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角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透视与反思

2016-06-02 00:35苗茁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微时代高校图书馆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冲击,探讨读者服务引入“微理念”的价值意涵,提出促进读者服务发展的“微策略”,为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5-0045-02

信息网络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交流的场域和方式,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生活上的“革命性”变革,在于其开放性、虚拟性和即时性的特征,更在于其数据传输的成千倍增长。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导致传统图书馆的纸质媒介图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们的阅读方式在“微时代”的推动下走向碎片化。笔者深入分析探讨了读者服务引入“微服务”理念的价值意涵,提出了促进读者服务发展的“微策略”,以期解救图书馆日益被边缘化的危机。

1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理念的价值意涵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一般以图书、书刊、报纸、杂志、上网服务等为核心,并通过环境优化为读者提供温馨宜人的读书氛围。但是,当今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在此时空场域中,读者的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细致化、即时化和移动化的趋势,尤其是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读者不仅需要阅读还表现出强烈的思想表达意识,可谓“人人都有麦克风”。如:网络大V们在微信、微博平台上的时事评论、思想表达、观点呈现,都是“粉丝们”热衷于阅读的内容。针对人们阅读需求走向“微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必须对接“微时代”的步伐,领略“微事物”的变迁,创新服务的“微理念”。

信息碎片化是大数据时代的表征,也是知识发展的主旋律,这就要求以图书馆服务之“微”来对接信息传播之“碎”,开展微服务。当然,微服务与传统高校图书馆“大”“全”“宏”之服务理念是存在本质区别的[1],然而在“以人为本”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关照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必须实现由“宏观目标”向“微观个体”的转变,坚持以“微用户为中心”,推行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和即时化得服务,一切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想读者所需,急读者所求,为读者提供舒心周到的知识服务。在此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入移动网络通信终端,利用先进的移动传媒技术,让读者在高校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自媒体就能及时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资源,以方便其学习和交流。当然,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经过加工整合、凸显短小精悍、易于阅读、经过深度挖掘和处理的精致信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概言之,高校图书馆读者知识服务的“微服务”是建构在“一切以微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创造,生成全方位的碎片化微内容,积极创建网络知识微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微服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宗旨。

2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挑战

2.1挑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一般以图书分类上架的方式进行,将同一类型的图书进行集中排放,方便读者进行查找、阅读,但是其与微时代的“微”资源相比,存在很多的缺陷,难以满足读者对“简短”“精悍”“碎片化”的知识资源的需求。身处信息化时代,读者的阅读模式不是去系统化钻研“大部头”的著作,而是及时获取自己知识学习、专业成长的相关信息资源,强调伸手即得的服务,况且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倾向于阅读“短小精悍”的微文章[2]。但是,从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现状考察中笔者发现,一些高校也开始建设数字图书馆,然其所能提供的仅是结构化数据,而非微数据、微资源。由此可见,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微数据处理和微资源整合必然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的核心和主题。

2.2挑战图书馆单调的读者服务模式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实践中积极进行创新,通过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实现了读者服务模式的优化。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参考咨询、电子邮箱、网页留言版、即时通讯、公众微博微信和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等,这是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应对挑战做出的改革创新之举。然而,在对一些图书馆的网上服务平台进行调查之后笔者发现,存在着功能单一、“以人为本”不突出、无个性化的弊端。身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需求向个性化方向转变,并强调一种体验式的服务,在实现知识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对过程的体验[3]。但是,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微博、微信平台、APP客户端的信息更新频率低,学生留言也未见回复,显然与身处微时代的学生知识需求难以对接,导致图书馆的服务陷入窘境。

2.3挑战图书馆人的读者服务能力

在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人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即应用和创造微资源、微媒体的技术能力。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图书馆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本位理念,更加要求图书馆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微服务”来满足师生的知识化需求。在万众创新的微时代,图书馆人要切實增强以创新力为核心的读者服务的吸引力和创造力[4]。微时代的知识服务必须着眼于信息创造、信息整合、信息处理,并以此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服务。

苗茁:微时代视角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透视与反思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知识服务优化的“微”策略3.1打造云资源平台,创建“微服务”体系

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它能够为用户提供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并且其服务的视角是落实在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教育教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等环节当中。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着手实施“云”资源环境下的“微服务”,效果却不甚明显,主要是未能将“云”服务的优势体现出来。对此,必须要根据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实需求甄选一个相匹配的“云”服务供应方,以保证“云池”中的相关软件及服务平台能与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相嵌合,确保图书馆微资源信息整合、开发、创造的实践能获得数据分析、数据捕获和信息组织等支持[5]。同时,要学会利用“云”技术来建设“微”资源,有效挖掘、开发和处理云端的共享资源、知识服务机构资源和公有互联网络资源。此外,还要保证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交互性、人性化和差异化,唯有如此,才能厚实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根基。

3.2满足个性化需求,开拓微导读服务

微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过去“泡图书馆”的阅读习惯和“纸质”媒介的阅读方式,已然被“泛在阅读”和“电子媒介”改变,呈现出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方面的碎片化状态,给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基于此,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必须从对接读者个性化需求的现实出发,为其提供精选的碎片化微资源,保证其能够实现“泛在阅读”[6]。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微数据处理工作,将读者进行细化和分类,打造既符合差异化又彰显细致化的服务内容。对此,图书馆人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能“深居”书库之中,要有问题意识,多与读者互动交流,分享心得,才能做好、做实、做细每一次导读服务工作。

3.3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微培训”战略

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馆员的素质[7]。图书馆人的专业知识、服务理念、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微服务”的实现程度。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人对云终端、云平台、云服务等掌握不够的现状,图书馆必须要做好“微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的培训,从而保证图书馆人对微时代知识服务中的信息处理、加工、整合、创造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馆员还要学会利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微平台发布短小精悍的文章,让学生在图书馆微平台上能实现个性化阅读。当然,馆员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能熟练应用网页编辑软件和图片处理软件,并熟悉移动终端操作系统,[8]为微时代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建设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梅林.微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4(6):40-43.

[2]张晓萍.“微服务”:碎片化微时代的图书馆导读工作策略研究[J].图书馆界,2014(3):54-57.

[3]黄红梅,王雪莲.微博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坛,2012(1):72-76.

[4]温晓明.图书馆微阅读服务发展策略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90-92.

[5]王夢,杨玉.网络微时代新的阅读价值取向与监管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3(2):80-82.

[6]彭一熳.即时通讯在图书馆导读服务中的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11(9):46-47.

[7]田瑞雪,唐维.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咨询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7):173-175.

[8]费庶.微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态势[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2):89-9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微时代高校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