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娥,赵敏慧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创新与创业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秀娥,赵敏慧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
在回顾创新与创业研究文献,重点分析熊彼特、德鲁克、提蒙斯和爱迪思的创新与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创新与创业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创新与创业关系模型及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创新与创业理论研究及中国如何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展望。
创新;创业;创新驱动
近年来,创业与创新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及实业界的关注。关于创业研究,早在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Cantillon将“entrepreneur”(创业者)一词作为术语引入学术界,引发了学者们对创业活动的相关研究。Knight认为,创业的本质在于创业者以一定资本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1]。Chrisman认为,创业即新企业的创建[2]。Dollinger则整合了多位学者的定义,认为创业就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为获利或成长而创建新型经济组织的过程[3]。创业研究并不仅限于如何规避风险创办新企业,创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受机会的制约,要求创业者有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4]。普遍认为,“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34年提出,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5]。之后,众多学者对创新展开了深入研究,认为创新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创造财富[6]。因此,创新过程的核心是识别机会、寻找资源、发展新企业和创造价值[7]。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研究的范围日益拓展。例如,科学技术领域的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8];政治领域的制度创新或创新驱动政策[9];经济学领域的未来服务产业创新[10-11];管理学领域的新商业模式或创新战略[12-14]。尽管不同研究领域涉猎了创新的不同内容,但由于创新研究的跨学科发展,并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能够整合创新众多的研究流派[15]。
创新与创业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创业是实现创新的一个过程。尽管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创新与创业进行了诠释,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尚未发展出一套被人们所公认的创新创业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Joseph Alois Schumpeter与Peter F.Drucker的创新与创业理论、Jeffry A.Timmons的创业过程理论以及Ichak Adizes的企业成长理论回顾开始,深入探究创新与创业及其关系。这四种理论是当今世界上关于创新与创业研究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因此,探究这四种理论不仅有利于整合创新与创业研究流派、构造创新创业研究框架,还能够解释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原因及深层次意义,为建设“创业型国家”“创业型社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JosephAlois Schumpeter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创新和创业的概念是Schumpeter对经济学最独特的贡献[16]。Schumpeter的创业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阶段的“第一创业理论”;晚期阶段的“第二创业理论”。
1.1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Schumpeter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Schumpeter将创新分为以下五类: 推出新产品或已知产品的新种类;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或产品新销售方式;开放一个新市场;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出现新的产业结构,如创造或破坏垄断地位[5]。Schumpeter把创新过程分为四个维度,即发明、创新、传播和模仿。在经济发展初期,传播和模仿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1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生产经营者意识到开发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供应链、新市场或新产业结构将比对技术或产品的简单复制、模仿更具盈利潜力时,各种形式的创新便会受到大力投资。由于大量的创新研发打破了原本的产业垄断,并极大地推动了创业与就业,因此此时创新便一跃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点[18]。根据Schumpeter的理论,经济(或产业)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内不断改革、变化的,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19-21]。因此,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为没有不断的破旧立新,取而代之的将是永恒的模仿,经济的停滞不前。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主要关注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技术模仿与产品效益,但当经济发展到现今阶段,尤其在国家大力推动经济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时刻,更应重视创新带动投资和就业,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Schumpeter还将动态企业家理论引入其研究。Schumpeter认为,企业家的活动借用了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发明,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投资、增长和就业机会[19]。“企业家”是创新的核心,因为新发明或新想法必须通过企业家的影响实现其价值。换言之,当企业家作为改革者发挥其创造功能时,创新才能有媒介依托实现“创造性破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Schumpeter还认为,企业家的主要功能是将现有资源合理分配于“新的用途或新的组合”,且这种功能是唯一的,在经济发展史上起着决定性作用[20]。
