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攀
(西南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715)
互联网的性质:与机器对比的视角*
杨攀
(西南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虽然互联网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因是人们对互联网性质的认识不够深刻。互联网的出现及影响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机器具有高度相似性。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及分析方法,将互联网与机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是机器从动力革命、程序辅助、计算功能到对话需求发展的结果;互联网以机器作为连接的基础,具有无形客观、无限扩展和超脱的形式和快速、方便、大容量、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能够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创造信息财富;互联网表现和增强现有社会联系,增加新的社会联系;互联网通过增加休闲方式和劳动选择带来更多的剩余时间。此外,利用互联网需要注意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机器;性质;联系
尽管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日益普遍,但认识误区还不少,其根源是对互联网的性质认识不够深刻。互联网的出现及影响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机器具有高度相似性。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及分析方法,本文将互联网与机器进行对比,从互联网的产生、存在形式、生产和社会功能、发展前景和消极影响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的性质。
一、互联网是机器发展的结果
从物质层面看,互联网是机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机器发展出互联网大致经历了机器的动力革命、机器的程序辅助、机器的计算功能和机器的对话需求四个阶段。
(一)机器的动力革命
马克思定义的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工作机、动力机和传动部分*马克思曾说:“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9页)。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克服了机器大规模应用的动力束缚。在内燃机发明和普遍应用后,机器的动力来源部分变得更精密、更节省、更轻便,为汽车和飞机等运输机器的发明铺平了道路。发电机、电动机和电力线传输系统的发明成功地实现了以电能的形式对于能源的远距离收集和释放,使能源可以根据人们的愿望在需要使用机械力带动工作机加工劳动对象的地方运用它。动力革命带来机器功能的外延扩张,即扩大了生产的数量,并且使商品的销售地和原料地范围更加广阔。这一时期机器的工作机部分也获得改进,但是不如动力革命那样显著。电磁规律的发现和应用,为工作机内部的革命性改进及后来互联网的发明作了更多的铺垫,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需要以电磁规律为基础。
(二)机器的程序辅助
随着机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只需要也只能够获得机器工作的结果。机器在工作时,其动作的先后顺序、对劳动对象的反应、不同机器之间的配合,最初只是由在先的和外在的机械力所触动的相应连续动作。这种工作机制限制了工作机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使机器工作时各种动作的先后顺序、出现的时机和力度等受到事先内置于机器的电路控制,以传感器对劳动对象或者环境变化的反馈而触发相应动作,无疑将大大提高机器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机器的整体工作能力。这种拥有内部控制电路的机器是程序辅助的机器。今天绝大多数的工业机器、机动交通工具和消费性机器都离不开内置电路程序控制。但机器的程序辅助不同于可以自由安装和更新程序的计算机,机器内置的辅助程序是由生产机器的工厂在出厂前设定的,并且与硬件固定在一起。有程序辅助机器的出现和改进为会计算的机器和机器之间电子信号的联系打下了基础。
(三)机器的计算功能
当人们将替代规模庞大、枯燥乏味、容易出错的人工计算劳动的希望转向机器时,计算机就慢慢地被发明出来了。计算机的革命性变化表现在:第一,计算机的工作对象发生变化,计算机作用的对象并非直接的物质性原材料,而是人设计出来的符号化的对象。计算机使机器从主要替代人的肢体的劳动转变到替代人的头脑的劳动。第二,计算机运行的能量彻底转向了电力,并且使电力的运行贯穿动力来源部分和工作机的始终。电力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从单纯产生机械力发展到同时需要推动电路内部的电子运动。第三,程序系统是计算机必要的并且重要性日益上升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程序部分与计算机硬件部分呈现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第四,除程序以外,计算机的其他组成部分也迥异于原来的机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并且在持续性地发展变化,如智能手机和穿戴设备的发展变化。第五,计算机的工作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是由不同的辅助程序辅助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的大系统。
(四)机器之间的对话需求
由于一台计算机工作的成果往往是另外一台计算机需要“加工”的原材料,并且一台计算机工作的成果往往必须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才能还原为人所能理解的内容,当这两台计算机处于不同的地方,这种计算机工作的成果或者“原材料”的转移还要依赖于传统的传递和输入、输出方式,就显得非常费时费力。计算机内部运算的高速性与计算机之间通信的缓慢性之间出现了极不协调的、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为计算机充分发挥其功能扫清障碍成为迫切的需要。至此,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为互联网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启幕。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产生与机器的产生一样都具有同样的物质客观性,遵循机器不断代替人的劳动的基本趋势;互联网的产生以机器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机器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互联网是机器之间的连接
物质层面的互联网是用遍布全球、无限扩展的计算机硬件网络来进行电子信息传递的设施。下面分析互联网的存在形式——对机器的连接。
(一)互联网连接机器的基础
互联网传输信息需要发起机器和接收机器。一台可以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计算机首先必须是一台已经接入互联网的机器。在传递人们意欲传输的互联网信息之前,两台计算机必须已经连接成了一个可以随时传递信息的通道。网络协议使计算机一旦从物理上连接起来就条件反射地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信号交换,以相互判断接入者和被接入者的网络是否已经连通。从社会意义上来看,信息传输过程中总有一台计算机首先发送意欲传输的信息,另一台计算机负责接收这个信息。互联网就是连接信息传递发起机器和接收机器的网络。在互联网传输信息的发起机和接收机之间,需要有一些中介机器和工具以解决空间的距离问题,一般通过网线、光纤或者无线电信号、路由器和ISP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等加以有机的组合以维持稳定的连接通道。机器在互联网连接中发挥着物质基础的作用。对互联网的科学管理、风险防范和责任确定可以从这些物质基础着手。发起和接收机器、网络连接中介系统具有稀缺性,导致互联网并非人人唾手可得。
