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彬
暴风雨夹裹着闪电凶猛地抽打着漆黑的夜幕,洪水挟带着石块和泥沙困兽般撕咬着摇摇欲坠的河堤。管涌,滑坡,坍塌,决堤,洪水一泻汪洋,方圆百里顷刻间尽成泽国,庐舍为墟,舟行陆地,人畜漂流,惨不忍睹……
夜半时分,林喜才又一次被噩梦惊醒!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拭去头上的冷汗,披上一件外衣,习惯性地向千米开外的黄河大堤走去。
其实,从当上河道修防工的那一天起,这个场景就如影随形,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他说:“噩梦,让我看到了洪水决堤的恐怖,更让我感到了河道修防工的光荣,激励着我扎根一线,成就一番事业!”
信念坚如磐石,责任重于泰山。30多年来,林喜才勤奋钻研,苦练技能,先后完成1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带队完成20余次重要险情抢护任务,培训技能人才2000余人次,曾获得全国水利技能大奖、全国农林水利产(行)业劳动奖章,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等,201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荣获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是河南黄河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喜财”与“喜才”
林喜才这人性子很拗,只要认定的事儿从不轻易改弦易辙。就拿名字来说,他原本叫作林喜财,在1981年10月接班填表时他自作主张,将 “喜财”改成了 “喜才”。
一字之差,便折射出了他和父亲在人生理念上的偏差。
今年50岁的林喜才出生在黄河北岸的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林庄村,这里位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当地素有“公鸡一鸣响三省”的说法。平日里,除了种几亩薄地之外,一家8口人全指望着当河道修防工的父亲所挣的工资维持生计。兴许是穷日子过怕了,儿子出生后,父亲给他起名“喜财”,意图很明显,巴望着儿子长大后能像家里喂的鸡子一样用自己的双手 “刨”来大把大把的钱。
接班的时候,林喜才尚在念初三,私下总觉得“财”有点世俗,“才”叫着板正、活得气势。因此,在接班入职山东鄄城黄河河务局后的3年时间里,他一边干工作,一边坚持自学,硬是将高中的课程内容“啃”了一遍。1985年,他考入山东黄河河务局职工学校大专班,脱产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
1993年,林喜才调入河南范县黄河河务局工作。其间,他干过吸泥船工,开过铲运机,搬过石头,参加过抢险……大伙发现,林喜才和身边的人不太一样,不管干什么,总是喜欢动脑筋,琢磨个技巧什么的。起初,工友们讥讽他“投机取巧”,他却不以为然。说得紧了,他迎脸给人家来上一句:“河道修防工不只是下死力的活儿,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的确,河道修防工的学问大着呢。这不,几年下来,还真的让他“捣鼓”出了不少名堂。
这里不妨说一说研制防汛抢险挖掘机插桩器的事儿。以往,水中打桩多以船只或搭架为平台,借助一些机械外力将木桩插入水下地层中,施工难度大,稳定性差,人身安全无保障;而岸上打桩则以油锤、手硪人工打桩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干的时间长了,林喜才就有点不安分了,脑子里反复琢磨着能否研制一种插桩辅助设备,与挖掘机运动铲斗适宜部位有机连接起来。于是,白天,他和工友们一起出工;晚上,他钻到图书室里查阅技术资料,还时不时地拉着开挖掘机的老师傅一起摸索挖掘机大小臂伸缩及其铲斗多方位运动的性能。不久,设计思路出来了,图纸出来了,样品组装出来了,再就是对设备的构架尺寸、连接装置、夹桩定位及松桩装置进行多次改进,最终研制成功了防汛抢险挖掘机插桩器。此项成果后来还获得黄委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防汛抢险挖掘机插桩器很快投入了应用,并在抢险防汛中派上了大用场。按说,林喜才应该高兴才是,不过,他很快又陷入了苦恼。
一次,一名治黄专家来观摩防汛抢险挖掘机插桩器的操作表演。赞叹之余,这名专家向林喜才询问装置的技术原理,不想他却是云山雾罩,横竖说不出个道道儿来。看着脸都憋得通红的林喜才,专家笑了笑,帮他解释了技术原理,最后还勉励他说:“要想成为一名技能型人才,光靠实践摸索不成,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积累,只有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有所建树。”
当天晚上,林喜才一宿都没有合眼。他反复咀嚼着专家的那段话,最后决定从河道修防工的基础知识学起。于是,他趁着星期天跑到郑州黄委图书馆借来了《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书籍。从此,不管走到哪儿,林喜才总是将书揣在怀里,有空便看上几眼,翻上几页。妻子同他开玩笑说:“学问不大,书瘾还不小哩。”
