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
摘 要:在20世纪以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进行,不存在正式意义上的学前课程。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的颁布,使学前教育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并开始设置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正式课程。清末民初学前音乐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从“借学”到“布道”、从立意到践行、从“乐歌”到“乐舞演一体”的理念变迁与实践拓展历程,随着学前课程结构的不断优化,学前音乐课程亦随之不断完善。
关键词:音乐;课程设置;学前教育;清末民初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2-0114-07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故善为教者,必使举国之人,无贵贱无不学。” [1 ]“人群不欲进步则已,欲求进步,其必自儿童教育始。” [2 ]但我国的学前教育①虽早有“教子婴孩”、“圣功始基”之说,可在20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进行,不存在正式意义上的学前课程。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的颁布,使学前教育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并开始设置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正式课程。
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而“教育历史之变迁,以逊清之末民国之初最关重大” [3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制度化的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取得长足进步、继而不断发展的时期。本文试图以清末民初②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规为线索,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前音乐课程设置政策进行纵向研究,以期为当代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合理定位提供历史借鉴和行动建议。
一、从“借学”到“布道”:我国学前音乐课程的发端
“泰西蒙学,始于幼稚园,亦称察物学堂。” [4 ]早在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建立以前,西方传教士由于传教“布道”的需要,已在我国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并名之以“幼稚园”。这是“中国幼稚教育史中极大的关键” [5 ]。
1. “得其门而入”:西教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一直实行禁教政策,传教活动只能在澳门一地公开进行。随着鸦片战争军事上的惨败,清政府的禁教政策开始解冻。但当传教士渡海东来,却“苦于风土人情之谙,语言文字之隔膜”,“当时非惟无可用之传道人,即寻常教友,亦不可得”,因此不得不“集多数之童子,使之受教会学堂之教育” [6 ]。“斯时适谋教育普及,实行开放门户主义,化除国籍界限,教会即开学校,初亦不过于宣讲圣经之外,教以读写知识及算术字母而已。”而“幼稚园为教育之初步,大都设在适中地点,便利幼童,教以游戏唱歌。此种学校日渐增多,其设在稍繁盛之城市者,且有一定之课程;幼童作毕课程,给以毕业证书”(露懿思语) [7 ]。“凡属在华布道之人,皆当身任其责也。” [2 ]
1815年,英国伦敦会的米怜牧师即在马六甲华人聚居地设立了一所男童免费学校,这当是以华人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的胚芽。1834年,英教士古特拉富之夫人在澳门设塾,作为马礼逊学校的预备班,这是外国教会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所初等学校 [8 ]。此后,法、美、英等国传教士相继开办类似的学前教育机构。在1905年编纂出版的《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一书中,更是统计有“小孩察物学堂(幼稚园)”6所、学生数194人,其中女生97人 [9 ]。据《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1922年)一书统计,当时的基督教幼稚园达139所、学生达4 324人 [10 ]。这些早期教会学前教育机构的开设,其最初之宗旨即为宣传福音,即“开办学校为布道之先驱,以教育介绍教会” [8 ]。
2. 在音乐中了解“神的世界”:教会学前音乐课程设置的初衷
“幼稚者,成人之基础;幼稚园者,即大中小各学校之基础也。” [11 ]教会幼稚园的教育,如前述露懿思所言,一般都以歌唱、游戏为主。出于宣传福音的需要,音乐一般都是教会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每一所教会幼稚园更是对“音乐一科,尤竭力鼓吹,不遗余力” [12 ]。如1864年,狄考文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县)设立蒙养学堂,课程内有“乐法启蒙”一门,由狄考文夫人自编教材并执教 [13 ]。1898年,英国基督教公会韦玉振牧师娘韦爱莉在厦门创办怀德幼稚园,学习数学、自然科学、语言文学、绘画、手工、唱歌及宗教教育等 [14 ]。1900年,烟台毓璜顶幼稚园设立,设有“听钢琴”、“依节奏动作”等课 [15 ]。1920年,由美国传教士黎曼丽创设的上海私立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每日的作业时间就列有包括律动、节奏在内的“音乐”课程 [16 ]。1925年秋,外国女传教士斐玉瑞在南京教授一班学龄前女孩,“设置游戏、音乐、讲故事、卫生训练等课程,希望在这一般小女孩子的心坎中造成一种敬神的精神、正当的生活态度与正当的生活习惯。她又用‘母亲会、‘追求事工等方法,希望把宗教教育切实输入中国家庭” [17 ]。正如张雪门所言,上述宗教式的幼稚园“在自由活动以后、工作以前,孩子们一定要闭一忽儿眼睛,他们的小嘴一定还要唱一支祷告的诗曲;早晨相见、放学话别,‘上帝祝福诗一样的调子,全从他们的舌端,跳到恬静的空中,弥漫到这边”。但这“不是为教育服务,是为的宗教,不是为的孩子,所以她们喜欢谈耶和华造亚当夏娃,不准孩子说猴子变人的故事” [18 ]。1926年,张宗麟在调查江浙五处16所幼稚园后更是感慨:“幼稚生之活动,次于游戏者为音乐。此次所见者皆为外国音乐。……然而以教育自任之幼稚园,在如此重要之音乐课程中,如此缺乏国家精神,专务外国化者,其危险岂可胜道哉?” [19 ]但在中国近代学前音乐教育史上,教会学前教育机构确实有“蓝筚开山之功”。