(二)互联网连接机器的形式
互联网是无形客观的连接。在互联网设备联通的地方,互联网是一种可检测、可控制的客观存在,它存在的事实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无论某个特定的人有没有意识到,它也客观存在着。互联网客观存在着的另一个依据是,已经建立某一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可以供人随时传递具体的信息内容,该内容可供第三方检测,也会在信息流动过的终端、服务器、路由器等之间留下记录。理解互联网是无形的客观存在,还要将互联网的客观存在性与一般物质的客观存在相区别。一般物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完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不生不灭,只存在物质的运动、形态变换的一种客观存在。对于互联网而言,当终端、服务器、路由器和线路等处于正常的联通状态,互联网是一种客观存在;当这些设备关闭,或者相关的软件出现故障而影响正常连接时,则某个具体的互联网连接就不存在了。互联网是否连接、何时连接、以什么样的方式连接,都取决于人的意志。因此,更准确地说,互联网在连接时是一种客观存在。
互联网是无限扩展的联通状态。从互联网与其他网络的关系来看,有的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绝,正常状态下根本不可能联通互联网;有的网络虽然没有与互联网物理隔绝,但相关的计算机、服务器却由于软件的阻隔而不能连接互联网的全部或者部分节点。从阻隔的类型来看,既有针对互联网内容来源地或者内容性质的阻隔,也有根据时间进行的阻隔。从决定是否联通互联网的原因来看,在非国家或者公共领域主要为了保护私人权利,在国家活动领域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安全,有时甚至出于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从构成互联网的局部来看,当它与互联网联通时,它构成互联网的一部分,当它与互联网断开时则退回到局域网状态。由于任何接入互联网的局域网和终端自动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因此互联网是一个集合的、动态的、开放的、全球性无限扩展的网络。互联网的无限扩展性,既表现为人的活动空间到达何处,网络就可能延伸到何处,如现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可以访问互联网,如果今后建立火星基地也必然接入互联网,也表现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连接设备数量和类型的增加。
互联网是更加超脱的连接。机器主要通过自身的工具机部分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发挥其功能,在互联网上却找到不到“工具机”。与机器相比较,互联网发挥作用需要机器已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的功能发挥就在“通”与“不通”。机器的功能发挥也依赖于机器的整体,但在保障机器功能发挥的情况下,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有一定的可分性和可替代性,例如机器的工具部分,如果有某一个部件损坏实际上可以更换。但是就互联网而言,组成部分之间并不存在更换的问题,只要符合相关连接机制即各种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硬件的差异不会影响到联通性,只可能影响到联通的速度与稳定性。因此,可以说互联网的功能发挥相较于机器而言更超脱于承载它的物质组成部分。
(三)互联网连接机器的特点
互联网对机器的连接是以信息传递为形式,互联网连接机器的特点表现为互联网信息传递的特点。相比于机器之间的物质性联系,互联网连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快速。与书籍、报纸、信件、电影等信息传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人们意欲传递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首先需要用计算机按照统一的标准编码为电子信息。在信息量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互联网传递信息速度的主要是互联网带宽。随着技术的提高,互联网传递信息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第二,方便。在具备使用互联网条件的地方,人们想要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非常方便。客观上,互联网的方便性不仅仅取决于互联网的稳定性和带宽,还取决于互联网终端及相关软件的便捷性。因此,人们不断改进人与互联网之间的这些中间环节,例如智能手机的硬件与应用软件等。互联网的方便性还体现在网络服务器的中介存储和传递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第三,大容量。相比传统的信息传递手段,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容量优势明显。即使是在互联网带宽比较小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空间距离上,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也比传统信息传递手段大得多。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容量优势与其信息传递机制密切相关,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是经过压缩编码的信息,这种压缩编码与还原使信息在保持人的感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物质载体去掉成为数字形态。这一点与人对外在环境的感受和反应的内在处理机制是高度相似的,即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息编码的模式,感官和大脑也存在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机制。
第四,交互性。由于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快速、方便和大容量,互联网连接也就具有了交互的条件。交互性是指互联网信息的接收方可以及时地向信息的发送方反馈信息,信息发送方也可以及时再反馈,并可以往复进行。由于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信息往来,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尽管互联网对机器的连接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这种连接只是信息传递,而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物质满足为基础。互联网连接机器的优势,有必要进一步转变为机器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在产品和服务提供上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用“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制造和服务业的结合。
(四)互联网连接机器的系统性
