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少林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出自2013年12月16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它描述的是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也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陕西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对省情的科学把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秉承保护青山绿水、利用青山绿水、美化青山绿水、建设青山绿水,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而始于2011年的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则是对保护、利用、美化和建设青山绿水的生动实践。陕西省渭河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党德才说,截至2015年年底,渭河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210亿元。渭河全线630公里堤防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支流入渭口共建设完成53座交通桥。渭南市103公里南山支流堤防退建加固工程、5条支流蓄滞洪区和3条支流防倒灌工程全部建成,渭河全线防洪能力大幅提升,城防段达到百年—遇以上的防洪标准,农防段达到30~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渭河两岸的群众来说,家乡的云,家乡的风,家乡的水,家乡的情,渭河岸边是家乡!
尹会元:渭河最后摆渡人
历史上的渭河曾经是重要的航道,有过“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怡人景象。汉唐时期,江南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是溯黄河而上,转渭河运入长安。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荡轻舟。”说明民国年间,起码渭河的中游,是可以行船的。
渭河上曾有两寺渡等大大小小几十个渡口。2006年,随着渡口最后一只渡船的停止摆渡,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时代的变迁,兴平市汤坊镇龙兴村的这个渡口,则是渭河保留下的最后的摆渡口,目前由村里的尹会元和他的侄子尹参军坚守。
2015年7月7日,在兴平市水利局干部的“搭桥”下,我见到了满手老茧的尹会元。
龙兴村原名叫龙过村,传说因为12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一路逃命,下南阳的时候曾经在先人们的帮助下从渡口逃了过去,而后就有了“龙过村”这个地方。
尹会元说,渡口最辉煌的日子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那时候共有12名船夫,7艘船,2艘船负责拉粮食,其他几艘船负责拉过往的行人。
那时候渡口离龙兴村只有几十米,拉一趟人是一毛钱。现在随着此段渭河变窄,渡口距离村里1公里多远,摆渡一个人可以赚到5元左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周至县的公粮要拉到一个车站,必经之路就是村里的这个渡口,拉公粮的人一来,摆渡的人吆喝一声‘开船喽,那场面是相当热闹,船上还有马车、牲口,日日夜夜都不能停歇。”尹会元笑着说。
尹会元今年58岁,摆渡30年的他和侄子如今是渭河最后的摆渡人。作为龙兴村渡口的摆渡人,叔侄俩不得不住在河边。一个简易棚、一艘船、一根篙、一条狗、一只羊,就是他们的生活。住在河边,他们就能老早看见河对岸要过河的人,然后将船划过去。
尹参军撑船的时候戴着一双白手套,他用手和脚控制着绳索的方向,以保证船的方向不会受水流的影响,尹会元说:“三年前我们在河岸上加固了绳索,现在撑船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只需要巧劲就可以,借助绳索的力量,可以省去撑篙的力气,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尹会元撑船的篙是杨槐木做的,而不是长竹竿。他说,船如何摆动、速度多快,都由长篙决定,长竹竿易折断,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长篙很关键,“普通的长篙重约20斤,太轻或太重都不适合撑船。”
其他摆渡人这几年陆续将船变卖了,是因为渭河上新修了越来越多的大桥,坐船的人渐渐少了。
龙兴村渡口位于这两座跨渭大桥中间。“我们村的人在河对岸都有地,还有好多人到对面打零工,如果不坐船,最近的路也要从周至渭河大桥绕一圈,来回得40公里。”
“我这个渡口,南有楼观台、周公庙,北有乾陵、贵妃墓,这也是我能生存并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尹会元说,在2012年以前,渭河的水臭气熏天,影响了乘船的人数。“一到夏天,水臭味更是难以忍受,河里的污水打到白汗衫上,洗都洗不干净。”
但就在最近几年,尹会元惊喜地发现,这水不臭了,也不浑了,只有在年幼记忆中才会出现的鱼虾竟然也时常出现在视线中了,甚至有白鹭在岸边栖息。对于尹会元来讲,最好的变化莫过于水势趋于平稳,由于河道治理,水患少了,走水的活变得比以前轻松了。
让尹会元觉得踏实的是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在兴平市,经过综合治理的渭河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黄金地带,生态经济观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正在规划中,在提倡扩大清水莲菜、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的同时,借渭河美景,依托毗邻西安、咸阳等大中城市的优势,重点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美食娱乐、拓展训练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着力建设大中城市的休闲观光和民俗体验之地。这些变化,更加坚定了他将摆渡事业坚持下去的信心。他还想购买一艘机动船,将事业做大。
张石峰:准备把10亩地种上果树