1.2 Schumpeter的创业理论
Schumpeter的早期理论十分重视企业家研究,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也是Schumpeter研究的重点。在“第一创业理论”中,Schumpeter认为创业就是创新,也是创新的实现形式。在“第二创业理论”中,Schumpeter将企业家的概念上升到国家层次,极大地扩展了创业活动研究的范围和价值。
1.2.1 第一创业理论
在Schumpeter的早期“第一创业理论”提出前,学界关注的企业家概念只是生产或贸易的组织者或管理者、雇主和单一资本所有者。如首次使用“企业家”一词的Richard Cantillon,首次推出“企业家”特征概念的Jean Baptiste Say,以及继承并发展了Adam Smith企业家理论的Leon Walras、John Bates Clark和Alfred Marshall等经济和管理领域的顶级研究学者。而Schumpeter的“企业家”概念是关于企业家功能特性的。Schumpeter认为,企业家可以是一个没有资本的人。除了公司创造者或生产资料管理者之外,那些通过银行贷款购买生产工具以创造“新组合”的个体也被Schumpeter称为“企业家”。同时,Schumpeter在创业活动研究中只关注与创新相关的企业家功能。
Schumpeter认为,创业活动并不限于生产或贸易的管理与组织中。企业家的创业活动包括使用未尝试的技术制造一项新商品、以新的方式改造旧产品、开辟材料的新供给来源,以及为产品提供新出口供应渠道或重组产业等。企业家的创业就是充满信心的创新,超越熟悉的范围界限,组织新行动。Schumpeter的企业家概念甚至更相当于“创新者”的概念。而创新者若要时刻保持创新,便未必会获得利润。于是,Schumpeter认为,没有人是终身的企业家,也没有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是企业家。因此,创业并不是开办公司或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创业更相当于一种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或者对于个人而言,他的任务是坚持严格的打破旧的规制,创造新的传统[19],开创人生新的事业。所以,Schumpeter认为,创业也就是创新。
1.2.2 第二创业理论
Schumpeter后期的创业理论(第二创业理论)开始逐渐与前期创业理论(第一创业理论)偏离[22]。他开始关注组织、国家创业与演化经济学。相比于“第一创业理论”中定义的企业家概念,Schumpeter的“第二创业理论”对个人重要性的关注力度要小很多。探究Schumpeter的“第二创业理论”,可从其发表的四篇代表性文献入手:TheCreativeResponseinEconomicHistory(1947);TheoreticalProblems:TheoreticalProblemsofeconomicGrowth(1947);EconomicTheoryandEntrepreneurialHistory(1949);TheHistoricalApproachtotheAnalysisofBusinessCycles(1949)[23-26]。Schumpeter的“第二创业理论”中的企业家概念主要是减少了个人主义,并将之扩展到组织层面[27]。他认为,企业家是一个杰出的个人主义者,而在“第二创业理论中”明确指出企业家并不非得是一个人,国家或组织都可以作为企业家。这是由于Schumpeter认为创业行为是一种功能,可以不依附于某个人来实施,因此,组织、国家也能实现这一功能。Schumpeter还认为,创业行为是经济活动的中介,即创业者既可以是新消费品的供应者,也可以是市场中新生产手段的购买者。Schumpeter结合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创业能够将独特的生产要素或社会资源投入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带动经济繁荣从而使得经济能够保持良性的动态发展。由于Schumpeter从组织、国家、经济等不同角度探讨创业,使得创业的概念与意义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展。
综上,通过对Schumpeter创新创业理论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创新”是在现有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形成“要素条件新组合”。经济越发展,创新的作用越明显,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创新就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实现创新的媒介或依托是创业,企业家只有借助科学家或发明家的创新成果,才能创造全新的投资、增长和就业机会。
第二,“创业”是尝试未知领域、超越熟悉领域的创新,创业是“企业家”坚持打破旧的传统,创造新规则,开辟新事业的活动。换言之,创业也就是创新。
第三,从实现创业功能的角度来看,“企业家”不仅是个人,还可以是组织甚至是国家。“企业家”概念范围的扩大使得创新创业的含义与范围有了新的界定角度,个人、组织或国家都可以借助创新实现创业(创造新事业)。
Peter F.Drucker是享誉世界的管理学大师,他继承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在面对变革时如何实现创新,如何运用创新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最终提出“企业家社会”的概念。
2.1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Drucker坚信,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并且更关注企业家与创新实践[28]。他认为,企业家进行创新实践是企业家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企业家”的概念与其创办的企业规模、性质、所有权,甚至人格特性都无关,那些“专注于创新机遇”并亲身投入于创办新事业的人才是企业家。而创新机遇有七个来源,即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不协调的事件(实际情况与预期不一致)、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认知及意义的改变、新知识(包括科学与非科学)[6]。