事物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在于自身的内在结构,但互联网与机器发挥各自作用的方式差异太大,甚至没有可比性。一般而言,现代机器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象作用单元、能量输入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高度智能化机器似乎还必须包括一个终极控制单元。而即使仅将互联网的信息发起机器、信息接收机器和中介线路及机器三个物质基础与机器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进行比较,也会发现根本没有可比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机器是自成一体可以独立地发挥一定作用的物品,而互联网是以网络中介系统为桥梁在机器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的无形的客观存在。因此,作为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互联网的结构表现为机器之间以信息传递为形式的相互组合,并且互联网所形成的机器之间的不同组合的重要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在信息数量和内容的结构体系上的重要性的差异。从而互联网是整个现实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结构关系的表现形式,也只有从现实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才能够理解互联网的内在结构。
三、互联网增强机器的生产功能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资产阶级的“魔力”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对机器的普遍应用。互联网作为机器的产物和延伸,也大大增加了机器的生产功能。下面,笔者从互联网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创造出独特信息财富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互联网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
互联网消除生产、消费过程中必要联系的不可能,从而在商品和服务的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中改进了原来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改变研发的创意匮乏或者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要。一方面,互联网使研发者方便地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数据,研发创意就可以从对这些数据的挖掘中产生;另一方面,研发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用户评价等大数据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痛点”。第二,在产品和服务已经设计定型的情况下,互联网可以帮助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从更广的范围内选购原材料和劳动力。第三,互联网消除了购买者和商品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支付障碍和产品交付障碍,从而可以帮助商品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第四,互联网也改变了购买者的消费方式,购买者可以从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选购商品和服务,从而有助于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二)互联网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
作为机器的产物和延伸,互联网无疑将显著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快速、大容量和方便的信息传递可以使工厂及其机器的分布更加合理,使机器在生产流程上的配合更加协调,减少机器的闲置,从而提高现有机器的效率。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监视和检测,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机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机器体系的不必要损耗。三是互联网可以使操作和监管机器的人更懂机器。互联网使科学知识特别是各类教育、培训信息得到了普遍的传播,操作和监管机器的工人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互联网可以减少生产领域的浪费。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预测产品的销售量,从而减少产品的积压,并且尽可能消除产品变废品的几率,使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不被浪费,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机器体系的生产效率。
(三)互联网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
互联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第一,互联网代替人传递信息的劳动,并且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的信息流动速度。互联网使原来的电报、电话、传真等以新的形态,高效率、低成本、大容量、便捷地传递信息。第二,互联网虽然无法取代机器的工作机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加工,但是可以通过信息快速沟通和大数据分析让这种“加工”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第三,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交流手段,使全球范围内的人和机器可以更加协调地工作,有效实现全球性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率。第四,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可以使消费者挑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商品和服务针对性的提高可以减少社会劳动的浪费。第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可以增加政府配置公共物品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监管公共物品的使用情况,从而减少财政浪费、提高财政效用。从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政府效能和市场效率。
(四)互联网创造特有的信息财富
相比机器代替人的劳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互联网独具创造社会信息财富的功能。首先,互联网使原来仅少部分人享受的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分享变成多数人享受的资源,而实现这一切并不会要求增加学校和教师的数量。这些教育信息资源并不会因为免费而丧失其财富性质。其次,互联网汇集了由网民参与形成的知识问答和经验交流类的社会信息财富,例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以及各式各样的专业论坛。“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代表了一种网络自助和互助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再次,互联网汇聚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信息和政治活动信息,对于人们办理与政府相关的事务,对于公民参政议政具有重大的价值。正是由于互联网汇聚和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才使得官员的贪污、受贿及其他违法行为越发无处遁形。最后,互联网丰富了人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既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内在精神的存在。人的物质存在可以通过信息来描述,人的社会关系和内在精神活动可以借助信息来展开,因此,互联网既丰富了人的传统存在方式,又提供了虚拟存在的空间。