二、从立意到践行:清朝末期学前音乐课程的出现
“夫唱歌之足以豁心智、养德性,无论已。” [11 ]1891年,康有为的《大同书》针对从婴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开展音乐教育的设想。如在育婴院(慈幼院),他主张以“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并提出“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 [20 ]。1896年,梁启超在《论幼学》一文中提出:“识字之始必习音乐,使无厌苦,且和其血气也。” [1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再次论及:“吾国周时,……教法有诗书、礼乐、戈版、羽籥、言说、射御、书数、方名之繁”;欧美“及近百年间,……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 [21 ]。康有为把“歌乐”看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次在政策层面提及学校开设“乐歌”。1904年,曾志忞发表的《教授音乐之初步》引言写道:“欲发达吾国学校唱歌一科目,将待数十年后乎?曰不可。今吾国所刻不待缓者,幼稚园及小学唱歌也。” [22 ]同年,他又在《音乐教育论》一文中指出:“幼稚园小学校,非音乐几若有不成立之势。” [23 ]
1. 初次规定与简单尝试:蒙学堂时期的学前音乐课程
中国之学前教育,肇端于1902年之蒙学堂。1902年8月15日,《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颁布。这是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但公布后未及实行,很快就被“癸卯学制”取代。其中的《钦定蒙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之宗旨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课程包括修身、字课、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和体操 [24 ],是为学前教育在学制上之初次规定 [25 ]。但此时所定科目,并不包括音乐课程。
1903年9月,我国近代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由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初名为湖北幼稚园、后改称武昌蒙养院),开设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嬉等七项保育课目 [26 ]。因当时认为“幼稚园保育之法,恒偏重于游戏,寓规则于游戏之中。则尤重唱歌,次则体育、谈话。体操不过整齐步伐而已,无绝异者。惟唱歌、谈话,必宜最有兴趣,隐含德智体三育之旨,务合于儿童之性质” [11 ]。音乐教育开始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2. 逐步稳定的常规科目:蒙养院时期的学前音乐课程
“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址。” [27 ]1904年1月13日,《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颁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更是首次确立了学前教育制度。该章程指出“蒙养院保育之法,在就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渐次启发涵养之,与初等小学之授以学科者迥然有别”。同时,规定蒙养院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四项;对于“歌谣”一项,要求“俟幼儿在五六岁时渐有心喜歌唱之际,可使歌平和浅易之小诗,如古人短歌谣及古人五言绝句皆可,并可使幼儿之耳目喉舌运用舒畅,以助其发育,且使心情和悦,为德性涵养之质” [27 ]。是故有人评之:“当时虽无音乐一科,而音乐之义,固已具矣。” [28 ]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后,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并对学前音乐课程的开设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官立的如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于1904年改为公立,其章程规定学科分“谈话、手工、识字、图画、游戏、唱歌”等六项 [29 ]。1905年创立的湖南蒙养院将“所教主旨”列目为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和游戏;1906年的《南京旅宁第一女学附设幼稚园开办简明章程》更是将课目定为识字、连句、习字、心算、画图、谈话、唱歌、游戏、博物、手技十种 [30 ]。1907年《东方杂志》载江苏苏苏女学校附设幼稚园,教以谈话、手工、唱歌、游戏各科 [31 ]。1908年,直隶省城女学堂及天津普育女学附设蒙养院,教授修身、谈话、游戏、唱歌、积木及折纸等课,是为河北省幼稚园之滥觞 [32 ]。私立的则如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所开设的“唱歌游戏”,钢琴、风琴等设备都从日本购买,唱歌几乎大部分由日文译来,歌词也是当年到日本的留学生翻译 [33 ]。一时之间,“乐歌之声,洋洋盈耳矣” [34 ]。据清政府学部总务司1909年统计,当时全国14省已设蒙养院92所、在学儿童2 664人 [35 ]。
这一时期,《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确定的“游戏、歌谣、谈话、手技”保育教导内容中的“歌谣”正式奠定了我国学前音乐课程的基础;即使是在另一保育教导内容“游戏”中,也规定在进行集体游戏③时,“且使合唱歌谣,以节其进退;要在使其心情愉快活泼、身体健适安全,且养成儿童爱众乐群之气习” [27 ]。而《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更是在指出“教育机关云唱歌者,培养美感、高洁心情、涵养情性”的同时,不但认为“乐歌为体育之一端,与体操并重”,“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而且对音乐课的设立提出了具体要求:“乐歌以音响节奏发育精神,以歌词令其舞蹈,肖象运动筋脉,以歌意发其一唱三叹之感情,盖关系于国民忠爱思想者,如影随形,此化育之宗也,安可忽之?”并指出:“乐歌一道为用最大,凡立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是为不淑之教。盖不止幼稚园为然也”;“应将本省名山大川胜迹名区、乡贤名宦、动植各物,制为浅显歌词,谱出新腔,令学童歌唱以乐和之。” [36 ]
