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2016-05-30 14:19魏振战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误区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魏振战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于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开始尝试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一起分享,通过大家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学好数学知识。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工作走入了一定的误区,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地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容易走入的误区入手,浅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误区  对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8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同学的观点和分享自己的看法来和大家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从而激起灵感的火花,解除心中的疑惑,直到真正理解并且掌握所学数学知识,获得豁然开朗的感受。现在,只要我们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就会发现到处都在合作学习,但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学生轰轰烈烈的讨论交流、气氛热烈的场面背后,没有多少学生是真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其他学生的见解,更有些学生始终游离在合作学习之外,无所适从。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对策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存在的误区

(一)小组成员的组成太过随意

随着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大家逐渐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在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但是,大家只学到了合作学习的表面,很少有教师认识到小组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问题,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会把前后两排的学生或者同桌、邻座这样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学生的座次一般是按照学生的个子高矮来安排的,这样的组合方式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一个成功的小组合作应该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组织,要有思维活跃、见解独特、逻辑性强的学生来引导小组思考,要有自律性强、包容性好的学生来等待别人先发言等,所以,为了讨论方便而随意组合的小组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二)教师选择的问题太过随意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到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只有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分歧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师会考虑到这一点,数学课堂缺少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迎合小组合作而设定的,只是一些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毫无探究的意义。还有些问题根本不用进行讨论学生就可以解决,但是教师根本无视学生举起的一双双小手,坚持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感到无趣,丧失对合作学习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的过程太过随意

要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该制定小组合作的计划和步骤,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内还要制定一定的规则,有了这些前提条件,合作学习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反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一提出问题,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只想着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看似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各说各话,达不成共识,很难形成一致的见解。最后,小组中的发言人的发言只能代表自己或者少数成员的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实际上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费力不讨好。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合作学习前明确学习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于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节课都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仿佛不合作就不是一堂好课,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合作学习成了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作秀的一种形式,而学生成了教师作秀的道具。要摆脱这样的教学误区,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设计出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探究的适当问题来帮助激励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强烈愿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产生意见分歧、不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并最终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要重视内容的选择

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要在课前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中渗透的新理念,结合自己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认真备课。设计的合作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探究价值,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讨论交流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性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合作学习以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一般小组合作学习要经历这几个环节:明确要求、制定步骤、成员分工、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班内发言、全班达成共识。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要及时施以援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多地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通过合作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改变自己认知的单一性,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更是我们每个教师要努力的方向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赵卫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2).

[2]刘绪禄.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6).

[3]王玉琴,沈坤华.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新课堂:数学版,2012(9).

[4]史丹.低年级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的误区及有效对策[J].考试与评价:科研版,2011(2).

猜你喜欢
误区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