四、互联网表现和增加社会联系
工具的使用使剩余产品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开启了人类的工具时代,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器的使用使社会剩余产品大大增加,开启了人类的机器时代,推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互联网的使用使社会剩余产品进一步增加,使社会关系网络化,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推动人类进入网络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
(一)互联网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根据“互联网实时统计”(Internet Live Stats),2014年9月16日世界网民人数超过30亿,另据该网站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世界网站数量超过11.4亿家,发送电子邮件累积超过825亿封。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站总数为273万个,在我国网民中即时通信(IM)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达到了89.3%,社交网站(包含QQ空间)覆盖率为61.7%,微博覆盖率为43.6%[2]。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投资等活动都充分应用互联网,在学校、餐馆、地铁、公共汽车、广场等地方,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低头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家庭中从电视机开始越来越多的电器连上互联网,如空气净化器、插座、摄像头、电饭锅、空调等等。除特殊情况以外,所有公共机构都被要求开通互联网或者利用互联网沟通平台,所有私营机构都通过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连街头巷尾的小餐馆也通过网络团购推销自己。
(二)原有社会关系迅速互联网化
在互联网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的背后,是原有社会关系的日益互联网化。从个人角度看,家庭关系日益互联网化,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家族中的亲戚朋友的关系,都可能被转化成为QQ好友、微信好友、微博好友或者其他社交平台的关联者。个人工作关系日益互联网化,单位员工之间、师生之间普遍性地建立了网络联系。从社会角度看,消费者维权、社会公益活动、灾害和危困救助、特殊人群保护、社区活动、兴趣活动等都运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将原有的关系“有形化”——形成各种网络好友关系等。从商业角度看,企业纷纷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将自己和消费者及其他服务对象聚拢在一起,向他们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且倾听他们的反馈意见。生产者与销售者、生产者与消费者、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及时沟通,将原来分散的、个别化的意见和需求汇总成一种普遍性的消费需求,进而转化为产品或者用于改进原有产品或者服务。经营者自身的内部决策及研发设计、生产组织、销售网络等也被尽可能地互联网化。与此相类似,原有的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甚至受到法律禁止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互联网化。
(三)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关系增加
在原有社会关系日益互联网化的情况下,大量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关系也不断涌现,人类社会进入“强联系”时代。首先,在生产领域,由于互联网建设和利用必然增加一些社会关系,如互联网软硬件设施的研发和建设关系、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关系、互联网的管理关系等。其次,在个人活动领域,个人因使用互联网而新增加大量社会关系,如新增的网络社区交友、游戏玩友、学习学友、消费维权同道等等。互联网也使原来弱的关系强化了,例如初次见面的朋友,因为相互添加为社交平台好友之后随时关注对方的动态。在个人消费方面,在实体店的消费评价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形成口碑,而在互联网交易平台消费后,消费者对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评价以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方式有形化而广泛传播。再次,在各类市场经营者方面,互联网广告宣传以及信息反馈是必须争夺的制高点,而掌握互联网大数据更是有助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销售。最后,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层面,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些新的关系,例如网络投票关系、网络舆情关系、互联网虚拟空间治理关系等。
(四)互联网丰富了人的行为方式
工具和机器出现以后,人们习惯于运用工具和机器去工作和生活,并由此构成人们的行为方式。互联网作为机器的产物和延伸,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的行为方式。在教育上,对现成知识的记忆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上互联网搜索就可以获得几乎所有现存的知识。社会需要劳动者具有创新的习惯和能力,那些成熟稳定的操作方法今后都将交给机器[3]*卢秉恒院士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中指出:“未来制造业可能的前景:一半以上的制造为个性化定制,一半以上的价值由创新设计体现,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由众包完成,一半以上的创新研发由极客、创客实现。”。由于互联网教学资源非常易于获得,学校和教师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反思和重新定位。在日常生活方式上,多数网民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出行也不会担心迷路问题,因为手机导航软件能解决“找不到路”的问题。在商业活动方式上,互联网思维受到空前的关注,目前中国最流行的网络商业行为方式就是以服务免费或者低价优质商品扩大用户基数,通过广告和附加服务等来挣钱。在政治活动方式上,政治人物在考虑是否竞选公职时,一定会关注网络选民,了解年轻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当的言论出现在网上,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互联网竞选策略,等等。在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活动方式上,必须要注意通过互联网向民众沟通自己的政策和决定,及时回应互联网上公众关注的问题,防止自己的政策或者决定因为谣言和沟通不畅而遭到普遍的反对。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和丰富,不再一一列举。
