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知识、提升技能、积淀素养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力生长的过程。学习力的生长与课程实施是结伴而行的,教师的教学力往往决定了对课程的“理解、重构、实施、评价与研发”的水平,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力的发展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教育是从提升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学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提升教师教学力,给教师以“专业生长”的力量,是直接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关键所在。
20多年来,我们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着力聚焦教师教学力的提升,持续开展了区域性主题式课堂教学研究,在“思考—尝试—反思—再思考—再实践”的教研改革的路上,探索并形成了“深耕式”区域教研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深耕:一种治学隐喻与教研主张
“深耕”原指一种耕作方式。《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耕地深度达六、七寸以上。适当的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收成。俗语“积书须善学,隙土可深耕”,便点明了“深耕”作为治学的一种隐喻。以“深耕式”来表达玄武区的区域教研主张,就是要突出教学研究的根在课堂,研究的过程要从形式走向实质,从外围走向内核,从碎片走向整体,从分散走向聚焦,使课堂教学研究越来越具有扎根性和生长性,教师素质得以提升,教学效能显著提高。
1.实践是“深耕式”区域教研的丰厚土壤
我区倡导草根式的研究,强调“行政统筹、四位一体、区校协同”,从教育局到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系统,大家一起参与研究,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问题的研究者、深耕者。我们把教师看作积极主动发展的个体,相信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引领教师将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方面进行融会贯通,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成长。
2.问题是“深耕式”区域教研的有效抓手
我们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实践性与反思性,始终聚集课堂,以解决课堂的真问题。从2004年到2009年,全区开展了“四边”(学生边学边练、质疑互解,教师边导边教、归纳提升)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形成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导、教、学、练”的经验。2009年初,我们再次调研论证,进行了“三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质量)“五优化”(目标、问题、互动、体验、评价的优化)为主题的新一轮研究。“三全”的目标要通过“五优化”的措施来达成,逐步实现了新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结构的优化。2014年底,聚焦学生学习力的生长,我们又进行了聚焦“儿童理解”的新三学(理解学生是基础,支持学习是重点,提升学习力为核心)的探究,每五年为一个周期,聚焦问题,举全区之力,整合人力资源,解决当时区域教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区域性教学研究的新突破。
3.儿童发展是“深耕式”区域教研的主要目标
我区课改的区域性探索,始终坚定不移地传承与发展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这里的“童心”,首先是理解、尊重、欣赏、信任和激励儿童,要像斯霞老师那样“想儿童之所想,急儿童之所急”;这里的“爱”,是支持学习,提升学习力,把课堂教学与改革的研究定位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近十多年,我们先后开展了“聚焦学习方法、聚焦课堂要素、聚焦儿童理解”的课堂教学研究,其价值导向始终凸显儿童本位,让儿童居于学习的中央。
深耕研究:教学力生长的必然举措
聚焦教学力生长,我们强调了4个融合,即区域行政领导决策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区域层面上的教研与科研的融合、专家引领性研究与学校课堂实践的融合、教师的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探索的融合。我们还抓住了问题聚焦—理论学习—建立概念—形成假设—实践探索—分析反思—提炼分享等6个环节,每一位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有解决问题的责任,也有分享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解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建构研训一体模式
我们构建了“主题系列活动推进区域教师发展”的教研模式,以区域学科教师团队为主体,教研室作为教研活动开展的指导者、协助者、协调员,主要负责确立活动的主题、方式及内容,以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形成了将问题、主题、研讨、培训四者有机结合的“学—研—练”教研模式。我们近期开展的“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便是这一模式的样本。
内涵:让课堂离儿童更近些。
“新三学”即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是在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出的。
行动:专家介入,促进研究的科学化。
“新三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如何超越技术层面,超越课堂的视野来开展研究呢?我们走的是“专家介入式”的研究路径。一是多重论证,建构基于儿童理解的课堂文化。教研室依托专家的指引,重读教育学经典,在深层次的互动对话中,提升对教学、儿童、课堂的理解,探寻理解儿童的路径,积淀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文化理解。二是以课标为本,开展学科核心知识与素养的研究。教研室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基于课程标准,深入开展学科课程标准的研习。三是工具支持,进行指向教学质量的深度反思。关注研究成效,注重普及与应用。
