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波
摘 要: 每个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教法,体育教学常用的一些教法为很多体育教师所熟知。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能否学会及运用有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运用这些教法。能否有效运用这些教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课堂 教法 有效性
体育课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没有教师的教,就无法引出学生的学。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通过对一堂七年级“肩肘倒立”技巧课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了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教法,积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教材背景分析
肩肘倒立是《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肩肘倒立是一项技巧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怎样把髋伸起来和控制住身体平衡是需要学生自己实践与感知的,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肩肘倒立的练习可以增加学生上下肢、腹背、腰部肌肉的力量,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对空间的感知觉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延伸。本课主要以学生自主练习及同伴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共同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性参与为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这个时期是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最佳时期,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快,肌肉关节柔韧性较强,敢于尝试,但力量不够。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容易转移,合作能力不强,且很多学生之前接触的垫上运动较少,基础较低。让学生粗略地做出动作不难,但要让学生掌握精准的技术技能却并非易事。
二、“肩肘倒立”课堂教学过程描述
本堂课的授课教师是学校体育学科的一位骨干教师,具有十年的教学经验,平常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学细节的掌控,善于突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统一的教学思想,力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下是对整个授课过程的详细描述与分析:
(一)收心热身、激发兴趣阶段
1.课堂安全常规:学生自查和互查不安全因素,妥善保管危险物品,灌输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课的导入:①围绕垫子做慢跑。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垫子做各种活动操,充分活动各个关节和肌肉,为下面的肩肘倒立做好身体准备工作。
3.设计意图:围绕垫子做各种准备活动,既起到热身作用,又激发学生学习垫上技巧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尝试体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阶段
1.学习内容的导入:以举例提问方式(怎样构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导入主教材肩肘倒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肩肘倒立动作的基本原理。
2.循序渐进、学习“肩肘倒立”技巧:通过学习内容的层层深入和练习要求的不断提高,逐渐让学生明白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然后巩固和提高动作质量,最后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学练步骤:夹肘挺立的练习——后倒仰卧举腿练习——后倒仰卧举腿脚尖绷直,两肘内夹支撑练习——屈腿的肩肘倒立练习——展髋挺腹立腰的练习——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练习——独立完成肩肘倒立的练习——肩肘倒立课堂展示。
3.设计意图:①针对性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高练习兴趣。②依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不同辅助练习的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循序渐进地掌握动作。同时,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及评价动作完成质量的方法。
(三)挑战自我、拓展能力阶段
1.障碍跑练习:结合垫子创设障碍跑练习。学生先按照教师要求尝试练习,然后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场地内讨论:如何在跑动过程中快速变向。接着继续尝试练习,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接力。
2.学练步骤:①教师提出练习要求(重心侧倾、摆臂、步幅、呼吸等)。②指导学生按照规定尝试练习。③教师提示障碍跑要领,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练习。④学生分组讨论,积极进行思考和尝试。⑤教师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意图:①通过改变跑的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快速跑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放松身心、兴趣延续阶段
1.小结与评价:师生共同小结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体会与感受。
2.放松——垫上拉伸:要求:学生聆听舒缓的音乐,跟随教师一起调整呼吸,运用意念和拉伸动作放松身心。
3.设计意图:通过拉伸练习使收缩紧张的肌肉得以缓解和放松,同时降低神经和肌肉兴奋性,调整气血的运行,恢复体内的正常循环。
4.整理器材、师生再见。
三、关于体育课堂教师教法有效性的反思
体育课的教法一般包括讲解示范法、指导练习法、安全防范与保护帮助法、反馈评价法等,广大体育教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堂课体现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课程理念,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都以体现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动作到形态,从动作步骤到方法练习的形式,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笔者全程观摩了这堂课,深有感触。从这堂课看到授课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呈献许多亮点。在此,希望通过这堂课深层次的分析,提高大家对常态体育课教法有效性的理性认识,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有效具体的安全防范法
