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游戏场设计浅析

2016-06-03 21:34石欢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知行为儿童

石欢欢

摘 要 儿童游戏场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场地设计中儿童的行为活动、感知方式、空间布局、生态等这些相关要素的综合考虑,不仅能够满足儿童对自然美的追求,而且还能使其自觉地参与到与周边的互动中去。

关键词 儿童游戏场 儿童 行为 感知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A

1儿童游戏场的概念

儿童游戏场应该关注活动主体人的行为活动、感知方式等相关要素,通过对儿童周边环境(如地形、水体、植物、游乐设施等)的设计,最大限度地使儿童自觉参与到与景观环境的互动中去。儿童游戏场的设计注重儿童与他人、以及儿童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参与和体验,并且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儿童作为活动主体在儿童游戏空间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人的存在,才有了景的存在。

2儿童游戏场的活动主体

2.1不同年龄儿童的行为特点

根据每个时期儿童的行为认知、心理特点,人为地将 0-6岁儿童的成长过程划分为3个年龄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2.1.1婴儿期

从出生到1周岁为婴儿期。他们在游戏场中的活动主要是与成年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这个时期的儿童对明亮的色彩、特别的声音和对物体软硬、冷暖的感知才觉醒,主要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去认知世界。

2.1.2幼儿期

1至3周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由学步阶段慢慢过渡到开始独立行走,但常常会出现摔跤现象。与之前相比,他们变得比较活跃,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记忆能力开始逐渐增强。对小朋友有亲近感,但在游戏中仍然是各玩各的,虽然会观望,但不会主动参与进去。

2.1.3学龄前期

3周岁至6周岁。这个时期,儿童生理发育逐渐健全,身体动作变得比较灵活;情感丰富,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开始喜欢游戏类玩具以及运动类玩具。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开始学会分享,参与到以前认为有困难的运动。

2.2儿童的活动类型

扬·盖尔将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这三种活动类型在儿童游戏场中也以不同的比重出现,其在儿童游戏场内是交融共生的。

2.2.1必要性的活动

必要性的活动包括了那些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有点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婴儿由家长抱着、等人、排队、攀爬台阶、跨越障碍等。

2.2.2自发性的活动

自发性的活动是社会性活动的前提,指儿童在游戏空间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意识的参与到周边环境中去。这类的活动带有很大的自由度,自己可以随时结束这样的活动,是自己主观意识的直接表达。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对未知信息交流的需要,并在这种观看下学习了大量的社会和生活知识。

2.2.3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往往指有他人参与的活动,像交谈、游戏、打招呼、表演等各类公共活动。与儿童一起相互协作运用周边的游戏设施游玩,与周围的活动场地中的事物保持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同龄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不同年龄段的。

3儿童游戏场的设计

3.1功能组织

功能组织是在场地尺度范围内人与各种现实活动的综合反映,不仅仅是构成要素间简单的积累拼接,目的是使人能够在使用这个空间时建立起互动关系。

儿童游戏场的功能分区常常按活动内容来进行划分。活动内容有动静之分,如游戏区、劳作区、探险区为动区其活动会涉及体能的锻炼,而休息区、美育区则为静区,这些活动内容相对较为安静。我们在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可用软质隔断将动静区域之间做一分隔,从而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空间。

3.2空间组织

儿童游戏场是由多个单一空间组成的组合空间,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空间结构分析,根据不同的空间与参与互动人群的关系,确定不同空间的属性,从单个的内向型小空间到较大组团的空间,再到外向的开放性空间,而将空间划分为内向型空间、过渡空间、外向型空间。

3.2.1内向型空间

内向型空间可以集中人们的视线,主要指内部的活动空间,多为开敞的广场、以及游戏发生的场所。儿童游戏场是由边界围合起来的活动区域,人们的活动都在这个边界范围内进行。游戏场内的下沉式沙坑形成了一个内向型的小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满足孩子们对小空间的青睐心理。

3.2.2外向型空间

游戏场边界相对于内部活动区域而言,它是一个外向型的空间,它可以将人的视线引向远方。这个区域可供人们在此集结,如入口处、树荫下、座位处。入口广场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同时它是场地内交通系统的开始,也是儿童与场地互动的始端。这类空间在线形布局的儿童游戏场中比较多见。

3.2.3过渡区

游戏场内部的过渡区域,在此各种类型的空间衔接转换应该流畅。各功能区域间分界线不能过于生硬以致阻碍与外界的接触。这是一种外向型空间和内向型空间兼具的过渡区域,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使儿童的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更加轻松自如。

4结语

儿童游戏场为孩子们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在设计场地时,不仅要遵从安全、自然、美观、生态原则,注重场地内景观与人之间的感知与尺度,而且要将儿童及其活动对场地的影响、与场地的互动放在核心位置。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伯·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美)巴里·W·斯塔克,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 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 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唐莉英.城市公共小型绿地及公园儿童游戏场设计[J].四川建筑,2011.

猜你喜欢
感知行为儿童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