Drucker还认为,创新是可以学习的,并且具有目的性。创新不需要天生,天生的创新思维只能诞生一些聪明的创意;创新需要的是训练,从实践中通过创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创新不需要“灵光一现”,更需要发现创新的源泉,遵守创新规则、条件,将思维与发明应用于实践并推广服务于社会。Drucker指出,企业家要对创新的来源进行彻底的思考,因此要走出去多听、多看、多问;创新要有明确的目标,从具体的、小规模的事件开始,并最终取得新领域的领导地位。由于创新是经济与社会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企业家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挖掘自己的长处,禁忌太聪明、太多样化或尝试超越现实的创新[29]。
2.2 创新与创业
Drucker认为,创新如果仅停留在观念、思想和制度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没有借助创业媒介将其付诸实践应用,就没有任何意义。他从新企业、现存企业,甚至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等方面讨论了企业家的创业管理行为。其中,新企业是创新的主要载体,而“创业”行为不仅存在于新企业,还存在于现存的“创业型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中。“创业型企业”是指那些经久不衰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不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杰出管理,而是在组织内建立了一套创新管理机制,被Drucker称为“创业型管理”。创业型管理的内容是通过建立一个最高的管理团队,设定各类管理者(企业家)的工作范围、角色,并以市场为中心制定前瞻性的财务计划、公司章程与战略决策。这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一些拥有杰出企业家的企业,一旦离开企业家个人的管理,便会走向平淡无奇,而另一些企业则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历久弥新的原因。
正由于Drucker淡化了企业家个人的力量,提出了“创业型企业”的概念,其随后的创业研究主体便延展到组织,最后直到提出“创业型社会”的概念。Drucker明确提出创新创业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并指出其推进了社会的发展。Drucker与Schumpeter都认为,政府(或国家)可扮演“企业家”的角色。“企业家”型政府(或创新型政府)的创新便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推出新产品,随后实施一项或多项新政策,最后改善公共服务。由于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30],加之“创业型社会”(或创新型社会)是有目的、有方向和有控制地实现治理社会的目标,因此这种社会类型可以有效避免社会冲突、流血事件或经济危机[31]。于是,构建创新型政府、创业型社会便成了Drucker后期创新与创业理论研究的重点。Drucker强调,没有科技含量的社会创新或政策创新比起科技创新,不但更容易发展机会,且工作周期更短、效益更大、成功率更高[31]。
综上,通过回顾与分析Drucker的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实践,就是创新;而创新是实践的创新,创业是实践创新的表现形式。
第二,创新与创业是可以学习、训练的;创新需要通过创业实践去训练(寻找创新源泉),需要遵守规则。创业更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创业企业则需要“创业型管理”。
第三,基于新知识,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创新,时间跨度大、风险高、成功率小,而没有科技含量的社会创新或政策创新比起科技创新,不但更容易发展机会,并且工作周期更短、效益更大。但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社会创新更像是刀身,科技创新则为刀刃,科技的创新需要创业型社会为其提供发展环境与研发的后盾。加之,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正是企业家创新思维转化为创业行动的结果,因此,理想的创新与创业最终会导致“创新型政府”“创业型社会”的形成。
随着创新与创业理论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从创新创业的内涵、关系以及重要性逐渐转向探讨其实质与具体应用的方面。Jeffry A.Timmons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创业教育的领袖人物,其开发的创业过程模型从最初的产生到成熟经历了30年的时间,对创新与创业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32]。该模型的价值在于,将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创造力植入创业过程,成为影响商机、团队、资源三者平衡的重要因素,从而构成了如今经典的创业过程模型。
3.1 Timmons的创业过程模型
Timmons认为,商机、团队和资源是创业的核心要素,商机是创业过程的核心驱动力,创始人或工作团队是创业过程的主导者,资源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因此创业过程是商机、创业者和资源三个要素匹配和平衡的结果(如图1所示)。Timmons甚至形象地将创业过程模型图中的平衡效果比喻为“杂技表演者在平衡板上表演同时抛出三枚小球并保持小球不落地的特技”[33]。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科技进步等会影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从而造成创业会长期处于一个动态环境中,模糊性和风险将常伴创业者左右。而要摸清市场变化规律,避免创业风险,就需要创始人(创业者)分析企业所存在的匹配点与差距,即分析商机的有利于与不利因素的比重、调查资源的累积与合理匹配的程度、规划与设计团队工作内容等。这便时刻需要创始人(创业者)带领团队,捕捉商机、整合资源和战略规划,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就是创始人的创造力。由于市场动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企业据此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这便需要创始人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带领团队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最终配置和平衡好商机与资源,完成创业整个过程。