正是这段时间的“恶补”,才使林喜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功底,再加上实践的历练,很快便成了一名能文能武的行家里手。数年间,他先后完成了1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开创了“滩区迁安”“工程抢险”“防大汛”等流程操作工作法,撰写了《坝垛根石维修养护技术探讨》《河道整治工程运行观测技术探讨》等20余篇技术性论文,在多个刊物上公开发表。2000年,林喜才晋升为河道修防工技师。2004年,他晋升为河道修防工高级技师。2012年,他又被评为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
一路走来,林喜才尝到了钻研的乐趣。他说:“三百六十行,只要肯学习,都能当状元。”
从徒弟到师傅
生命如水,岁月如沙。林喜才也在一步步实现着美丽的嬗变。2004年,他被聘请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河道修防工技能鉴定的培训教师。
说实话,当初接到聘请的时候,林喜才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似的,惴惴不安。“我能胜任吗?”“砸锅了怎么办?”等念头反复在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的,让他始终下不了决心。最后,还是范县黄河河务局局长张怀柱的一段暖心话给他打足了气:“我相信你,范县黄河河务局的全体干部职工都相信你!”
就这样,带着局长的重托,带着大伙的信任,林喜才勇敢地站到了讲台上。
漫溢、渗水、管涌、坍塌等黄河堤坝工程主要险情及抢护方法……培训班上,林喜才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学员们普遍反映,他的授课内容宽泛、逻辑清晰、重点明确,还善于联系治黄实际工作,更容易引起大伙的兴趣和共鸣。
在长期的黄河防汛抢险实践中,林喜才发现不少人因为不能系统掌握技术流程而影响了抢险成效。于是,在繁忙的培训工作之余,他又编写了数十万字的《黄河堤坝工程抢险规范化技术流程》,并被多地培训班选为培训教材。
翻阅着这本多达168页的“大部头”教材,作为门外汉,记者实在参透不了书中所列的堤防抢险、河道整治工程抢险、涵闸工程主要险情抢护和现代化机械抢险等专业性十足的技术要领,但是却能真切体验到林喜才在编著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林喜才的妻子黄俊莲告诉记者,编写这部教材,林喜才占用的都是业余时间,更多的则是晚上。常常是,自己睡了一两个时辰了,还看到他在那里挑灯夜战,写写画画。为了搞准一个技术参数,就是到了深更半夜,他也要打电话“骚扰”外地的治黄专家,直至搞精确了才肯作罢。也就是那段时间,他的眼花了,体贴入微的妻子赶紧给他买了一副老花镜。
编书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故事。以往,黄河埽工都要用到一种叫“家伙桩”的工具。经过论证,林喜才认为应该叫“家伙”,“家伙桩”只是做埽“家伙”中的一种桩,平时将“家伙”俗称“家伙桩”的叫法不规范。为此,他和黄委一名德高望重的治黄专家展开了一番争论,最后硬是说服了人家。专家对此甚是敬佩:“我们的治黄事业就需要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
担任培训教师两年后,林喜才发现在授课过程中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越来越跟不上形势,既不能随意拓展板书内容,又不能直观展示抢险图片,于是便在2006年花3000元买了一台二手的IBM笔记本电脑。这可是花了他和妻子一个月的工资啊。妻子心疼地说:“这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儿啊。”林喜才莞尔一笑,说道:“这钱算是我借你的,日后慢慢还你就是。”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入,让林喜才的培训如鱼得水,效率成倍地提高。比如,在开展防汛抢险技能操作方法培训时,他结合传统和现代抢险技术,运用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将防汛抢险技能操作方法以动态的形式演示,为黄河职工技能培训提供了规范性、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实现了从室外实操教学向室内教学的转变,从手把手教学向自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
几年来,林喜才先后培训各类学员30多期2000余人次。其中,1500多人晋升为初、中、高级修防工,300多人晋升为技师,150多人晋升为高级技师。他所开展的业务培训课程不仅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和领导的赞赏,甚至还有海委下属单位慕名而来,邀请他跨流域授课。
一个人,一个团队
2012年6月,“全国水利行业河道修防工首席技师林喜才工作室”成立。其职责是:通过融合高技能人才资源,在技术攻关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解决生产和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促进本工种技能进步;依托“培、练、赛”和“传、帮、带”的培训模式,培养技术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技能人才队伍,在本工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对此,有人笑称林喜才是从奴隶到将军,他却不赞成。他说:“这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份责任,沉甸甸的。”
