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 刘云生
名师思考的“五常态”
◇特级教师 刘云生
最近,再次翻阅笛卡尔的《方法论》时,20多年前在“我思故我在”旁边批注的一句话“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像那样的人一样去思考”,竟让我有触电的感觉。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批语,研究走向教育金字塔顶端的教师,还真有点儿道理。名师、大师都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思考常态呢?一位普通教师要想成长为名师,一般名师要想成长为大师,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思考常态呢?这里我概括成“五常态”,与广大教师一同追问、探讨和求证。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有一个最根本的目的,那就是追求幸福,否则所做的事情将毫无意义。当然,这个幸福是广义的,既包括“立己”,让自己幸福,也包括“达人”,让他人幸福,让子孙后代有福可享。而教育,说到底就是增强、提高人追求幸福的意识和能力的事业。名师之“名”,不是虚名,幸福是其实质的内涵之一,也就是说名师是“立己达人”的人,其自身也应该是幸福的。这个幸福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为支撑,但更重要的、值得一辈子享用的则是精神的幸福。为此,名师应该常常想:什么是幸福?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在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需要教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教育者如何享受教育本身的幸福?等等。思考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空对空地分析,也不需要闭门造车式的冥想,更重要的是作“日常嵌入式”思考。一是嵌入阅读之中思考,多读一些哲学著作、历史著述、名人传记、人学论著,对“人与幸福”作哲学思考。二是嵌入生活之中思考,多审视自己的生活,留意身边的生活,观察新闻时事,甚至选择一些典型的人和事作短期或者长期的研究,对“人与幸福”作现实考察。三是嵌入教育之中思考,多体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研究学生的成长历程,察看教育的真实生态,对“人与幸福”作教育学研究。有了这样一些思考和研究,逐步树立起名师应有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和世界观,营建起丰富而强大的精神世界,走向名师、大师之路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也才可能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人师”,而不会止步于“经师”。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名师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教育经历各不相同,所拥有的精神世界也不尽相同,学生受其影响也有所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让教育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意趣,让人类的幸福世界呈现出绚烂的色彩。
名师之“名”,不是名称之名,而是时代之名,也就是说,名师总是某个时代的名师,顺应了某个时代的诉求,解决了某个时代的教育问题,代表了某个时代的教育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是成不了名师的。唯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有成为名师之可能。春秋末期的孔子,唐代的韩愈,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等,概莫能外。正因如此,名师应该植根于自己的时代之中,不仅要常常思考教育的外围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使命是什么,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也要常常思考教育的内部问题——时代发展对教育有何影响和要求,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教育难题是什么,比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钱学森所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等等。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应找到教育的历史方位,明确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思考这些时代问题,既要从大处着眼,眼观八路,耳听八方,也要从小处入手,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一是从时代变迁思考师生关系。时代之变起于人之变,也表现在人之变。教师要多观察社会,多了解人的变化轨迹,根据人的诉求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来思考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比如,当今社会,人权和人的个性凸显,“师尊生卑”的关系就难以维持,“打骂教育”绝不能施行,“一个模子”要求所有学生更不现实,而必须建立起基于真心关爱和权利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通过平等对话、正面教育、尊重个人选择等方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二是从时代使命思考课程内容。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学生应该学什么,这始终是一个名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由于编写的滞后性、固化性和统一性,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而已。名师要常常思考,如何根据时代要求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比如,可在语文课程中开设 “网络语言”“网络作品”“优秀时文”等研究性学习专题。三是从时代要求思考教学方式。在汲取历史上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利用时代的技术进步,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开设网络学习教室,邀请学有专长的人和其他学校的优秀学习者到空间中来和本班学生交流讨论,“集天下可能的智慧育未来之人”。有了这些思考和探索,教书育人才可能是常教常新的事业,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也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具有时代之“名”的教师,继而成为具有时代之“大”的大师。