突破:追寻儿童成长的教学自由。
亚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理论的核心,就是人的自由发展。”“新三学”的研究,重在引领教师超越自我,超越课堂,回归常识,寻找为儿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的学习情境。一是明确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把握学科系统知识,理解学科思维特点,筛选最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促进儿童的多重发展。二是寻找突破传统教学设计的自由路径。回归学科,回归儿童的发展成长,帮助教师突破“40分钟”课堂的边界,走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课堂学习就是学科学习的误区。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需求、学习的环境,开放而自由地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学习课程。
2.开展学科建设行动
“学科建设行动”是用系统论的思想来勾画区域学科教、研、培一体化建设的行动,既是学科研究行动,也是教师培训行动,更是教学改革行动。教研培训人员要有全景式视野,既要立足学科,追寻学科本质,又要眼中有教师,带领教师构建属于自己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更要心中有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学科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
(1)行动方案建设
各学科首先对本学科的课程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管理、资源应用管理等有效做法及未来发展预测作发展性评估调研,提出学科中长期及短期建设的愿景与规划,然后从“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质量保障、学科团队学习、学科特色项目”等五个方面确立学科建设具体内容及相应举措。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区域学科发展状况,从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研究并制定“学科建设行动”方案,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并在实践中逐步调整与完善,打造价值指向明确、操作路径清晰的学科建设特色,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2)学科规程建设
在学科教研实践的过程中,各学科通过制度规约、流程管理,确保教研工作的优质高效。例如语文学科“四维规约”,围绕“智慧地教,轻松地学,主动地研,多元地评”,叩问家常课的四个问题:一是带学生学什么(学习内容问题)?二是把学生带到哪里(学习目标问题,学到什么程度)?三是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四是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学习效果评价问题,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五个有”,即有主题策划,有课堂呈现,有研讨互动,有理念学习,有经验分享。
(3)学科联盟建设
我区在整体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小班化”“副职校长Club”“学科特色”等组建了多个区域联盟。例如建立不同音乐特色的校际联盟,以合唱联盟、器乐联盟、戏剧联盟、舞蹈联盟、特色联盟为五大主题,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分享优秀团队的经验,以满足不同教师、不同学校的发展需求。我们还重视骨干团队的引领,为有热情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带来专业的力量。我们更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讨论为纽带,跨学科和跨校整合研究力量,构建一支复合型的研究群体,努力实现区域内各学科特色项目的共同发展。
3.开发工具支持研究
我区的学科研训团队着力于引领教师积极开发各种教学研究的工具,通过全体参与的“问卷调查—抽测评估—分组研习—效果跟进”,促进教学理解力的提升。
我们连续三年推进“课程标准解析”质量测评研究,利用多种测试方式,对教师“课程标准研习”的活动效果、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能力”分解、基于标准的课时及单元练习设计能力进行效果评估和行为跟进。我们在专家的指点下,立足常态,研制教师课程重构自评量规,开展了“儿童认知目标双向细目”的研究与论证。我们还引入首都师范大学COP大数据课堂分析技术,以数学的《可能性》、音乐的《亚克西巴郎》为例,用计算机采集“师生活动、教学模式、有效提问、教师回应、对话深度”等教师教学关键行为的数据,并与大样本常模进行比照,发现优点,寻找改进空间,教师们逐步明晰了课堂上“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如何学、学得如何”,提升了“目标、内容、评价”的匹配一致性。
4.创新前置教研方法
以“教师能力生长”为核心的教研方式变革,关注教师作为学习者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能力,前置了教研的时空。我们精心设计教研前置性学习单,引领教师明确教研目标,带着思考而来,全身心浸入教研学习场,参与研讨,积极分享,带着收获和反思投入新一轮的实践。这种前置性反思—浸入式教研—现场思辨的教研方式,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5.培育校本教研文化
“以校为本,区校一体”是我区坚持数十年的教研方式之一。教研人员深入各小学实践,引领校本研修,沿着“发现亮点—重点培育—梳理经验—搭建平台—区域推广—反思提升”的路径,开展教学研究。教研室牵头红山小学、立贤小学、同仁小学、北京东路小学,开展了区域间、校际间多轮次的“基于能力种类的目标分解”的研究,多名骨干教师领衔,形成了1-6年级具有玄武特质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目标。借助于预学单、追问本、课前小研究、导航卡、数字化学习等载体与平台,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培育了健康的校本教研文化,使研究成为习惯,使分享成为常态,为区域教研品质的提升助力。
回顾我区“深耕式”教师研训方式的变革,我们相信,坚持,就是一种力量。因为坚持,区域深耕式主题教研走过了22年,教研的转型发展植根于自下而上的实践土壤,始终聚焦问题,持续实践研究,提升的是课堂,内核聚变的是教师教学力的生长。
(丁青,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210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