正如马克思说他所指的机器是“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4],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也只能是“作为网络社会起点的互联网”。今后互联网将会呈现什么形态并且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难以预测。
五、互联网将带来更多剩余时间
互联网提高的机器生产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最终将带来更多的剩余时间。不仅如此,互联网还通过增加休闲方式和增加劳动选择而创造剩余时间。
(一)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剩余时间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追求剩余劳动时间而创造自由时间,既导致资本主义解体,也为向未来社会过渡准备了前提条件”[5]。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6]与机器相比较,互联网对劳动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互联网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社会整体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目前的社会历史阶段下,互联网并不必然会导致劳动者的剩余时间增多,甚至有可能使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加和劳动时间增长。但是随着互联网提高的生产效率转化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消费产品,互联网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转变为劳动者素质的迅速提高,互联网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剩余时间的效果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二)增加休闲方式创造剩余时间
网瘾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联网对于人的吸引力,而互联网的休闲娱乐价值更毋庸置疑。从某些方面看,互联网提供的休闲方式提高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人们很有可能在上网休闲的过程中就创造了劳动价值,从而也就创造了剩余时间。例如一些对网络游戏非常有兴趣的玩家,他们在玩游戏休闲的时候就创造了劳动价值,因为他们使那些愿意花钱玩游戏放松的人享受到了使用价值。与此相类似,还有网络社区的一些写手,一些旅游贴图网站的资深成员,写作和摄影本身就是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他们将自己进行兴趣活动的成果分享到网上,不仅获得成就感,而且还会给其他浏览者带来使用价值,从而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网络平台经营者的广告分成,实现从爱好到劳动的转变。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
(三)增加劳动选择创造剩余时间
互联网的出现使远程办公、在家办公、灵活上班成为现实,例如淘宝、天猫交易平台的店主和员工就可以在自己家中上班,这样就使得劳动的空间选择范围增大了。不仅如此,网络应用的普及还开发出一些新的工作岗位,如网络论坛的版主、公司的网络舆情人员、网络客服接待人员、网络创意人员等等。互联网通过提供更多的劳动选择满足了劳动者对劳动时间、劳动空间的灵活需求,劳动者在相同的时间范围获得更多的身体自由,从而有利于“创造”剩余时间。
劳动者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剩余时间增加是逐步实现的,互联网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示出来。
六、互联网带来多方面消极影响
互联网与机器一样,整体上属于人类的工具范畴,既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下面,笔者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一)个人面临的互联网消极影响
个人使用互联网产生的信息大多存储于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器之中,任何传输、存储和利用环节的漏洞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大规模泄露。可以说,网民每天享受的网络通讯、网络社交和网络存储便利,都是在冒险。不仅如此,互联网对信息的快速传播,还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隐私更加容易被网络曝光。个人参与网络购物、网络交友和网络协作活动的不断增多,也使自身遭受各种诈骗的机会增加。社交网络的迅速兴起,在方便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家庭成员对外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网络世界的多彩与诱惑可能使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疏离感,甚至导致夫妻背叛。父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网络购物等活动时,子女便可能遭受冷落。父母疏于管教和陪伴,还可能造成未成年子女沉迷于网络游戏,遭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遭受网络欺凌、隐私泄露、欺诈和性剥削,这将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社会面临的互联网消极影响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仅拉开了各企业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上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将带来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穷人与富人之间在互联网利用上的鸿沟。与历史上的其他技术革命相比,数字鸿沟来得更快,影响也更深入。互联网使得网络谣言、暴力恐怖信息、极端宗教思想、民族分裂与民族仇恨信息在互联网上得以快速、隐蔽和大规模的传递,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全稳定问题。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每一个网民都是一只小喇叭,网络道德审判和民粹主义容易流行起来,不良的网络言论很可能加剧经济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分裂。以网络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机器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不仅越来越多地替代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替代脑力劳动,现在那些只能由机器完成的智能型工作发展越来越快。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威胁不仅仅是传言,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帮助人工智能机器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规律,其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提高。