三、从“乐歌”到“乐舞演一体”:民国初期学前音乐课程的完善
清朝末期,我国学前教育从课程科目到具体教材都是模仿日本。民国初期,男女教育渐跻于平等之地位,学前教育渐被重视,并且由于西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引进,我国学前教育由仿日开始转向效法欧美。20世纪20年代,人们逐渐从理论上对欧美学前教育思想予以反思和批判,开始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道路。
1. 丰富内容与渗透交叉:蒙养园时期的学前音乐课程
国民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末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1912年9月28日,《小学校令》公布,它明确规定了蒙养园的性质与命名原则。同年9月29日,《师范教育令》公布,规定“女子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校外,应设蒙养园;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校外,应设附属女子中学校,并设蒙养园”。上述法令反映了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将其与女子师范教育统筹考虑的方针。同年12月10日,《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女子师范学校并应设附属蒙养园。地方长官得酌量情形,于一定期限内以公立小学校代附属高等小学校,或以公立、私立之蒙养园代附属蒙养园。”1914年8月28日,教科书编纂纲要审查会提出了乐歌科应行采用之方针,要求乐歌科“以陶冶性灵、激励志气为主,凡中国词曲之近于柔靡者,一律禁止谱入乐歌,以杜微渐” [37 ]。1915年7月31日,《国民学校令》公布,规定“国民学校得附设蒙养园”,提出了在更广泛的范围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1916年1月8日,《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公布,对蒙养园的目的、项目、时数、师资和设施等作了具体规定,其中第75条规定蒙养园“保育之项目为:游戏、唱歌、谈话、手艺”;而第8条规定:“唱歌要旨,在使儿童唱平易歌曲,以涵养美感、陶冶德性。宜授平易之单音唱歌,歌词乐谱宜平易雅正,使儿童心情活泼优美。”1919年3月,教育部鉴于欧战结束后“振兴教育,缓无可缓”,遂制定《全国教育计划书》,其中特别指出:“文艺、音乐、演剧皆人民娱乐之所寄,惟宜力趋于高尚者,故是项事业亟宜提倡或补助之。” [38 ]
这一时期,全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较快。不仅在大城市而且在中小城市、县城都新建立了一批蒙养园。如仅在江苏省的松江市、震泽市、南汇县、武进县、常熟县、嘉定县、华亭县就一共建立了蒙养园15所 [39 ]。同时,学前音乐课程的丰富实践也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教学内容较以前更为丰富。如1915年8月创建的北京女高师附设蒙养园简章就将课程定为谈话、游戏、手工、音乐、点心五项,其中更将“音乐”细化为表情唱歌、运动进行、分辨韵律 [40 ];1919年成立的厦门集美幼稚园将教学内容定为故事、音乐、游戏、自然和社会、识字与计算、工作、餐点、静息和家庭联络工作等九项,而“音乐”又包括唱歌、欣赏乐曲、摹仿与想象节奏的动作。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内容也常常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如厦门集美幼稚园的“故事”课程包括儿歌与歌谣、故事的欣赏与表演,“游戏”课程又分为各种故事的表演游戏、节奏与舞蹈的乐器表演游戏、运用器械的游戏、民间游戏、徒手游戏和模拟游戏等六种类型 [41 ];1919年7月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幼稚园教学内容包括谈话、游戏、手工、音乐等四项,因该校试验“设计教学法”,故上述四项内容常交叉综合进行 [42 ]。
2. 从模仿到本土化:幼稚园时期的学前音乐课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教育新思潮风起云涌,中国学前教育亦乘风逐浪。1922年11月1日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④)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⑤,并在初等教育阶段中规定“幼稚园收受六岁以下之儿童”。从此,“幼稚园在学制上确定了地位” [43 ],学前教育也正式成为学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实践的展开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对欧美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中存在的不切合中国实际及不科学之处予以反思和批判,开始探索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教育课程。如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国内幼稚园害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明确指出要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张宗麟在《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中指出,幼稚园的“一切设备教法抄袭西洋成法”,“不切中华民族性,不合中国国情”;陈鹤琴则认为当时的幼稚园课程“今日抄袭日本,明日抄袭美国,抄来抄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44 ]。
