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助学生;岗位培训;培训系统设计
摘要:文章针对勤助学生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存在的职责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弱、积极性不够等问题,探讨了勤助学生系统岗位培训的意义以及构建岗位培训的流程及培训注意事项,为有效开展勤助学生岗位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5-0042-0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中需要勤工助学(以下简称“勤助”)学生较多的部门。勤助学生通过实践工作,责任心、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具体工作中,勤助学生存在工作积极性不够、职责意识淡薄、上岗波动大、服务意识弱[1]等问题,给图书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勤助学生缺乏科学性的系统岗位培训。笔者分析了系统岗位培训的意义,在调查勤助学生岗位培训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岗位培训的需求,论述了岗位培训的目的、内容、策划及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成果转化、注意事项等方面。
1对勤助学生进行系统岗位培训的意义
对勤助学生的岗位培训是建立在“以人为本”[2]基础上的。首先,通过培训可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图书馆的各个岗位,使其得到组织、馆员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及肯定。其次,通过实践工作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其能力,挖掘其潜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针对勤助学生的这些需求和他们的心理特征,图书馆应做好对他们的岗位培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及效率,并使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1.1让勤助学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通过岗位培训,向勤助学生介绍图书馆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使勤助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组织认同感。图书馆专业知识及业务培训能帮助勤助学生快速熟悉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快速掌握岗位要求的工作,使他们快速上岗,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1.2提升勤助学生的信息意识及利用图书馆意识
对勤助学生的岗位培训,以传授图书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在专业馆员的指导下,勤助学生学习了信息检索方法和途径,在培养信息意识的基础上,掌握了信息检索技能,能更熟练地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工作实践中,提高了本人利用图书馆的能力[3],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有利于勤助学生培养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对勤助学生除了要进行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还要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礼仪的培训,这有利于他们对组织、团队及工作产生正确理解,强化他们的敬业精神。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勤助学生的心理问题(经济上的窘迫多少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必要进行心理素质培训和心理疏导培训,帮助勤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1.4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储备和挖掘人力资源
勤助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院系,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他们在专业范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参与电脑维修、网络维护;外语专业学生可参与外文文献翻译;艺术专业学生可帮助图书馆进行宣传报道等。这样,勤助学生不但能胜任岗位的要求,而且学以致用,成就感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勤助学生又具有来源稳定、成本低廉等特点,可补充图书馆因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人力不足的问题,挖掘潜在的人力资源。
2勤助学生岗位培训系统的设计[4](见图1)
2.1岗位培训需求的确定
2.1.1 勤助学生岗前培训的调查情况及结果(见图2、图3)。调查目的:①了解高校图书馆勤助学生岗位培训的现状。②馆员、勤助学生对勤助学生岗位培训必要性认识的调查。调查对象:广州地区10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的馆员及勤助学生。
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辅以电话、网络。调查内容:①是否对勤助学生有进行岗位培训。②重点是哪些方面的培训、岗位培训的必要性、培训后对工作的影响、岗位培训对勤助学生自身的成长、帮助等。笔者向馆员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87.33%;向勤助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67份,有效率为88.91%,调查问卷全部匿名作答。
2.1.2对岗位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分析。从圖2可以看出,进行过临时培训和简单口头讲解两项的高校图书馆合计共占78.63%,说明大部分没有对勤助学生进行过系统的岗位培训。从图3可看出,馆员及勤助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及有必要进行系统培训的占98.18%,说明开展图书馆勤助学生岗位培训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对勤助学生的“上岗”、实践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的。
黄惠兰: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岗位培训的研究2.2明确岗位培训的目的
勤助学生的岗位培训不仅是为了学生快速上岗,满足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要,也是履行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提升勤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图书馆学的基本专业知识、业务技能[5],勤助学生能快速熟悉工作岗位,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通过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馆领导及馆员的风格,勤助学生能感受到组织的文化,增进他们对图书馆的信任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协调能力、服务态度等培训有利于提高勤助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3确定培训内容
对勤助学生的岗位培训不能只停在“知其行”狭义的培训上。要通过“学习—实践—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达到“知其能”。培训课件内容需注意相关性、有效性和价值性,并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可请各院系的资深专家提出指导性意见。岗位培训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以解决“知、会、悟、创”四个方面问题(见表1)。
2.4培训方式的确定
培训图书馆组织文化、图书馆学基本业务知识、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心理疏导等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课堂讲授具有传授的知识系统全面、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方便师生之间沟通的特点。授课老师必须经验丰富,课件内容逻辑性要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难点、重点,注意收集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反馈。培训后,教师可将课件放在图书馆勤助学生专题栏目上以便学生下载查看。具体的岗位技能培训可采用现场工作指导法,由各部室主任或指定岗位老师负责培训。采用工作指导法,不仅方便勤助学生随时改正操作的错误,并从指导人处直接获取丰富的经验,也有利于图书馆优良工作作风的传递。
2.5培训时间的确定
勤助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分布面广,很难有统一的时间集中所有的培训,可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如:利用周末统一安排对基本业务知识、职业素养、心理疏导的培训;分配到各部室的勤助学生可由各部室指导人与学生协商培训时间。在培训时间安排过程中,指导人需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2.6培训工作组织
高效的培训离不开培训的工作组织,需组建培训小组,单靠某位领导或馆员都没法完成,须得到图书馆各部门、馆员、学校勤助学生管理部门的配合与协助。培训小组人员要做好培训中的各项工作安排,如培训的具体操作、执行,培训的传达,培训建议,场地的安排等。
2.7培训后的效果考察、成果转化
2.7.1培训效果考察。培训后的效果评估是对此次岗位培训的评价,可以为以后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通过效果评估,首先可以对岗位培训效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其次可找出岗位培训的不足,从而改进以后的培训工作。效果评估可采用封闭式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对课堂授课的印象可选在培训结束时进行,技能的评估选在培训后20天至1个月内进行,态度、职业素养选在3至4个月内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调查问卷,最后形成评估效果总结,可以对此次培训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并为改进今后的岗位培训提供依据。
2.7.2培训成果转化。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否能有效、持续地运用到实践及生活中。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学生本身的因素、培训项目的策划、图书馆环境的影响等。首先,学生参加培训的态度、动机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转化的程度;其次,学生是照搬照套,还是学以致用,都会影响效果转化。图书馆工作氛围的影响主要有: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受馆员行为的影响;学生在工作、生活中是否得到馆员的支持、关心、尊重;学生是否有机会运用所学等。
3岗位培训的注意事项
3.1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培训
“以人为中心”是岗位培训的目的和主动因素。培训必须建立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因学生个体差异,培训可能会在学生到岗后仍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情况下,指导馆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关心、鼓励、尊重学生,把勤助学生岗位培训当作信息素养课程来对待。
3.2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利用学生的传、帮、带
培训需要团队之间的交流来分享经验和智慧,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创新思维是极为宝贵的。同岗的多个勤助学生,可以尽量利用学生之间交流便捷的条件,发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3.3培训方式多样化[6]原则
学生个体有差异,为方便学生自学,可将培训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制后放在图书馆相关网站供学生查看、自学。同时,这也为有意向应聘的學生提供了方便,学生可选择一种集方便、及时、有效、个人独特环境于一体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梅.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3(3):77-79.
[2]石向实,刘晨.图书馆知识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12-16.
[3]丘莉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3):121-122.
[4]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208-243.
[5]陈若乒.我国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1(12):86-89.
[6]王晓丽,吕晓丽,张丽英.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问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1):24-79.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