走进林喜才工作室,记者的目光随即被两个大型堤坝及抢险构件模型牢牢吸引住了。看,在两个长约2.5米,宽约0.5米的丁坝模型上,生动展示着捆抛铅丝笼、捆抛柳石枕、层柳层石搂厢等黄河抢险方法。再看那一个个模型,非常精致:“堤坡”铺满绿色毛毡,好像春日绿草如茵的堤坝;“丁坝”临河一面,凹入的侧剖面展示了抢险工作流程……直观的展示,能够让还不太熟悉黄河的年轻职工,一下子就“看”明白各种抢险方法的不同原理,是个不折不扣的“教学神器”。
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模型旁边还放着一沓模型设计图,“标准计算纸”上工工整整地按比例画着模型的平面图、断面图。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模型是林喜才亲手设计的。
在当初接到开设工作室的任务后,林喜才就盘算着如何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将堤坝养护和险情抢护的相关知识给呈现出来,以便于教学。除了图解展板和抢险工具仓库,结合日常工作的实际经验,他又想到了用实体模型来展示抢险手段的方法。后来,他揣着设计好的图纸找到了附近村子里一名相熟的老木工,一连干了20多天,才最终将这个模型做了出来。
如今,在林喜才的带领下,工作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成员12人,其中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河南省技术能手”1人,高级技师、技师8人。一大批一线工人得到锻炼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带徒传艺,培养治黄尖兵。林喜才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技术技能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搞好传帮带,先后对范县黄河河务局青年技术工人、濮阳黄河河务局河道修防工技术骨干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2014年,工作室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方式,举行了“师带徒”签约仪式,明确师带徒培训计划和目标等。
高级技师范书勤是林喜才带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对师带徒深有体会。他说:“自我成才与帮扶成才,虽然只有两字不同,结果却是大不一样,帮扶成才不仅能使新员工们在学习技艺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还能够从师傅那儿学到技艺之外的东西,如怎样做一个有品德的人、怎样做一个敬业的人等。”
实践证明,师带徒是一条帮扶、促进技能人员早上岗、早成熟、早成才的快捷之道。到2014年年底,林喜才工作室直接培养出高级技师3人、技师2人、高级工3人。这些人员现在都已成为生产一线上能扛大梁的技能骨干。
——技术攻关破题,助推治黄发展。林喜才说,过去技术创新只是局限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可以说是“小打小闹”。现在将不同岗位的技能人员融合在一起,不但使大家“拉”起了手,“连”起了心,“合”起了力,而且眼界宽了,思路多了,可以对治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技艺创新,破解难题,提高功效。
三年来,林喜才和工作室成员一道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完成多项技术创新成果、10余篇技术性论文,培训技能人才600多人次。“树木涂白机”获河南黄河河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型软轴水泵研究与应用技术”获黄委“三新”认定成果奖,“修筑新堤轴线控制技术攻关”“堤防加宽方式的改进”“根石加固抛石方法的改进”等技术攻关项目,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了河道修防方面的技能进步。2015年11月,“全国水利行业河道修防工首席技师林喜才工作室”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负责人,林喜才还先后应邀在河南黄河河务局首席技师工作室联合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交流会上做工作交流发言。
夕阳西下,落日将它的余晖尽情挥洒在沙滩上。薄暮中的黄河,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蒙着一层橘红色的薄纱。在林喜才的陪同下,记者信步走在绵长的黄河大堤上,陶醉在“长河落日圆”的美景里。
忽然,远处传来了粗犷的歌声:“嘿!高高举呀,嘿!重重砸呀,嘿!别打歪呀……”林喜才说,唱歌的是局里的河道巡查队员。他还告诉记者,工友们唱的这首歌叫《黄河号子》,原是老河工在治黄施工抢险工地劳动时,为统一劳动节奏、调节劳动情绪而喊唱的一首民歌。后来,大伙都学会唱了,为烦躁、单调的工作增添了不少乐趣。说罢,他也扯开嗓门,大声唱了起来:
“嘿!高高举呀,嘿!重重砸呀,嘿!别打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