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6-06-01 11:29◎胡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对折线段测量

◎胡 玲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胡 玲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引导、组织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学数学.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以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一、构建冲突,激发兴趣

案例: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一课中,教师先在黑板上画符号“⊥”,其中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是等长的,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条线段长,学生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竖着的那条线段较长”,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费吹灰之力.然后教师请学生用尺子测量,结果发现两条线段一样长,同学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眼睛看到的结果与实际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此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欲望强烈,教师适时地告诉大家,仅凭实验、观察、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是不深入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使学生明白,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有严密的推理论证.

本课内容,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仅凭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正确,大家在说明判断的正确性时,需要说理”,那么就不具有说服力,学生听着索然无味.然而在上述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举一个小例,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产生矛盾,激发兴趣,同时亲身体验直观判断的确具有不确定性,才能发自内心认同说理证明的必要性.

二、制造疑问,引起兴趣

三、引发好感,培养兴趣

案例:苏科版七上2.6“有理数的乘方”,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晦涩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安排学生课前准备好一张很大的白纸,让学生将白纸对折多次,直至无法再次对折,这个过程,学生还停留在动手操作的层面.紧接着教师提问:“折1次,变成几层?折2次,变成几层?折3次、4次……呢?”学生不难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建立起了折与层之间的算术关系,当学生找到折与层之间的这种规律时,学生获得满足感,同时对后续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与兴趣.然后教师请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折2层比折1层厚多少?折3层比折2层厚多少?折4层比折3层厚多少?……测量过后,学生体会到层数的增长远远快于折数的增长.此时,教师告诉学生:“一张白纸对折50次后,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学生顿时对幂产生好感,觉得可以用幂来表示非常大的数,于是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期待教师教授幂的相关知识.

关于幂的相关知识,如果教师采用直接教授的形式,学生一定觉得枯燥无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对底数、指数、幂等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相反,如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并不急于涉及新的知识点,而是首先设计了折纸这一动手操作环节,一是因为学生的动作和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于自己亲手实践最感兴趣;二是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容易得到折与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乘方的定义.之后,当教师告诉学生折50次后比珠峰还高,由于已经有了体验与测量,学生并未感到惊讶,反而对幂产生了好感,认为幂可以表示一个很大的数,方便书写,于是就非常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并且兴趣盎然.

四、鼓励思考,发展兴趣

由于学生刚刚学习了同类项的相关知识,所以对这道与同类项有关的思考题是很感兴趣的,大家课后会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互相讨论、耐心探索,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若一部分学生猜测出了此题的结果,那么他们一定很期待第二堂课,因为这些学生非常想要知道,经过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而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若一部分学生猜测不出此题的结果,他们也会非常期待第二堂课,因为这部分学生想要明白,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到底哪里出错了?什么才是正确答案?不管是带着哪种期待,同学们都被这道思考题牢牢吸引住了,既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第二堂课的高效教学做好了准备.

几年的数学教学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成败,而要培养学习能力,又离不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坚守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对折线段测量
对折十次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