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同样难度的知识,面对的却是水平不同的学生,导致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学不会、听不懂,失去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优差生对比日渐强烈,造成班级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采用分层教学法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法;必要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84-01
前言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将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课业内容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应用于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身上,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用于自身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因此,分层教学法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1.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制定一个教学目标,不可能既满足优等生同时又满足差等生,这就导致了优等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差等生学习吃力、跟不上进度。面对此局面,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法诞生了。分层教学法采取将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将教学目标分层、将教学内容分层等多种分层方式,高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应优等生;中等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应中等生;较低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应差等生,分层教学法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以往教师提问,差等生往往怕答错缺乏自信而不敢开口,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自卑的心理,但教师在应用了分层教学法后,差等学生面对低难度问题,学的会,答的了,可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1]。差等生、中等生与优等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优等生始终处于"学习食物链"的顶端,而中等生与差等生自知无法与其相提并论,逐渐产生消极心理,分层教学法可使学生消除此消极心理。例如:教师在采取分层教学法施教之后,可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展开较量,优等生对优等生,中等生对中等生,差等生对差等生,由于每层次的学生水平大致相同,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与求知欲望,改变以往差等生永远得不到教师垂青的现状。
2.高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2.1学习能力分层。分层教学法的最基本分层,是根据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优等生为A层;中等生为B层;差等生为C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满足多种层次学生的多种需求[2]。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不仅要参考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更需要参考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一位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差等生,很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分在C层里很可能阻碍了学生的上升空间,那么教师需要将此学生纳入B层中等生的队伍中,多对其进行监督与指导,由于学生的适应力与接受力很强,在学习时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在不停的变化,教师亦需要将层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经常性进行调整,A层学生为保障自身A层的位置会非常努力的学习;B层学生为前进一步亦会努力学习;C层学生为脱离差等生行列会更加努力,如此一来便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了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2.2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教学法的第二步骤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需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A层学生,教师可高标准严要求,在学生有效的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适量的为学生添加"辅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B层学生教师可完全按照教科书制定教学目标,使B层学生吃透教科书内容;而C层学生,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制定的简单一些,逐渐消除差等生对于高中语文的恐惧心理[3],就像一则小故事里说的:有一只小毛驴非常懒惰,主人只好动脑筋想办法,在小毛驴头上绑一根杆子,上面拴着萝卜。小毛驴为了能吃到萝卜不停的向着萝卜前进,离萝卜永远只差一步的距离,这根萝卜是小驴前进的动力。学生也是同样的,只有将教学目标制定的触手可及,才能使学生有不断前行的动力。
2.3考试测验分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测验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测验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亦可使学生了解有哪些知识点尚未"吃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需对学生的测验内容进行分层,优等生与差等生做相同的题目会导致优等生自满、差等生自卑的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前行,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考题。例如:教师在设计测验试题时,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而定,A层学生出难题;B层学生正常出题;C层学生出易题,该出题方式可使学生的卷面成绩达到理想,增加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奋进。
3.结束语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同等难度的教学内容,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而在运用了分层教学法后,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因此,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寒.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才智 2014年17期
[2]王梁钰.浅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J]. 才智. 2016(02)
[3]孙艳静.谈高中语文如何实施高效课堂[J]. 学苑教育 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