(三)国家面临的互联网消极影响
互联网增加了公民对政治活动的评价和参与,方便了各利益群体的政治动员和组织,但也同时使政治丑闻、政治歧视信息传播更快,使利益分配不公迅速酝酿成强大的政治诉求,使偏激的政治诉求有了更便捷的舆论舞台,使政府的权威信息必须与各种类型、各种目的的小道消息展开竞争。互联网的普及使维护政局稳定面临更多的挑战,使加快政治民主化、治理法治化更加紧迫。互联网的日益深入应用,使得机器设备的网络和应用软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他国侵入网络基础设施、控制生产制造和服务业网络及机器设备打开了方便之门。现在他国政府或者民间网络攻击者可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网络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快速地瘫痪和破坏一个国家的网络及机器设备。目前,国家在政府管理、金融通信和管理、国防通信、工业信息和商品供销等方面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尽管每个网络都有各自的安全系统,有的甚至还采取了物理隔离措施,但实际上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各种漏洞都可能导致国家机密信息和重要的商业秘密被他国或者黑客所窃取,从而酿成国防和经济社会灾难。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国家网络安全理论、体制以及网络攻击和安全保障部队。面对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8]
对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和化解,但不应该因此畏手畏脚而不敢发展和充分应用互联网。否则,互联网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社会联系的功能无法发挥,人们也不可能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产生活便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2014年7月)[EB/OL].(2014- 08-22)[2014-12-14].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
[3]李克强. 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EB/OL].(2015-08-23)[2015-08-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3/c_1116344298.htm.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2.
[5]于俊文,张忠任.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86.
[8]双轮驱动建设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 02-28(1).
(编辑:蔡秀娟)
The Nature of the Internet in Comparison with Machines
YANG Pan
(SchoolofLaw,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Interne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there is a mystery of the nature of the Internet because of lacking a deep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and impact of the internet bear a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of machin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machine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from “Das Kapital” and its manuscripts, and comparing the Internet with the machin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ternet is the result of the machine development from power r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assistance to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dialogue demand. The Internet is based on the network of the machines, with invisible, objective, unlimited expanding and detached forms. The Interne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diness, convenience, large capacity and interaction; the Internet can improv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crease machine productivity,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society and create wealth of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performs and enhances existing social links, adding new social contacts; the Internet brings more surplus time by increasing leisure and labor selection. Howev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Keywords:Internet; machine; nature; relation
DOI: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3.015
收稿日期:2015- 09-24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互联网未成年人不适宜信息治理研究(2014QNFX36);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网络化消费品质量法律问题研究(15SFB2035);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法学本科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133186);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两用型“慕课”建设和管理研究(WJ2014008)
作者简介:杨攀(1979-),男,四川仁寿人,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互联网理论与法律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268(2016)03- 009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