对中国而言,“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为满足儿童个人的欲望需要计,为唤起团体爱国的精神计,我们不得不特别注重音乐这一科” [44 ]。1922年6月,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提出:“幼稚园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过渡机关,那时候儿童的美感,不但被动的领受,并且自动的表示了。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 [45 ]1926年,陶行知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主张“要力谋幼儿教育之适合国情”;“要充分运用眼面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国外材料之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亦当选择使用,但必以家园所出的为中心” [46 ]。陈鹤琴也认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 [47 ],由此他主张“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发展儿童欣赏、表现音乐的能力 [44 ]。1931年9月通过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则更进一步强调,“由乐歌图画等,以陶冶儿童的情操,并使多与自然界接触,以养成审美情趣” [48 ]。
在反思批判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⑥将幼稚园课程规定为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这是我国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个课程标准,它使我国的学前教育从最初的模仿抄袭中摆脱出来,改变了清末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混乱局面,真正使我国的学前教育走上了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全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促进。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1929年全国共有幼稚园829所、儿童31 967人;到了1935年和1936年,全国幼稚园分别发展到1 225所和1 283所,儿童分别为68 657人和79 827人 [49 ]。
这一时期,学前音乐课程在结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际施行上均不断完善。首先,学前教育课程在结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如“唱歌”有针对性地改为“故事和儿歌”,在内容充实的同时更与故事结合,融唱、听、说于一体;“音乐”为新增,以培养幼儿的乐感;“游戏”仍然作为一门课程并包括“唱歌表情的游戏”以及“节奏的和舞蹈的游戏”。其次,“音乐”在目标、内容上均进行了较大的充实,如规定:“音乐”的目标是满足唱歌的欲望、启发并增进欣赏音乐的机能、发达节奏的感觉并训练节奏的动作、发展亲爱协同的感情以及引起对于事物的兴趣;“音乐”的教学内容是各种歌词的听唱表情、节奏的听和演作、通常乐音的欣赏和演作、歌的试行创作。再次,“音乐”的教学方法也更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如吴增芥在《幼稚园教材及教学法》一书中就将幼稚园音乐课教学法归纳为欣赏、律动、唱歌和奏演等四个方面 [50 ],以致于时人评之:“音乐的范围,非常广大,应从欣赏、练习、研究三方面来陶冶儿童的情操。以唱歌和乐器的演习,从技术方面养成体验音乐的基础;以欣赏韵律运动,来培养音乐的感性;再以研究和创作,增进自己表演的道路。” [51]此外,《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还同时指出:“以上所列各种活动(音乐、游戏、故事、社会和自然、工作等)于实际施行时,应该打成一片,无所谓科目。” [52 ]
四、结 语
音乐一科,“于陶冶儿童品性之力,最为显著,即古来豪杰,亦以此为维持风教发达国运之一要素,盖其入人深而收效远矣” [53 ]。自19世纪中叶以来,教会教育以“布道”为宗旨,“借学”小孩察物学堂来宣传福音,凭“唱歌”等内容“俾于儿童易受感化之时期中,造成耶稣美德之基础” [54 ],以实现“中华归主”。到清朝末期,我国以“幼稚教育为国民教育之始基” [25 ],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在学前教育诸课程中,因图画、手工等“他日于应用上可收直接之利益”,而音乐“无此捷效”,故“决不能视为技能之教科已” [53 ]。再到民国初期,学前课程结构不断优化,其中音乐课程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一曰以音乐化其各个性而成一共通性也。儿童之性,彼此各殊,音乐者有统一、无参差,唱则俱唱,止则俱止,渐以养成共同一致之习惯。一曰以音乐整理其秩序也。儿童心思多属活放,凡事不守秩序,今以音乐调和之,循腔按拍,则秩序自生。”故“现今世界教育家,皆公认为一般重要之学科。幼稚园、小学校几有舍音乐不能成立之势” [55 ]。如是之学前音乐教育,则“可以养道德、善风俗、助学艺、调性情、完人格,具种种不可思议之支配力” [56 ]。
注 释:
①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幼稚教育,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教育。在具体行文中,为叙述的方便,本文中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稚教育”将根据具体语境交叉使用。
② 因为战乱时期的教育只是教育史中的非常态部分,本文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界,将研究的视野主要放在清末民初,这对我们将更具借鉴意义。
③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将“游戏”分为个人游戏和集体游戏两类。
④ 国民政府的学制系统后分别于1928年、1937年进行修订,但1922年学制的基本框架未变,只是根据时局需要作适当局部变通而已。
⑤ 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幼稚园一直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通行名称。
⑥ 该《暂行标准》经过试行,教育部于1932年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教育部又对《幼稚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但这两次修订对音乐课程并无多大改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幼学(节选)[M]//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8,151,149.
