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集体的要素探析

2016-05-30 16:59丁倩影
科教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级

丁倩影

摘 要 班集体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优秀班集体中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适应新社会对人才的发展要求。另外,作为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对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优秀班集体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下面本文就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要素如班风、班级文化、办干部队伍、评价机制等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 班级 优秀班集体 形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77

Abstract Class as the basic unit for students to learn,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ave a subtle role, in the best class help to train them to become ideals, morality, discipline, culture of Four Haves,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ociety. In addition, as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unit of the school, the clas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school running.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standing class is very necessary. Below this is the outstanding class formed elements such as class atmosphere, class culture, do the contingent of cadres, evaluation mechanism makes a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 class; excellent class; elements

1 班级

夸美纽斯曾在“班级授课制”理念中提出“班级”一词。该理念主张把学生按年龄和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班级,并作为教学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育,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笔者给“班级”下这样的定义:班级指在学校的学习教育中,按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把一定的人员组织在一起的单位,在这样的单位中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各个成员身心状态稳定发展、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各个成员基本能遵循内部规章制度。

2 班集体

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是一个有目的集体,该集体是一個有组织的集体,各成员遵循集体规章制度。集体内部设有相关的组织机构,这种组织机构和成员之间是责任相关的关系。

由此可见,班级与班集体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班级”更倾向于是一个组织的名称,而班集体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关系的促成。班集体有其自身的特征,如统一的目标,明确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组织关系等。班集体是一个 “生命力”的集体。

综上所述,“班集体”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组成,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的班级规范制度,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和强大凝聚力及共同的教育形式的集合。

3 构建优秀班集体的价值

3.1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世纪,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当今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经受着多种文化和观念的冲击,接触新事物快,信息面广,思维敏捷,但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出现对前途的困惑和迷茫的现象,在这样复杂的环境和自身的某些原因,在他们身上就容易出现不和谐问题。近年来,校园暴力、自杀等恶性事件频发,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担忧,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班级又是学生顺利学习的保障,因此,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建设优秀的班级体来培养学生势在必行。

优秀班集体重视学生个体生命教育,给每一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并且让学生在通往成功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保证学生快乐成长,尤其是小学生。优秀班集体建设了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认知自我,提升自我。这样的班集体正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以人为本的班集体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应对社会中的复杂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2 学校的需要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组织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校教育的各方面都有影响。优秀班集体拥有统一科学的班级目标,强力而有效的班级凝聚力,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团结友善的同学关系,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些也正是学校办学所需和目的。

3.3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德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学校的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品行影响效果较弱,主要的影响还是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发展”是主动的、开放式发展,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提供品德形成、认知发展、体育与健身等经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得到“体验式”的发展。这是一种建立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基础之上的开放式体验。

教育的意义是服务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优秀班集体除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外,优秀班集体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生在优秀班集体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是对新课程改革中“发展”的充分体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的优秀班集体,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集体中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习变为一种“生活习惯”。

班集体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班级的团体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和其社会化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和建设,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重视和体现。

4 优秀班级形成的要素

4.1 良好的班级文化

4.1.1 班级文化对优秀班集体建设的作用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感,提升学生素质,挖掘学生潜能,增强集体荣誉感,为建设和发展优秀班集体奠定基础。

(1)教育作用。班级文化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隐形的环境教育。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学风等班级文化的影响下行为、思想等都等得到较好的发展。硬件方面,通过布置班级环境、宿舍环境等方式,陶冶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凝聚作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能够逐渐形成有自己班级特色的文化,如学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学习习性等,逐渐产生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辐射传播的班级文化也能对学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班级创造了良好外部形象,反过来又会增强班级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内驱力。

(3)激励作用。班级文化打开了班级成员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了享受和创造的空间和灵感,所提供文化内容和一些文化活动设施等,能够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拥有强烈的使命感,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源泉。

4.2 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

由于我国人口特点,我国采用的教学形式一般都是班级授课制,班主任一人在管理班级,当班主任面临班额较大的问题时,为了管理好班集体,班主任只有通过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帮助自己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培养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支柱。种种迹象表明,在班主任管理班级过程中,只有依赖班干部队伍,才能保证整个班级的工作顺利进行,严明的班级纪律,端正的班风。

4.3 班级目标

笔者认为,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科学合理的班级目标的集体。首先这里的班级目标要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且便于学生执行;其次,班级目标要保证适度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班级目標具有激励性,在班级学生成员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从而提高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向优秀班集体更进一步。另外班级目标的制定还要做到民主性,保证学生参与到班级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在制定班级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建设和自己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发展和班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4.4 评价机制

学生评价,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个体学习进行判断,并把判断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价值观等的评价。学生评价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主体性原则。罗杰斯说过,当学生在学习中更看重自我评价和自我评判,而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及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进步。因此,学生评价中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多让学生自己评判学习的好坏,进步的快慢等,逐渐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判断标准,更为准确的把握自己的学习,提高教学评价工作的效率。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评价不单单要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还应该在评价中涉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学生评价中,遵循发展性原则,能够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让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简言之,发展性原则考虑到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兼顾到学生全方位的评价。

多元性原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种智能,由于智能的组合方式不同,造成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特点。因此,学生评价要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多层次的,适合学生的评价标准,全方位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 腾大春.外国教育史(第一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高正华.和谐:教育的追求与理想[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5] 祖平.浅谈如何建设优秀班集体[J].思想政治教学,2010(7).

[6] 蔡传巧.班主任道德人格与班级文化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 宋清华.良好班集体建设之我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特色
班级英雄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共读策略初探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谈班级管理中的养成教育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