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中合作型学习方式探究

2016-05-30 21:35刘顺宁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初中数学探究

刘顺宁

【摘 要】新课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型学习是新课程目标之一。在新课程标准条件下,文章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对小组合作型学习作初步的思考和探索,并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数学中的注意问题,期望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型;学习方式;探究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合作交流。”所谓合作型学习方式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里健康等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合作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初中数学中合作型学习的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型学习的重要性

1.合作型学习能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可以使同学们集思广益,所有合作者通过对一道问题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想法,然后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资源互相依赖和信息的交换,有利于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解决一道数学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善于从解题方法出发,寻求答案;而有的学生更喜欢从数学题本身的知识体系出发,追根溯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学生不仅从合作者那里学到了这一道题的解题方法,更加学习到了合作者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能力。

2.合作型学习能促进双赢局面

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内各个组员分工明确,他们既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有不同的具体的任务。每个人对自己的任务负责任,在小组内部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小组成员之间既是合作关系,有事竞争关系,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实现合作与竞争的双赢局面。其次,在每个小组之间也行成竞争关系,每个小组都想更好更完美的解决问题,完成作业,这有利于促进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积极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合作能力,实现学习效果与自身能力的双重提高。

3.合作型学习能培养合作观念和合作能力

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更加需要合作型人才。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也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建立起合作型学习模式也是顺应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开展合作型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观念。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潜能得以发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就更具有竞争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合作型学习方式的途径

1.摸清学生基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形成一种互补,每组4-6人为宜。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发扬民主教学,形成良好合作气氛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交流和合作前创设一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境。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我在讲解分式的符号法则一节时,用小组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得出了分式的符号法则,即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练习巩固以后,我紧紧抓住刚才小组讨论发言时,一名组员阐述分式的符号变化特点为:有一个负号时,可把它放在任意一个位置,有两个负号时,可把它们一起去掉。鼓励小组,能否把符号法则用口诀的形式表达出来。看哪个小组的口诀最精彩。这时高潮又起,小组讨论热烈,组员跃跃欲试,一个小组总结出:一个负号任意走,两个负号可去了。我肯定后鼓励说:“编的能再上口一些吗?”另一个小组抢着发言:一个负号任意跑,两个负号都去掉。我说:“用任意不太好,太随便了。”一个组长抢着说:“用随意,一个负号随我们的意到任何一个位置。”“一个负号随意跑,两个负号都去掉。”这是多么具有灵气和创新的句子啊!可见,创设好合作交流的气氛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实践证明,恰当地选择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教学“平方差公式”内容时,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以下四道计算题: ①(x+2)(x-2);②(1+3a)(1-3a);③(x+5y)(x-5y);④(y+3z)(y-3z).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再启发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4道题的算式和结果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规律导致它们有相似甚至相同的运算结果呢?学生观察几分钟并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参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发挥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效能,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型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总之,合作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玉坤.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2]王娴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初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