图1 Timmons创业过程模型图
3.2 创业过程中的创造力应用
创造力的研究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十分重要[34]。创造力本身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35]。在创业过程中,Timmons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创造具有新颖性与实用性的创意、产品、服务或者流程的特殊能力。由于新企业创建本身就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因此可以说创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某种形式的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是成功创业者(创始人)必不可少的品质[4]。个体的创造力实际上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36]。在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在创业活动的早期,发散性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Timmons的创业过程模型,个体只有借用创造力释放发散性思维,才能更好地认识复杂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进而把握变化的商机并领导团队合理配置创业资源,顺利实施创业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综上,通过回顾与分析Timmons的创业过程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商机、团队和资源是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过程是商业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匹配和平衡的结果。创造力则是创业者在政治、经济、社会影响下的动态市场环境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合理配置与保持商机、团队、资源三要素平衡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第二,创业活动是某种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创造力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创业者识别商机并领导团队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只有释放发散性思维的创造力,才能识别复杂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从而顺利的实施创业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Ichak Adizes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Adizes于1988年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分析了企业的生命历程及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Adizes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于创业研究,并提出企业从孕育初创到盛年阶段的发展均离不开创新精神助力,并给出了创新精神波动曲线与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上下浮动关系。
4.1 创新精神在PAEI中的地位
PAEI是Adizes提出的保持企业健康成长的四大角色的支持: 实现企业目标(perform the purpose of the organization,也称执行功能);行政功能(administer)、创新精神(entrepreneurship);整合角色(integrating)。PAEI四种角色实际上解决了做什么(P)、怎么做(A)、何时做(E)、谁来做(I)的管理内容,及如何进行决策的基本问题。Adizes认为,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是创新精神和CAPI的函数,即高度的创新精神和CAPI可以使得企业既灵活又可控(可预测)[37]。他根据企业灵活性和可控性的状况,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与死亡几个阶段。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创新精神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的诞生、成熟与老化都与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因此,Adizes认为,创新精神(E)先于执行功能(P)并决定着(P);执行功能(P)必须完成的任务决定了行政功能(A)。由于创新精神(E)决定着执行功能(P),因此行政功能(A)也是从创新精神(E)中派生出来的。整合角色(I)也跟行政功能(A)一样,是由执行功能(P)决定的,但最终是从创新精神(E)中派生出来。Adizes认为,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当创业者整合资源并开始承担创办新企业的使命时,创新精神便诞生了,企业也就随之诞生;当创业者成为企业领导者坐享企业收益而不思进取时,创新精神便消失了,此时即使企业的某些部分还在发挥功能,但是企业已经脑死亡了。[37]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创新精神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信号,必须加以监控。Adizes还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与创新精神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生命周期中的E(创新精神)
4.2 创新精神在企业成长阶段的演变
在将企业生命周期运用于创业研究时,初创企业从孕育到盛年的阶段,创新精神总是上下浮动。这是由于创新精神对企业而言,是渴望值与期望值差异的函数:
总体而言,当一个企业的渴望值比其预期值高时,它是年轻的企业,想要获得成功,不仅要靠运气,而且要靠创新;当企业的期望值低于其预期值时,它便开始走向衰老,对创新的预期开始减小。在初创企业的成长阶段,企业处于孕育期,所以创新精神(E)非常高,因为创造力、诱惑力、想象和承担风险的愿望极大地激发着创业者去创新,从而企业才能够诞生并进入发展阶段。当企业走向婴儿期,创业者承担风险的愿望会越来越低,因为此时的创业者并没有时间去考虑创造(创新),更多的是考虑稳定企业,保存企业。初创企业从婴儿期发展到盛年期,创新精神(E)的需求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因为此时的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必须随着市场、消费者需求、动态环境的变化而改革以前束缚企业发展的规章程序,推出新产品以求企业创新与发展变革。在企业从盛年期走向稳定期最终发展到贵族期的过程中,创新精神(E)便成为左右企业是否能够良好发展甚至是否存续的关键,因为不具有创新精神,不求进取的企业是无法生存下来的。若企业在贵族期到官僚期阶段仍不具备创新精神,企业便注定会走向死亡。
