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静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体检科, 贵州 毕节, 551700)
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职业病影响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杨静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体检科, 贵州 毕节, 551700)
关键词:煤矿; 新型能源企业; 职业病; 影响因素
煤炭行业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行业,同时也是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行业,粉尘、有毒气体、噪声、振动及高温、高湿等因素均为危害职业健康的高风险因素[1],其中尘肺病是煤炭相关企业员工最严重的职业病。由于尘肺病发病慢、病程长,容易被企业管理者甚至患者本人所忽视[2-3]。重视煤矿相关企业员工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并针对发病影响因素采取防治措施,对控制职业病发病率,保障劳动者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对1 118例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1 118例,均为男性在岗员工,且上岗前体检均为健康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36.87±7.35)岁,其中23~30岁55例(4.92%),31~40岁326例(29.16%),41~50岁656例(58.67%),51~60岁81例(7.25%);工龄最短16个月,最长21年,平均工龄(7.86±2.35)年,其中1~5年269例(24.06%),6~10年665例(59.48%),11~15年167例(14.94%),16~20年17例(1.52%);工种包括采煤工472例(42.22%)、掘进工435例(38.91%)、搬运工98例(8.77%)、辅助工62例(5.55%)、电钳工51例(4.56%)。排除工龄不足1年及上岗前有既往病史者。
1.2方法
告知患者需要体检的项目及体检前注意事项,体检前准备工作均符合体检要求。体检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体检项目除内外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胆、胰、脾、肾彩超外,还包括听力检查、高千伏胸片及肺功能检查。
1.3相关因素调查方法
参考晋记龙等[5]文献资料,结合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的情况,设计调查表对年龄、工龄、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管理措施、宣传力度、预防措施、监测等方面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录入数据,计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118例参加体检的企业员工中,检出各类疾病631例,检出率56.44%,包括: ① 胸片异常116例,检出率10.38%,其中可疑尘肺病45例(4.03%),肺纹理增粗88例(7.87%),其他肺部疾患17例(1.52%)。② 肺功能异常16例,检出率1.43%。③ 血压异常283例,检出率25.31%,其中轻中度高血压234例(82.69%),重度高血压29例(17.31%)。④ 心电图异常64例,检出率5.72%,其中心肌缺血35例(54.69%),房室传导阻滞17例(26.56%),早搏7例(10.94%),心动过缓5例(7.81%)。⑤ 实验室检查异常126例,检出率11.27%,其中血常规异常58例(5.19%),尿常规异常68例(6.08%)。⑥ 听力异常26例,检出率2.33%,其中听力损伤21例(1.89%),耳聋5例(0.45%)。
不同年龄、工龄、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管理措施、宣传力度、预防措施、监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粉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管理缺失、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不到位、监测缺失等均为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诱发职业的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职业病原因单因素分析结果
3讨论
3.1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3.1.1粉尘:粉尘是煤矿及其相关企业员工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因素。煤矿的生产环节包括井下回采、掘进以及运输等过程,均会产生粉尘,如防护措施不当,会吸入大量粉尘,且随着时间延长而累积,导致呼吸系统损伤,日久可导致肺功能下降、肺气肿等肺部病变,最终导致尘肺病的发生[6]。其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进展除了与吸入粉尘的时间、浓度、粒度及吸入粉尘中所含的游离二氧化硅数量有关外,还与工作环境、发病者本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7]。本研究结果可见,1 118例员工中胸片异常及肺功能异常者共检出132例,其中可疑尘肺病检出率高达4.03%。
表2 煤矿及新型能源员工职业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2噪声:煤矿企业员工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如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易导致听力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职业性耳聋。有研究[8]表明,噪声严重时可导致耳聋外,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严重影响,可导致员工长期精神紧张、消化不良甚至心率不齐等[9]。本研究结果可见,1 118例员工中,因噪声导致听力异常检出率可达2.33%,因噪声致聋者为0.45%。
3.1.3有毒有害气体:煤矿井下作业时,爆破及煤尘爆炸等生产环节导致大量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加之岩层裂隙、空洞以及矿层间的地下水或腐烂木材与硫化物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增加了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10]。二氧化硫、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均为刺激性气体,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浓度升高则危及全呼吸道,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从而导致机体缺氧,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组织[11-12]。
3.2煤矿及新型能源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影响因素
3.2.1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不到位:煤矿及其能源相关企业目前都按规定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并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职管理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但仍有部分煤矿及相关能源企业未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员工上岗前后及在岗期间未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的企业甚至把普通健康体检视为职业健康检查。部分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技术水平低,缺乏管理知识,难以正规、有效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十分不利。
