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课堂“活”起来

2016-05-30 03:22金晓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课堂

金晓玉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067-02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课堂从此“活跃”起来。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产生学习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中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主动参与”的措施,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条件和机会,从而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结合生活实际诱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思维意识“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对具体事物感兴趣,且更热衷于实际生活现象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书本知识转化于实际生活现象中,通过引导变学生被动听教师讲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这时学生会在不感到劳累、烦恼的情况下自主地充分发挥思维潜能,从而积极发言的因素就会占主导地位。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我将一组世界各地自然风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顿时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有的学生张口喊出了名胜的名称,还有的学生陶醉于美景中。紧接着我又展示了一组工厂排污、垃圾成堆、山林变秃、小河干涸等图片。班里刚才的热闹气氛马上沉了下来。于是我让学生说出这两组图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下子举起了许多只小手,抢着回答各自的看法。看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我又提出新问题:“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受到如此的伤害,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时学生的脸上明显地流动着一种特殊的顿悟意识,在我的引导分析和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后,许多学生又争着发言回答了我的提问,最终懂得了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发展,应该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参与角色扮演引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表现意识“活”起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于自己将充当角色的活动,兴趣会更加强烈。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生活中的“活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它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可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故事、小说、神话、诗歌等。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阅读课堂表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演为“读”服务,应力求丰富课堂表演的形式,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表演中,领悟其神,体悟其情,培养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把课堂表演分为以下几类:

1.单项表演。这种形式的表演没有情节,也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的动作做诠释。学生不仅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2.综合表演。这类形式的表演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化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段或整篇课文。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心理、感官上的快活和满足。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文章。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健全人格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3.小组合作。这样的表演,能让学生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合作表演更能使学生准确领悟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促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每次完成创编之后,学生们按小组合作表演的兴致都很高,而且表演效果也很不错。

4.群体表演。为了扩大表演的参与面,还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起重要作用。

5.模拟表演。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如《将相和》一课,课前我把整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一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课上,三个组轮流表演,不管是表演的,还是看的都热情高涨。针对这些表演,我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思考出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由于新奇而参与,由于急于表现而积极尝试,不再像以往那样无精打采,沉默不发,而是精神抖擞,跃跃欲试,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组织小型竞赛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竞争意识“活”起来

课堂上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争强好胜不认输的心理特点,将课本某些知识内容或课后练习改为小型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竞争意识。竞赛的题目可难易不同,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这样以集体的力量激发了学生个人的兴趣,使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通过参与竞争获得成就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如《鲸》一课,我采用学生问答竞赛,即让一组学生提问,而其它组学生抢答,如此交叉轮流。学生兴趣高涨,认真自学,积极思考,踊跃问、答,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当然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竞赛问答时有遗漏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就必须及时引导补充或直接出题参与竞赛,既能取得圆满的学习效果,又可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设计精巧作业,让学生主动创作意识“活”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说得就是让学生动手创作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乐于通过实践创作来实现。因此,教学中除了各种实践可满足学生的动手愿望外,设计一些精巧的作业训练,更能使学生的动手意识尽情发挥。

如学完《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办小报,迎国庆。内容主要是反映祖国的建设成就,家乡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反映学校的变化。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最后,师生共同评奖并展览,激发了学生新的情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兴奋”状态下积极动手完成了作业,使知识得到延伸,同时完成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

现代教学是注重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在教师主导下,在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背课文的小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