[2][美]林乐知.论中国亟需设立幼稚园[G]//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213.
[3]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节录)[G]//璩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91.
[4][美]林乐知.重视教育说[G]//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418.
[5]张宗麟.幼稚园的演变史[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28.
[6]范约翰.清心书院滥觞(1860年)[G]//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07.
[7][美]露懿思.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附表)[J].新教育,1923(5):667-670.
[8]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57.
[9]耶稣教各会在华所立学校[G]//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3.
[10]基督教学校数及学生数[G]//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5.
[11]论幼稚园[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31,30.
[12]《圣芳济学院六十周年纪念特刊》记圣芳济学院简史[G]//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34.
[13]汪 朴.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大事记(1839-1949)[J].艺圃,1995(3):59.
[1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百年中国幼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
[15]孙继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Z].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11.
[16]徐松石.私立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概况[J].大上海教育,1934(6):261.
[17]缪秋笙.宗教教育的几个新实验[J].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1926(1):54.
[18]张雪门.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1926年)[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72-173.
[19]张宗麟.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1926年6月)[G]//张 沪.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26-427.
[20]康有为.大同书(1891年)[G]//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07,900,901.
[21]康有为请开学校折(1898年)[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89-690.
[22]曾志忞.教授音乐之初步(节录)[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
[23]曾志忞.音乐教育论[G]//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
[24]钦定蒙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57-160.
[25]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七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108-109.
[26]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1904年)[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6,94.
[27]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1月13日)[C]//璩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00,401-402.
[28]盛朗西.从乐歌科说到音乐科(节录)[G]//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2.
[29]上海公立幼稚舍章程(1904年)[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30]南京旅宁第一女学附设幼稚园开办简明章程(1906年3月14日)[G]//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66.
[31]江苏筹设幼稚园情况[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
[3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K].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462.
[33]严仁清.回忆祖父严修在天津创办的幼儿教育[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2,103.
[34]竹 庄.论音乐之关系——常州音乐会演说稿[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
[3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37-338.
[36]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1905年)[G]//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88-391.
[37]饬教科书编纂纲要审查会提出修身国文教育乐歌等科应行采用方针文(选录)[G]//张 援,章 咸.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1.
[38]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1919年3月)[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56.
[39]江苏各县公立私立蒙养园一览表[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67.
[40]北京女高师附设蒙养园概况(附蒙养园简章)[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45.
[41]厦门集美幼稚园(1919年)[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8-240.
[42]汪 朴.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大事记(续)[J].艺圃,1996(1):72.
[43]张雪门.我国幼稚园的沿革[G]//李桂林,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9.
[44]陈鹤琴.我们的主张(1927年)[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4,141,142,136.
[45]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1922年6月)[M]//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3.
[46]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1926年)[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5-126.
[47]陈鹤琴.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3.
[48]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年9月3日)[G]//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9.
[49]中国历年全国幼稚园发展统计[G]//《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50]吴增芥.幼稚园的音乐课[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79-185.
[51]朱稣典.从小学音乐说到音乐教科书[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2.
[52]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1929年8月教育部公布)[J].教育杂志,1929(10):129-131.
[53][日]石原重雄.小学唱歌教授法(节录)[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5.
[54]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序2.
[55]剑 虹.音乐于教育界之功用[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8-29.
[56]黄子绳.《教育唱歌》序言[M]//俞玉滋,张 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93.
Abstract: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Chinas pre-school education was basically carried out in the family;there is no formal sense of the preschool curriculum. In 1904,the issuance of“the Kui-Mao school system”by the Qing government mak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tart from the family to the society,and began to set up the formal curriculum including music course. The preschool music curriculum setting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xperienced the course of changes of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development from“borrow”to“preach”,from conception to practice,from“Songs”to“music,dance and show play in one”. With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preschool curriculum,preschool music curriculum is also being improved.
Key words:music;curriculum;preschool;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