课开始之前,老师检查了学生的服装、眼镜及身上所佩戴的饰物等。凡是在学习肩肘倒立时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东西都被收起来,暂时存放在练习场地的某一位置。从课前对学生的安全检查可以看出,老师对安全防范工作十分重视,防范措施不但有效,而且具体。这给我们一定的启发,体育课上的安全防范一定要既有想法,又有做法,不能只是在教案上写上“检查服装”,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只有安全防范措施具体,才能做到有效防范。又如老师示范完肩肘倒立动作后,在让学生练习之前,老师说:“倒立结束屈膝放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这样不至于碰到你的脸。”这样的安全提示,学生很容易理解,清楚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防范事故。
(二)灵活多样的课堂评价法
该课带来的一个亮点是授课教师对评价方式的把握较灵活。其灵活性表现在对评价时机的把握非常到位,语言评价能够合理有效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表扬激励的形式。如学生在障碍跑的环节中,教师一方面提示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呼吸,脚如何落地、臂如何摆等,另一方面老师不时地采用口头形式表扬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如“某某同学的摆臂非常漂亮”等。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赞许,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表现得更好。
又如,当老师做完肩肘倒立的完整示范后,让学生体验动作。这时发现有一名学生已经能够做出比较标准的肩肘倒立,老师走到他跟前说:“李伟同学真的很棒!”得到这样的表扬,这名学生倒立的动作更标准了。然后,老师让这位同学给大家做一次示范,让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老师说:“李明是我们班第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动作的,下面让他表演给大家看看。”当李明把动作稳稳地做起来后,老师带头和学生一起给李明鼓起了掌,并说“非常好”以示鼓励。这种展示方式实际上起到及时评价的作用,不但鼓励展示者更积极地练习,而且激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提高练习的积极性。然后,老师找了一个动作完成地不太标准的学生做了一遍,给其他学生指明存在的问题后,老师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帮助这位学生完成动作,巧妙介绍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这种既有对比展示和评价的作用,又讲明如何保护与帮助,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课堂练习及时提示法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给予动作提示,而把握提示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给予及时的提示,就能让学生更明确练习的方法,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本节课,学生在障碍跑练习过程中,老师不断提示学生“体会摆臂对加快速度的作用”等。这样学生就能在加强摆臂的同时,有意体验加快跑速与加大摆臂幅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做任何语言提示,或仅仅提示说“跑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摆臂”或“加快速度,加大摆臂”等,很难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体验练习的效果。另外,在该课障碍跑练习结束后,老师让学生围着练习场地放松调整呼吸自然摆臂走一圈,并提示“自然摆臂、调整呼吸、均匀呼吸”等,学生按照老师的有效提示,达到放松调整的目的。当两人一组进行夹肘练习的时候,老师说“顺势稍稍用力”,等于让学生明白,不要用蛮力。实际上,还体现出一种安全防范意识,假如用力过猛,可能会引起拉伤现象。老师让学生做肩肘倒立辅助练习,体会手按压垫子的时候,提示大家“两只手一定要按压垫子,不要用手拽垫子”。由于学生对按压和拽这两种方法有了明确的区分,因此就不至于在练习过程中把“按压”当做“拽”。这种及时的提示,能够很快让学生掌握动作方法。
(四)观察示范明确指导法
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观察示范是提高课堂教法有效性的又一途径。一般情况下,在做示范动作的时候,并非所有教师都会告诉学生如何观察,而是说:“同学们,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观察。”究竟该如何观察,实际上并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听到这样的语言要求,往往仍旧不会观察,不知观察的重点在哪里?也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观察。但是该节课老师在给学生做屈腿肩肘倒立示范前,却交代得非常清楚:“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第一,我压垫了没有?第二,手指尖是向哪个方向的?第三,在还原的时候,我做的是什么动作?看完以后我要提问。”这一番话说明了老师告诉学生该如何观察,不但要带着问题观察,而且要认真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提问。因此,这一环节就足以证明教师会教。在老师有效教法和指导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屈腿肩肘倒立的动作方法。
有效指导法的应用说明,无论是讲解、示范,还是学生做练习,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做学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观察、如何练习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讲解什么是肩肘倒立时,可以说:“肩肘倒立,就是用你的肩和肘支撑住你的身体,呈倒立姿势。”学生一听就明白肩肘倒立的含义。
(五)学生练习准确观察法
在教法中,实际上有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方法就是观察法。一提到观察法,大多数教师就会联想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行为,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有效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假如给予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就能很快改正过来。该节课,在学生的练习环节,教师做到认真准确地观察,如当学生做肩肘倒立辅助练习时,发现一名学生的手扶腰的动作反了,老师及时发现并做了纠正。当老师讲解完帮助方法,学生两人之间体会如何帮助,老师通过巡回指导,及时发现了有的学生未掌握帮助方法,站在了做动作学生的前面,很难起到帮助的作用,于是老师就上前对其进行了纠正。
参考文献:
[1]赵岩英,刘茂祥.素质教育北京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外延浅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4).
[2]张克裘.关于“有效教学”若干问题之浅见[J].江苏教育研究,2006(8).
[3]栾启海.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金色年华,2010,10.
[4]陈志丹.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5).
[5]陈健,韩照明.浅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师版),2007,(5).
[6]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