综上,通过回顾Adizes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创业者在筹备创办企业最初,由于必须拥有创造力并能够承担风险才能创办企业,此时创业者的创新精神(E)值最高。从企业的孕育期到婴儿期,为求得企业稳步发展使得创业者的创新精神(E)值开始下降,但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业者必须为预测未来变化做足创造性的准备,因为想象未来的发展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便意味着企业从婴儿期到盛年期的发展均离不开创新精神助力,且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第二,企业依靠创新精神的诞生而被创造,创新精神的消亡也注定了企业的消亡。创新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其值是考察企业能否继续存续的指标。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有助于市场创新、提高就业率提升国家建设质量和实现发展目标[38-39]。对个体而言,创业是创造新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创业者创造的新经济活动能够创造价值、财富和就业机会[40-43]。而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其涉及科技、制度、市场和服务领域等,对个人和经济影响都十分巨大[44]。可见,创业与创新的理论研究极具价值且研究跨度极广。正因如此,创新与创业的研究便长期处于视角多、跨度广、多维度的“面”上,各学科间对其的研究深度也参差不齐。因此,亟须将创新与创业的研究提炼出最具价值、最有影响力且能够应用实际的经典理论,将理论联结成“线”,形成清晰的研究脉络,去粗取精。于是,分析、探究与发展Schumpeter、Drucker、Timmons与Adizes关于创新与创业的研究便极为必要。这四位学者璀璨的智慧及扎根实际的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学者提供创新创业政策的理论支持,也为预测世界创新与创业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探讨目前主流创新创业研究与重点剖析四位学者经典的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后,得出下述结论与启示。
5.1 创新与创业的内涵及其关系
根据Schumpeter的创新创业理论,“创新”是在现有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形成“要素条件新组合”。而“创业”是“企业家”坚持严格的打破旧的传统,创造新的规则,是一个人、组织或国家开辟新事业的活动。创业是创新的一种体现。Drucker进一步明确了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认为创新是实践的创新,创业便是实践创新的表现形式。Timmons的创业过程理论与Adizes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深化。Timmons认为,创造力是创新的一部分,创造力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dizes认为,企业随着创新精神的诞生而诞生,一直伴随其成熟或消亡,是创业存活的关键要素。可见,创新与创业关系密不可分。狭义上,创业是指个人或组织创建一个新的企业;广义上,创业是指主体创造新事业的过程,该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国家。创新就是打破旧传统,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其价值体现在创业上。
综上,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体现如下: 二者既可以是一种包含关系,如创新是创业的本质与内核,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外壳;二者也可以是一种共存关系,如创新的价值必须通过创业来体现,创新需要通过创业实践去训练(寻找创新源泉)并遵守规则(创新的原则与条件),持久创业的基础源泉是创新,创业最终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创新。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密切,是由于创新只有通过“企业家”的创业行为才能真正地实现、传播与产生价值,如同发明家的发明如果没有企业家介入投入生产,那么这种创新也不过是一种“聪明的创意”,并不对社会产生真正的价值。由此,提出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模型图如图3所示,创新是伴随创业从发生→发展→成熟或消亡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创业的内核;而创业则是创新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
图3 创新与创业关系模型图
5.2 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
由于创新与创业之间是一种包含或共存的关系,因此可将创新与创业视为一体来研究。同时,创新与创业主体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加之企业家创新思维转化为创业行动的结果能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驱动力转型与社会发展,因此在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中必须加入“创新型国家”“创业型社会”的概念。根据Schumpeter的创新创业理论,“企业家”不仅是个人,而且可以是组织或国家。“企业家”主体范围研究的扩大影响了Drucker的“企业家”概念,Drucker据此将创新创业理论中的“企业家”角色变为政府,将“创业型管理”变为政府制定政策管理国家的职能。由于Drucker认为创新与创业是可以学习的,因此政府可以学习如何领导、构建“创新型国家”“创业型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创新创业也需要通过实践训练(寻找创新源泉),需要遵守规则(创新的原则与条件)。根据Timmons的创业过程理论与Adizes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业型社会”,需要动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创造力识别创新机会,政府需要引导每个组织及个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而在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创业中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精神。综上,得出如图4所示的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