3.2.2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员工上岗前均能进行安全培训及职业卫生宣传,但由于部分企业只注重表面文章,只通过悬挂宣传标语、集体讲座、开卷答题等措施进行培训,或仅通过突击的方式应付检查,使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员工对职业病的危害及其后果缺乏正确认识,因而在工作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甚至不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2.3职业病预防措施落实不彻底:部分企业未有效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除尘防护设施及检测设备,且对现有设备不能及时维修和更新,防尘设施落实不到位,或虽有防尘设施但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除尘,导致除尘效果不达标等,甚至粉尘严重超标,使职业病预防工作达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
3.2.4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监测不到位:由于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不到位,导致其对自身作业环境中所具有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不到位,检测项目不全面,监测步骤不规范,监测频次不符合规定等。如对粉尘进行监测时,部分企业仅对粉尘总含量进行监测,但并未具体监测呼吸性粉尘及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有的企业监测粉尘含量时选择的时间、地点都是在非正常工作情况下,因而无法体现真实的危害因素[13]。部分企业检测过程中仪器操作不规范,因而检测数据严重失真,而部分企业忽视噪声监测的重要性,没有开展噪声监测[14]。
3.3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3.3.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法规:要求所有煤矿及其相关新型能源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法规,务必使所有企业员工能够真正享受到职业卫生保障,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保有法可依。此外,应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力度,督促落实预防措施,对缺乏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企业甚至拒绝为员工提供健康查体服务的企业必须给予严惩,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3.2加大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在企业所有员工中深入、彻底地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除了集体讲座及宣传材料外,还可通过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学习职业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积极性,加强个人防护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员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防护意识,认真按要求落实防护规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3.3大力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企业应积极增加职业病防治资金投入,积极引起先进的技术及设备改善工作条件,落实各种先进的粉尘防护措施,提高工作环节及个人的防护水平[15]。
3.3.4健全企业员工健康档案:为所有企业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对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上岗前尤其加强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并在上岗前后及在岗期间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潜在危险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启立. 2008-2012年淮南市新诊断尘肺病例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 32(1): 14.
[2]孙志刚, 宋金燕, 沈毅. 2001至2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尘肺病例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4, 32(9): 684.
[3]邢军. 煤矿企业职工的健康教育与职业病防治措施[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 (10): 93.
[4]Graber J M, Stayner L T, Cohen R A, et al. Respiratory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US coal miners;results after 37 years of follow-up[J]. Occup Environ Med, 2014, 71(1): 30.
[5]晋记龙, 郑建中, 赵瑞峰, 等. 山西省晋城市某煤业集团2008-2012年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5): 608.
[6]唐海波, 曹亮, 朱劼, 等. 郴州市嘉禾县1580名在岗煤矿工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18): 2304.
[7]张丹, 胡琼伟, 陈泓伯, 等. 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5): 75.
[8]齐玉清, 李春生, 张伟云. 2012年章丘市煤矿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29(5): 661.
[9]Vallyathan V, Landsittel DP, Petsonk EL, et al. The influence of dust standards on 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at autops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 Arch Pathol Lab Med, 2011, 135(12): 1550.
[10]卫力晋, 王长军, 刘兵兵. 京西地区老年男性煤工尘肺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的调查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1): 110.
[11]Laney A S, Attfield M D.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are increasingly more prevalent among workers in small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Occup Environ Med, 2010, 67(6): 428.
[12]曾东, 耿琪, 杨金龙. 某煤矿职业病危险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 28(4): 205.
[13]晋记龙, 郑建中, 赵瑞峰, 等. 山西省晋城市某煤业集团2008-2012年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5): 608.
[14]Suarthana E, Laney A S, Storey E, et al.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gional differences 40 year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1969 Federal Coal Mine Health and Safety Act[J]. Occup Environ Med, 2011, 68(12): 908.
[15]曲双翼, 黄文丽, 厉金洪. 煤矿职业病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 15(4): 568.
中图分类号:R 5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9-180-03
DOI:10.7619/jcmp.201609065
基金项目:贵州省毕节市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基金(gzwkj2012-1-010)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