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6-05-30 23:50:28黄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现状高职

【摘 要】基于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的分析,并对当前高职体育教育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当前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现状;策略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发给我们的职校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纲要新增加的职业素质课程教学目标使职校体育课教学更加明朗化。但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仍在借用或套用普通高中的模式,没有形成职业学校的特色。高职体育教育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职体育教育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教学目标,借用或套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材,使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目标混淆,出现体育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2.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职业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没有结合职校专业教学的特点,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类别,并未就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毫无意义。

3.体育教学可有可无

部分职校存在场地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学生的体育课没有保障。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没有跟进,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4.体育教学评价不科学

在教学评价中,职业学校教学评价体系还是沿用过去的评价形式,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以及学生的需求。

二、高职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1.开发职校特色体育课程体系

在教学中要对传统的教材进行结构性改造,淡化对运动技术的规范化要求,创编开发出适合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多种体育与健康教材。不能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进行“一刀切”,要根据职校生的特点,开发基础课、选项课、体能课这样三段式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学生不同的学段进行教学。来发展学生基本体能,增强体质,为适应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针对性地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和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个体、社会生活、学生所学职业技能之间的联系。在职业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开发与创新过程中,还应大力开展地方性校本教材,通过引入区域性、民族性体育项目,能突出教材在反映身心发展和文化传承上可接受性。

2.结合专业进行体育教学

可以根据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特征,学生毕业后的走向,来选择发展职业体能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安排一些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易于集体或个人可终身从事的体育项目。例如:文秘、电脑操作员、财会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球类、基本体操等项目的练习来发展学生手指、手腕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导游、机电维修、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大球类、有氧耐力、定向运动等项目的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素质。通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来建立与定位相适应的特色内容体系,体育教育的管理和教学不能拘泥于现有的国家标准内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受教育者学段、体质情况选择一些易于掌握、喜闻乐见的内容。降低对体育技能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要求,突出体育的娱乐健身功能,最大程度的吸引职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3.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体育评价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突破以往评价中的条条框框,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更加完善的,具有职业特色的评价体系,力图通过评价促进职业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体育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需要考虑场地设施,学生技术掌握,开设项目等硬性指标,更应考虑通过体育的学习给学生的心理,职业教育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体育评价上注重评价的诊断与激励作用,改变以往注重赋值,分等式的体育学习效果评价,注重通过体育评价探寻师生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评语式的评价成绩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4.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体育发展观

当前,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要积极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改革的主体思想要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体育发展观,从培养目标出发,明确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确定其应有的地位,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对职校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准体育教学的目标,要彻底摆脱普通学校体育教学框架的影响,建立起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打破原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从教学的整体设计、教法等方面对职业体育教学进行大胆创新,找准适合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尊重一般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职业教育体育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5.对体育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体育教育的目的最终是通过体育教师来实现的,依据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熟练的本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对职业教育开设的其他学科、专业也要有基本的了解,针对不同专业、工种对身体部位、姿势的要求,开发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对学生相应部位的练习和锻炼,减少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后职业病的发生,让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步摸索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制度,增强体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体育教师不断地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来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技能水平。

6.充分利用体育鲜明的教育性进行品德教育

在身体练习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法则、密切配合的集体意识等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必须具备优良的意志和品德,将来才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结合室内体育教学,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竞技体育成就、北京申奥成功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

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课堂常规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体育课上,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体育教学。课前整队集合,检查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这些在组织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利用竞技体育中拼搏奋争、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争冠夺魁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常规要求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加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宋美娜.浅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4-5.

作者简介:

黄云(1991.11~),女,贵州毕节,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现状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3:10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21:46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3:1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32:28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