图4 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
5.3 创新与创业研究及对中国创新创业政策的启示与展望
根据创新与创业关系研究,创业与创新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由于创新发明创造只有通过创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建议以后的研究将创新研究主要放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创新研究流派,使创业更加容易走向成熟,创新得以实现其价值。或将创新与创业整合在一起研究,落实创新创业理论建设,加快创新创业学科发展,形成公认的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流派,解决创新研究领域过广、创业研究缺乏实践的缺陷。
根据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驱动型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向创新驱动型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创新创业整合模型能为我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政策提供最有力的理论支持。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根据人均GDP及初级产品占出口份额将经济体分为三个层次: 要素驱动型经济体(elements driven economy)、效率驱动型经济体(efficiency-driven economy)和创新驱动型经济体(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总体而言,中国属于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处于效率驱动阶段,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对规模经济的依赖,资本密集型大型企业更占优势。但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增加值为341 56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3%,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45]。这说明,中国经济体正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变,因为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后,知识密集型企业占据主导,且服务部门(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张。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后,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是计划在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之所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转型、就业压力以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依据《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年度全球报告,创新水平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高创新水平有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使企业走向成熟,反过来也会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根据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创新与创业对一国经济影响巨大,且最终会促使“创新型国家”“创业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创新创业研究整合框架能够为我国创新创业政策的下一步走向指明方向。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政策大力出台的背景下,提出下一步在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或“创业型社会”,从国家、全社会层面激发国民创新创业。国家型、社会型的企业家也应借助创新创业,学习如何寻找创新源泉并遵守创新规则,为了“创新型国家”或“创业型社会”的存续始终保持创业精神、创造力与创业实践,最终落实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战略。
[1] 富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王宇,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6.
[2] Chrisman J J. The influence of outsider-generated knowledge resources on venture cre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9,37(4): 42-58.
[3] 马克·多林格.创业学——战略与资源[M].王任飞,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4] Timmons J A,Spinelli S.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M].New York: McGraw-Hill Co.,2007: 246.
[5] 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J].Harvard Economic Studies,1934,25(1): 90-91.
[6] Drucker P F.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76(6): 13-15.
[7] Tidd J,Pavitt K.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M].New York: Wiley,2010: 260.
