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雪梅
【摘 要】 当今各国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培养造就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国民成为牵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要重视体育锻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创新
当今各国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培养造就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国民成为牵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咨询研究机构很多,心理素质教育也渗透到学校和社会各个环节,在国外一些院校也注意体育与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体育教学因其强调动作协调、敏捷而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对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反应能力很益处。实践表明,运动员夺冠除了要有高超的竞技水平外,还要具备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样的素质只能从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锻炼出来
据调查表明,中小学中,有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学校还发生过学生自杀现象。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中小學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产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2、家庭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贫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高压型”的家庭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学校教育影响。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致使学校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心理恐慌,信心不足。另外,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教育学生采用不当的方法,对学生体罚、心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二、重视体育锻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1、重视体育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锻炼协调能力、操作思维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磨炼人的个性,使人变的坚强、刚毅、开朗、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2、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要遭受或多或少的挫折,而面对挫折,我们应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呢?要想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其心理素质培养和挫折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3、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要大力倡导树新风正气;要努力消除各种精神“污染源”,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游戏厅、录像厅等服务场所。同时,要努力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青少年,满足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营造适合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要帮助家长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对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要有思想准备。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心理。
5、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始终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学校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6、全面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
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青少年实际,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使其成为“四有”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
[2]《学校体育心理学》