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燕娟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096-02
无论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在家庭的日常活动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冒险,启发学生不满现状,大胆探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精神。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根据情境,他们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但可能存在问题的思路不广,所提问题对本节课甚至对数学知识来讲没有价值等弊病。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老师通过系列化的训练才逐渐形成的。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训练可分三步走。首先根据情境让学生自由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这些问题中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找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过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情境或生活实际与数学联系起来,通过思考后就能自己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了。在情境中,除蕴含相关知识的图景之外,我们还尝试设置“看与问”的例子,这些做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既积极开放又不是漫无目的地提问。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又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能有效地促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
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数学学习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在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知识问题化和解决问题知识化。“知识问题化”是指将数学知识化为问题的形式,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隐含在问题之中,而不是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更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问题化”的关键是设计数学情境,创设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的情境,引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在教师指导下,将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提出问题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
那么,究竟怎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一、充满趣味性的情境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合适的土壤,从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案例:教“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通过创设以下情境:在一片草地上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羊儿在咩咩吃草。学生感到新奇,兴趣一下子给调动起来,教师乘机引导:看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后纷纷提出问题:羊儿最多能走多远?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是什么形状等等。学生从观察到的有趣的情境中提出现实数学问题,而后去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含有生活味的情境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案例:在活动课《客厅装修经费预算》中,出示教师新买的一套房子的客厅的设计图纸,老师想用五千元钱装修客厅,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一个装修方案。这一生活背景贴近学生当前住房实际,不少学生感受过家庭装修情景,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要想装修客厅必须知道:客厅什么形状?有多长?有多宽?有多大?门有多大?粉刷面积有多少?地板面积有多大?用什么材料?……这表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就比较容易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存在认知“冲突”的情境
所有知识都不是独立的,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知识结构,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与联系,从而唤醒学生的提问冲动,主动提出问题。案例:在数学“比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利用身边的数学课本,让学生量出长与宽后,引导学生根据数学课本的长与宽用比较的形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长比宽多多少?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再根据这些问题与“比”的关系展开探究,通过巧设“冲突”情境,使学生从内心上产生想了解“比”与这些问题究竟有什么联系区别的想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四、富有开放性的情境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孩子的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个问题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鼓励学生善于多角度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机械模仿转为探索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想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最终会成为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最佳途径。
那么如何增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而善于提出问题则是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的反映。为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可提,我们认为:
1.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他们发现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改变以教师为主提出问题的传统弊端,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公式上提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就会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