[8] Huarng K H.Essential research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5): 451-453.
[9] Henrekson M.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and human flourishing[J].Small Bus. Econ.,2014,43(2): 511-528.
[10] Parellada F S,Ribeiro D,Huarng K H.An overview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futur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1,31(1): 1-6.
[11] Wu C.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 modeling of high tech produc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1): 1229-1233.
[12] Huarng K H.A two-tier business model and its realization for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12): 2102-2105.
[13] Kim S H,Huarng K H.Winning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products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1): 1147-1150.
[14] Lewis M W,Welsh M A,Dehler G E,et al.Product development tensions: exploring contrasting styles of project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3): 546-564.
[15] Huarng K.Entrepreneurship,process innovation and value creation by a non-profit SME[J].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2): 284-296.
[16] Grebel T.Neo-schumpetarian perspectives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Chapters,2007,58(1): 147-158.
[17] Jones B A.Knowledge Capitalism-Business,Work,and Learning in the New Econom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01-102.
[18] Freem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M].New York: Frances Printer Publishers,1987: 278-279.
[19] 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12)[M].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4: 61-116.
[20] Schumpeter J A.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M].New York: McGraw-Hill Co.,1939: 393-401.
[21] Schumpeter J A.Postwar Economic Problems[M].Stanford: S.E.Harris,1943: 788-790.
[22] Swedberg R.Schumpeter: A Biography[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59.
[23] Schumpeter J A.The creative response in economic history[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7,7(2): 149-159.
[24] Schumpeter J A.Theoretical problems: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7,5(7): 1-9.
[25] Schumpeter J A.Economic theory and entrepreneurial history[J].Harvard University,1949,8(11): 38.
[26] Schumpeter J A.The Historic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Cycles,1949[C].Chicago: Conference on Business Cycles,1951: 47-63.
[27] Clemence R V.Essays on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s,Business Cycl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pitalism[M].New Brunswick,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9: 341.
[28] 陈春花,陈鸿志.德鲁克管理经典著作的价值贡献[J].管理学报,2013,10(12): 1860-1867.
[29] Drucker P F.Managing oneself[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77(2): 64-74.
[30] 邵明路.德鲁克: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J].企业研究,2015,10(10): 14-17.
[3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64.
[32] Ribeiro D E,Huarng K H.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knowledge industri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4(11): 1224-1228.
[33] 杰弗里·提蒙斯.创业学[M].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41.
[34] Proctor R A.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in the management field[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2(4): 223-230.
[35] Amabile T M.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8,10(10): 123-167.
[36] Chan J,Schunn C.The impact of analogies on creative concept generation: lessons from an in vivo,study in engineering design[J].Cognitive Science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14,39(1): 126-155.
[37] 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睿,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38.
[38] Shane S A,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6(1): 217-226.
[39] Huarng K H,Ribeiro D E.Developmental management: theories,methods,and applications in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and sense making[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5): 657-662.
[40] Huarng K H,Yu T H.Entrepreneurship,process innovation and value creation by a nonprofit SME[J].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2): 284-296.
[41] Avlonitis G J,Salavou H E.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f SMEs,product innovativeness,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5): 566-575.
[42] Ribeiro D E,Peris M.Subsidizing technology: how to succeed[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1): 1224-1228.
[43] Yu T H,Huarng K H.Entrepreneurial firms’ wealth creation via forecasting[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3,33(9/10): 833-845.
[44] Wu C W,Huarng K H.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 743-747.
[45]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view and Prospect
Zhang Xiu’e,Zhao Minhui
(School of Busines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alyzes comparatively the theori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Schumpeter,Drucker,Timmons and Adizes,and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n it establishes a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Finally,it analyzes the limitation of current researches,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for further implementing domestic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ies and achiev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driven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2016A15);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大学生创业机制构建研究”(2015ZDPY10);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15XZD058)。
张秀娥(1963— ),女,吉林东丰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 创业管理;赵敏慧(198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创业管理。
F27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