孔子说:“名正则言顺。”名师之名为“正”,即为正宗之意。也就是说,名师是正宗之师,必然深谙教育本质,并按照教育本质施教。这就要求名师常常思考教育的原点问题:什么是教育?为什么需要教育?教育的本质或者真谛是什么?如何实施教育活动?思考这些问题,一是要与先贤对话,在教育思想家文库中去寻找人类思考的足迹。举例来说,我就曾下了一番功夫,系统研究过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先花了两年时间研读《中国教育思想史》10卷本和一些参考书目,梳理出中国教育思想的脉络。接着,花了三年时间研读《世界教育名著通览》和《西方教育思想史》多个版本,梳理出西方教育思想的脉络。然后,将这两类书对比起来研读,“左手是苏格拉底,右手是孔子”,将两个思想史融贯起来,发现其内在契合线索和不同路径。二是要与同代人对话,这个同代人包括教育人和非教育人。我的实践体会是,和教育人商讨教育的根本问题,看似清谈,但受益无穷;和非教育人聊天闲谈,有时触及教育问题,有时不直接涉及教育问题,但无不感觉事事都是教育问题,用一颗教育之心去聆听各行各业的人谈论,往往有更广的视角,有出乎意料的收获。三是要与学生对话。学生是受教育者,身在其中,对教育有切肤之感,和他们聊教育、谈问题,所收获的将更多,也更鲜活。四是要与自己对话。如何看待教育的原点问题?名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不一般的思考。这些见解和思考,一定来自名师与自己的对话,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反复确认、怀疑、否定和认同。不少名师有写日记、作随笔、留课后记等习惯,这个记录和表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名师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名师之“名”,可作“名气、有名”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师乃闻名之师,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名的教师,有的在一校有名,有的在一县有名,有的在一市有名,有的在一省有名,有的在一国有名,有的在全世界有名。在哪个范围内有名,就应该是哪个范围内杰出的教师代表,其教育思想、实践和成就都应该是超群的。这就要求名师有开阔的视野,广泛了解本地、国内、国外的教育动态,常常作比较性思考:世界各地教育思想和实践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孰优孰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与他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什么不同?应该坚持自己的哪些教育思想和做法?应该向他人学习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在知己知彼、不断自我更新中,摘取名师的桂冠。对一线教师来说,其中的难点是掌握各地教育改革实践的进展情况。有几种方式可以尝试:一是浏览教育新闻,了解全球的教育动态,摘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订阅好的教学期刊,阅读最新发表的、有影响的教育类文章,并作学术摘要。三是进入电子图书馆,通过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与自己教育工作相关的前沿资料,并摘编成电子文档。四是进入网络搜索,整理一个全球名校、名师目录,为一些让自己很受启发的名校的名师建立档案库,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他们的改革发展动态,把他们作为参照系作比较研究。五是创造条件与国内外的教育家、名师建立通信联系,组建名师圈子,在与教育家、名师对话、交流及比较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名师之“名”,最重要的还在于教书育人有特别突出的成就,否则就会名不副实。换一句话说,名师这个“名”,要靠学生成长进步正名,学校、家长传名,媒体公众扬名,学术著作留名。这就要求名师用行动说话,将上述“四思”转化为教育教学行动的创新之思,并常常思考:怎样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怎样改革自己的教育行为?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怎样创新自己的研究成果?思考这些问题,要立足于自己从教的学校、班级和学科。一是在教育设计中创思。广泛收集所教内容的优秀教案和实录,反复审视过去执教时的教案和课后记,积极寻找更有创意、实效的教学方案。二是在教育情境中创思。将整个身心融入教育活动之中,用每一个触角去感受教育,在教育行进中思考教育,并把那些一闪之念、一点之思保存在记忆中,生成在教育活动之中。三是在教育回顾中创思。当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静静地想一想:哪些教育行动是值得骄傲的?哪些教育行动是值得改进的?假如要重新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会做哪些创意设计?会有哪些改进?这样不断地积累成功的教育记忆和想象,久而久之,必将成为梦想中的名师。四是在教育写作中创思。名师一定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思想要用文字来表达,这就涉及教育写作的问题,苏格拉底、柏拉图、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级的名师无一不在写作中创思,留下了不朽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望其项背,我们唯有接踵前行。在当代小语界也不乏这样的先行者,如李吉林、贾志敏、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等。
兰姆有一句话颇为耐人寻味,他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思考是塑造名师、成就大师的必修课之一。本文所说的“五常态”,不是一时之思、一处之思、一事之思,而是经常之思、宏大之思、深邃之思,考验的是人的意志,磨炼的是人的思想,砥砺的是人的行为。作为21世纪的大国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志向、这样的意志、这样的行动。常态坚持久了,也就不同寻常了。我坚信:每一个教师只要用心,都能够在“五常态”中创造别有风韵的教育成就,登临大大小小的名师之巅,其中也必将有更为杰出者成为大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