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013-01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在小说创作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那么在诗歌描写中,什么是细节呢?我认为细就是细微,是对不经意的特写镜头的放大;节就是关键,对整首诗歌表达情感,刻画人物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典诗歌尽管篇幅短小精悍,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它是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古典诗歌产生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古典诗歌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在古诗中也有不少的细节描写,或动作,以传递出鲜活的生活气息;或情态,以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令我们在品读中,回望远古生活场景的温馨与美丽。
一、举手投足关乎情——动作类的细节描写
杜甫的《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诗风沉郁。而该诗却写得平和冲淡,是写他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的宁静生活。其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两句,描摹细腻,尤为出彩。难得的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代交通不发达,亲人通信十分不易。所以,诗的后两句,只选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把托信人生怕在信中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复展开的情态,写得绵密细致。再联系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句,就不难理解,这一细节所蕴涵着的亲情被一封家书所承载的厚重了。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佳节是祭奠先人的日子,而此时气候常雨,行人容易触景生情,极想找个酒店歇脚避雨:或者饮酒暖身,亦可借酒排遣思绪愁怀。可眼下烟雨苍茫,何处可暂栖客身?于是,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以一个俗世而又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幅不可多得的民俗生活的图景。画面是温暖的,散发出生活的馨香。
二、一颦一笑显示爱——情态类的细节描写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样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名满天下。李白于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值春意最浓的烟花三月,景美情重,那情,那景,皆成澄明之色,自然惜别萦怀。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其实是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可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消失在天尽头。诗人正是通过这个细节,把怀人之情写得十分饱满深沉。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晨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重点,就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自己打扮得是否得体,以讨得公婆的欢心呢?因此,末两句就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她的言行: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征求丈夫的意见,是细节描写,刻画出新妇心细且娇羞的情态,闺房之趣也就跃然纸上。
不过,该诗是以婆媳关系来比拟考官对文章的评价的。由于比拟十分恰切,诗也就流淌着盎然之趣。后来,张水部也就写诗回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一唱和,妙绝天成,传为佳话。而这又得益于精彩的细节描写。
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
新媳妇难当,这似乎是社会的普遍看法。该诗的妙处,就是新媳妇在出嫁三天后,必须下厨掌勺烹饪。但是,毕竟初来乍到,婆婆的咸淡口味怎样,对她来说,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细节描写:“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因为小姑是最清楚婆婆的喜好的,毕竟她们的关系是母女。从这一细节,也就可以看出新嫁娘的兰心蕙质。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