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翔宇
【摘 要】本文研究的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隐性教育模式的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特征,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与应有策略,希望能够为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策略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基本的两种模式。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却可以发现,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只意识到了显性教育的重要性,却忽略了隐性教育运用与实施,以至于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使得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远远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鉴于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结合,本文就针对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一、隐性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以潜在的、较为隐蔽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的一种模式。由此可见,隐性教育是相较于显性教育而言的。
一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隐蔽性。在利用隐性教育模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式都是融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的,是通过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的渗透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因此,隐性教育模式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都具有隐蔽性的特征。
二是,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在利用隐性教育模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工作往往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的,因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启发也是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这就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自主性的特征。
三是,教育途径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其实施的过程并不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活动,而是一种没有固定地点、没有固定时间、没有固定形式的教育,从而使得隐性教育途径具有了开放性的特征。
二、 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利用隐性教育模式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的形式往往会更加的“生活化”,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例如:定期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学术节以及类似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均是广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渗透落实隐性教育的有效时机,在利用这些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学生本身对于活动就具有浓厚的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往往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
2.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反叛思想和行为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面对诱导性过于明显,且强度过大的信息时,人往往就会觉得压抑和不自由,并会产生排斥和抵抗的思想甚至是行为,而这也恰恰是运用显性教育模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明显不足。但是,在利用隐性教育模式来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由于其是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并不是对学生直陈道理、直接劝导,因此教育的氛围相对而言会更加的轻松愉悦,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排斥抵抗思想和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有效的提高了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确保隐性教育模式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成效,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应用策略:
首先,科学构建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隐性教育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也是隐性教育得以应用的前提。要构建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一是要注意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利用学校的物质环境,为隐性教育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注意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载体,通过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确保教育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并将此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来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次,要注意全面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隐性教育得以渗透落实的基础和依据。因此,为了实现隐性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必须要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如: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等,并注意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2]周红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