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代青年学生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高校学生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高层次理论学习型社团组织,承担着引领校园政治文化,广泛发动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践行先进理论的重要使命。本文详细介绍了吉林农业大学学生理论社团的现状和工作开展情况。
【关键词】吉林农业大学;学生理论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一些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舆论随之而来,致使部分学生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思维方式不成熟,价值取向务实功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现象。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理论社团不仅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有浓郁兴趣和爱好需求的大学生群体凝聚在一起,更在不断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依靠自学组织的先导作用进一步扩大先进理论的影响力、覆盖面和指导作用。高校理论社团不仅是培养青马克思主义者的组织保障,更是党团组织凝聚先进青年的重要载体。
1 当前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高校在扶持理论社团建设方面都有较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共性问题:
1.1 高校对学生理论社团的顶层设计欠缺
在高校转型改革发展的现阶段,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视不足的现象,对理论社团发展缺乏足够的顶层设计、专业的师资指导和配套的设施保障。因此,加强理论社团建设,需要形成自上而下完备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后勤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1.2 理论社团学习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
目前,常规性理论社团学习内容略显陈旧,学习形式单一,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导致部分学生易产生“谈理论色变”情绪。唯有选取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表现形式,进而提升吸引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带进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理论,方能破解学习理论的“枯燥”印象。
1.3 青年学生对党的先进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研究不深入。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一些青年产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的兴趣不够浓厚,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理论知识对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误区,对研究理论缺乏主动性,或存在抵触情绪,缺少对组织的归属感和政治认同感,无法由传统的“被动灌输”过渡到“主动学习”。
1.4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当前的学生理论社团,大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有的社团只是以学习为目的,有的实践活动形式趋于模式化、固定化,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没有充分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搭建平台不多,实践体系单一,缺乏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手段,没有达到循序渐进,相互促进实践育人的目的。
1.5 内部监管松散,长效发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理論社团是课外社团,不受学分等管理机制约束,存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松散,人员随意流动,活动趋于形式的现象,很容易导致会员对社团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因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转考核机制,注重激发学生管理者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大幅提升其管理潜能,规范管理,奖惩得当是保持其凝聚力的关键。
2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吉林农业大学在扶持学生理论社团发展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理论学习与理论践行有机结合的育人之路,在理论社团的辐射带动下,在全校形成了理论研讨、理论践行的浓厚氛围。
2.1 发展现状
伴随着党的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学校先后成立了大学生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践行社、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团等大学生理论社团,2012年成立了青年学习践行特色理论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联合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学习理论 躬身实践”为社训,以“理论研讨、科技传播、智惠三农”为宗旨,致力于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强科技兴农意识,强化学术科技本领,为全面促进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社会服务提供理论保障。
2.2 主要做法
2.2.1 加强组织保障,推动社团良性运转。
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联合会领导小组,对社团发展进行总体谋划设计和具体指导落实。在全校构建了校、院、班三级的组织体系,下设特色理论研究会、特色理论践行会,新媒体中心,各部门各尽职能,相互协作,相互促进。
2.2.2 完善制度保障,树立良好机制导向。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学生理论社团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及一整套社团规章制度、条例和活动规范,形成完善的社團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吉林农业大学青年学习践行特色理论联合会章程》、《吉林农业大学青年学习践行特色理论联合会院级分会考核制度(试行)》等规章制度,将学生理论社团发展建设列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从战略全局高度和基层实施落地层面均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
2.2.3 落实人员保障,选优配强师资团队。
特色理论研究会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优势,聘任30余位理论功底深厚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活动计划,指导社团各项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将青年专业教师以会员身份纳入联合会中,充分凝聚青年教师骨干力量。在理论社团构建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中,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研习理论、参与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发挥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理论社团举办的青年教师交流研讨会等活动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促进学术融合。
2.3 基本经验
2.3.1 围绕主题,拓展渠道,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理论社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下政治热点,由班主任定期为校、院、班三个学习层面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并开展学习状况调研,使学习活动有的放矢。针对会员开展理论培训课程、专题讲座报告、集中学习辅导、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汇报、参与社会调研、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学习形式,采取学员轮换讲解制,打造学生自研模式。编制《思想的火花》优秀论文集,供全校师生交流学习,对现有“两课”内容进行补充,针对理论社团成员开设选修课、沙龙等,以前沿的热点、鲜活的案例丰富理论智库。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将在自学组织的成长状況与奖惩、推荐就业、个人发展等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社团的内在动力。
2.3.2 创新载体,扩大宣传,注重引领学理思潮。
注重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更符合学生关注焦点,活动设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学习成果解决其困惑与实际困难,实践历程锤炼其过硬本领。依托新媒体平台,以最贴近青年的形式传播先进思想,通过大学生理论社团对个人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逐步增强大学生同时,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打造品牌项目、健全互动机制等举措,大力推进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工作,相继开办“红旗飘飘”网站、在微信官方平台开办时政论坛、办网络在线辩论,逐步树立理论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真正吸引和凝聚青年。
2.3.3 拓展途径,强化实践,深化理解践行真知。
通过结合学科专业优势,打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通道,做到知行统一。在实践活动的筹划组织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推行青年教师與学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以集中组队与分散返乡相结合,为长效保障实践效果提供政策依据,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服务基层发展双向受益。在活动设计上,结合农科院校特点,注重六个“围绕”,即围绕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开展以科技支农、企业帮扶、义务支教、关爱民生、挂职锻炼、文化传播、社会调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为促进吉林省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推动我省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多年来,自学组织作为高校中必不可缺的社团,在丰富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坚定青年政治信仰、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理论社团及社会实践工作得到原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的高度评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的亲笔批示,并于2016年7月到校参观走访。因此,继续扶植和引导大学生理论社团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党的理论内化为共识和自觉追求,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尚妍妍(1986-),女,吉林省松原市人。现为吉林农业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部部长。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