地区知识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能力。

据《2014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3年,北京的专利授权数达6万余项,是天津的2倍多、河北的3倍多,其中发明专利约2万项,是天津的6倍、河北的10倍多,与2012年相比,天津、河北与北京的差距还在拉大,说明北京比津冀两地有更强大的原始创新动力和能力。

2013年,北京技术市场成交额达2851.7亿元,是天津的10倍、河北的90倍,占全国的38.2%。与2012年相比,京津的差距在收窄,而京冀的差距较上年扩大了20多倍,这一方面意味着北京技术资源丰富,且向着京津的技术创新资源聚集还在继续,技术研发水平拥有绝对优势,京津冀三地之间收敛差距、均衡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显示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得以彰显。从技术市场交易方向上看,除河北外,京津均为技术输出合同额大于技术吸纳合同额,属于技术供方市场,而河北相反属于技术需方市场(引自《2014年全国技术统计年度报告》)。这种供需特征与各地企业内设有的研究机构数和研发活动数有密切关系。注重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和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将增强企业乃至地区的创新能力。

(三)京津冀协同创新受到行政区域本位主义的制约

行政区域本位主义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必须越过的最大障碍。京津冀属不同行政区划,既无统一管理机构,也无统一财政支撑。目前,政府部门职能界限、行政区划壁垒造成了京津冀教育的封闭办学、教育资源使用的画地为牢,相互之间缺少准确反映基层迫切需求的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关心参与的推进氛围和区域大环境。由于各自为政,区域内招生协商、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利用、产学研联合等方面的政策存在很大的差异,协同发展仍未形成利益互惠驱动机制;京津冀间达成的许多教育合作协议和共识也没有得到实质性落实,对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产业发展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如何将独立的行政主体统一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跨越各自权力和利益的门槛,是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首先面临的严峻考验。

三、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与天津市发展的对策

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

(一)成立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促进委员会

成立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促进委员会,承担三地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下设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就合作的相关问题开展工作。该机构可就三地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体把握,统一规划,并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高校的层次、种类进行统筹,最后形成决策规划。作为三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目标,因此,天津市应充分利用这次发展机遇,促进京津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抓住重点,实施协同突破

围绕京津冀各自定位和产业、技术发展重点,尤其是各地区的支柱产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利用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主体,与区域内产业及企业对接,确定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合作打造一批创新高地,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技术领先、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孵化器、研究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基地,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高效的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京津冀三地合作,要加快共同推进区域教育、科技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开发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协同共享的激励机制。整合区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交易市场、专利数据库等部门涉及科技研发与应用的信息,建立开放透明的区域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促进产学研的精准结合、合作与转化,提高研发与转化效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四)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资源的流动

通过制定教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三地教育科技创新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研发,共同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和创新体系。北京高校重点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成为高端创新中心、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高端技术研发中心,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天津高校以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为重点,支持高水平现代化制造业和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河北高校要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示范推广,形成一批孵化转化中心。同时,加快推动三地高校建立创新联盟,由政府引导,以具有研究和技术人才优势的院校、重点学科、研发中心牵头,组成合作团队,在一批重点技术领域实行联合攻关,“大兵团”作战,以实现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突破。

(五)整合区域优势教育资源,建立区域产学研协同培养高端人才基地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原有的条块行政分割,建立开放的区域教育和科技合作创新机制。制定、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体系,实现优惠政策和标准的区域统筹,充分引导和发挥北京教育、科技和高端创新资源聚集优势的辐射作用,打破院校界限、产学研行业界限,以尖端科研项目为目标,以博士点或博士后工作站为培养基地,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和项目攻关,或建立区域高校人才流动合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支撑引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以自主创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探索区域协同发展。

(六)明确高校定位,加强基础课题规划,鼓励产学合作基础研究

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明晰各地区高校的分层定位,减轻地方高校基础研究的负担,加强高校学科设置以及研究开发活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同时,高校加强基础课题规划,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试验开发的系列研发课题项目。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研活动的基础,它为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再由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技术成果或专利项目。理论上,基础研究成果越多,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成果也将成倍数增加,有研究表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综合能力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企业处于技术应用的前线,因而对某些基础研究的潜在应用前景最敏感,也最能把握基础研究的研究方向,因此国家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有研究基础的企业设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或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在大学设立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共同培育人才。

(七)加强地方高等学校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区域一体化,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地方高校应抓住时机,加强与区域其他高校以及企业的联系合作,借力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努力成长壮大,扩大疆域,以图在高等教育服务分级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兴国.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5.

[2]苏开源.(基础应用开发)三类研究的稳态比例结构和黄金分割律[N].科技日报.1998-1-3(2).

责任编辑:刘升芳

[作者简介]吴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张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天津300191)。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6)02-0031-04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协同发展高等教育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设备结构方案评价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基于部件替换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计算机防火墙防护技术探究分析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