居住在渭河下游渭南市华县赤水镇李马村的村民张石峰对渭河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作为土生土长的赤水镇人,渭河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这种恩,淳朴的村民们难以忘怀。但在张石峰的记忆里,这条河流所带来的还有狰狞的洪水。他说:“之前每年到汛期全村人心惶惶,害怕下雨,害怕洪水淹了庄稼,睡不了一个安稳觉,随时做着‘逃水的准备。特别是2003年8月的那场洪水,来得特别快特别急,村里三分之二的房屋、农田被淹,家里的财产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
多年来,渭河河道和堤坝破旧,防洪设施标准偏低,水患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给渭河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安全带来威胁。
2003年8月,华县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共遭受六次洪水,洪峰历时200多小时,洪水过程42天。由于渭河干支堤长时间浸泡致使罗纹河、石堤河、方山河三条支流5处决口,造成13.3万人受灾,近7万人无家可归,175.8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汪洋一片,平均水深2米以上,很多农户房屋倒塌,农户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现在大堤加宽加高,南山支流下来的洪水也被拦截缓解了,到汛期大家也不担心洪水涌进村子了,大家心里很踏实。”张石峰说。让村民们感到踏实的是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仅渭河华县段,新建加固堤防36.51公里,堤顶硬化及绿化29.54公里,配套实施蓄滞洪区和南山支流防倒灌工程,累计投资7.82亿元。
2011年以来,陕西省下大力气开展对全省境内沿渭河段的综合治理。“华阴市地势南高北仰中间夹槽,受到三门峡水库的影响,境内6条南山支流入渭不畅,淤积严重,造成‘有雨必有汛,有汛必成灾的防汛形势。”华阴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根治了南山支流的水患,也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现在罗敷河、柳叶河、长涧河3个分洪区可以拦截入这3条支流的全部超标洪水,确保了支流堤防不决口。”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工程建设处处长严岗说。
在柳叶河应急分洪区堤岸边,堤防上的格桑花、平缓有序流淌的水流,还有在河面嬉戏的水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由怕水拒水到亲水近水,由背水而居到向水发展,根治水患、改善渭河环境的目标逐渐变成现实。
“渭河治理不仅使我们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交通出行也方便了,现在村里人都考虑在河滩地里种些周期性长的经济作物提高收入。我也准备把家里的10亩地种上果树,发展果业经济。连续好多年了,村里的小伙子找对象,人家一听是渭河边上的赤水镇,老灾区,事情就黄了。这一两年,这种情况就好得多了,女方一般都不怎么怕了。”张石峰说。
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带动沿岸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8个沿渭重点小城镇建设已经启动。党德才副主任说:“我们原先确定的安澜渭河的目标已经实现,下一阶段,在巩固、提升、扩大渭河综合治理的成果的同时,抓紧渭河生态区建设,带动沿岸产业升级和周边重点城镇的转型。”
王喜成:不会再离开水了
有着41年“鱼龄”的王喜成家在黄河、渭河和洛河三河交汇处——陕西潼关县秦东镇港口社区。发源于甘肃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在经过陕西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市之后,从这里流入黄河。
今年53岁的王喜成,12岁起就跟着父亲出河捕鱼。在他印象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渭河水质很好,鱼也相当多。在渭河一次能捕四五十斤鱼,捕获到的不仅有鲤鱼、草鱼、鲫鱼、鲇鱼、河虾等,还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黄辣丁。
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渭河上游的工业废水排放不断增多,再加上附近采砂场的来往船只不时泄漏的柴油,渭河水质长期保持在劣Ⅴ类。“鱼虾少多了,还有一股柴油味。”王喜成说。
渐渐地,原本四五十家捕鱼的港口社区捕鱼队散伙,并相继改行。为了谋生,王喜成在河滩种过玉米、棉花,还养过羊。“都不成。典型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王喜成说,他终于在2011年看到了转机。这一年,陕西省开始下大力气开展对全省境内630公里沿渭河段的综合治理。作为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段,更是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现在,他打的鱼,餐馆老板会主动上门收购,根本不愁销路。价格还比市面上高一些。
潼关县水务局局长侯亚弟说,经过5年的治理,渭河潼关段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堤防,美化护坡,建起了公园。同时坚决关停污染企业。“目前渭河潼关段的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适于鱼虾类存活。”
2014年11月中旬,陕西省在渭河潼关三河口增殖放流了89万尾鱼苗。这表明曾经严重污染的水质,已经恢复了生态功能。
事实上,对于曾远近闻名的渔村——潼关县西关村来说,已经又有不少渔民恢复了在渭河捕鱼的传统,一位70多岁的“造船能手”也已经重操造船旧业。就连“渔家乐”在附近也开了七八家。
在渭河潼关段右岸可以看到,约7公里长、20米宽的堤顶路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化和绿化,不远处黄河与渭河的交汇点的水流有序而平缓。侯亚弟局长说,渭河潼关段下一步的治理,将与县域旅游结合,成为县域旅游的“重要一环”,主要利用当地渭河入黄口及区位优势,吸引附近秦、豫、晋三地的客流,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好。”在王喜成看来,随着渭河治理的逐渐深入开展,今后这里肯定会大变样,他不会再离开这里,“不会再离开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